浅谈班主任应有的素质

时间:2022-08-07 06:26:02

浅谈班主任应有的素质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通过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单位―教学班进行的。班主任是这个单位具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位最可信赖,最有权威的长者;在家长心目中,班主任就是学校的代表。工作光荣,作用重大。

“幼苗茁长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容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这一热情洋溢的赞颂,充分说明了班主任教师为教育事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谱写了值得歌颂的诗篇。

在新的课程改革条件下,如何能在学生心目中称得上合格的可信赖的良师益友呢?

一个好的班主任老师,学生仰慕的是其学识,敬佩的是其人格,信赖的是其能力。

班主任必须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业务精通,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成为学生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正如马卡连柯指出的那样:"假若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身边,绝不会背弃你。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是多么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所以说,班主任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这样还不够,还应当能够不断地更新观念,时刻与时代 的变化保持一致。随着科学的进步,电化教学这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应运而生,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必须接受新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更新自己,才能适应课改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一个信息社会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班主任教师,应具有现代人的意识,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专”的前提下向“博”的方向发展。不断参与业务学习,参加课改培训,紧把教育的时代脉搏,努力使自己的知识牢固而不僵化,广博而不芜杂。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把“终身教育”渗透到自己的人生理念中,或到老学到老,把最先进的思想,知识传授给下一代。教师具有真才实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体现。谁不愿拜一个知识渊博,积极进取的人为师呢?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是以整个人格在教育学生,尤其是步入新世纪,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教师在道德品质上有缺欠,就不可能教育好学生。教师的良好行为,对学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起着示范性的作用,胜过很多说教。比如,我要求学生早晨6:30分到校,那么我会在6:30分之前出现在班级,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从没迟到过。无声的语言教育了学生。当表扬某个学生大雨也能准时上早自习时,他们会说:“老师是这样做的。”在初三中考前冲刺阶段,天气很热,学生心里烦躁,情绪不稳定。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用拖布把教室拖得干干净净,保持室内清洁,湿润,在窗台摆上鲜花。中午为了让学生小憩,我替他们把握时间。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有太大的意义,只是想给学生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我们班以前有几个特别散漫的学生突然转变的又快又好,连我也感到吃惊。他们常说:“看老师处处跟我们一样,为了我们中考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再不学习就太不像话了。”有一个外校劝退的女同学经过努力考取了重点高中,她感到的都哭了。这使我进一步体会到,班主任以身作则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

德育工作就应该象春雨那样,一点一滴,轻扣学生的心扉。“润物细无声”在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中取得熏陶感染的效果,对学生必须以诚相待,互相交心,才能以心换心,“金石为开”我经常深入课堂,各种活动,及时了解情况。学生的思想,品质,意志,作风在各个场合随时都会表现出来。所以我一有时间,就到班里去,观察,分析每个学生的情况,取得思想工作的主动权。我还经常与各任课教师联系,主动向他们反映学生的情况,请他们注意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学生的作业、作文、试卷也经常察看,并和任课老师,学生本人一起来分析,找出不足,及时提醒学生加强学习,弥补不足,使学生的学习更扎实了。教育实践证明,“严师出高徒”,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经常督促和检查,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能够强化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要对学生进行各科学习目的教育,特别学生不感兴趣的那些学科更要进行目的教育,使他们懂得学校所开设的每门课程,对今后升入高中,大学都是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也是社会生活实践的需要,增强学好每一门学科的积极性,避免产生偏科现象。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学生可塑性大,模仿强,犹如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师的思想,观念,习惯,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自己首先应该有崇高的生活目标,良好的个人品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有谈吐文雅,朴素大方的仪表,处处身体力行,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健康的成长。

班主任必须具有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协调沟通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要善于用班级干部,依靠学生骨干管理班级的能力。

作为班主任,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本班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了解学生本人特点,家庭情况,在摸清基本情况之后,计划要抓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心里就有数了。在学习上,思想上,各种活动上,要有明确的有目的,健康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措施与方式。例如我带过的一个班级,经过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二十是单亲家庭,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一系列措施,成立了互助小组,爱心传递小组,谈自己打算向谁学习等等,使这些缺少母爱或父爱的学生体会到了大家庭的融洽,改变了孤僻、独处、不和群的性格,使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学习进步,效果十分显著。

班主任绝不能孤军作战,而是要主动联合任课教师和家长做好学生的工作。

作为班主任要协调好课任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不仅是班主任管他们,任课老师也关心他们。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中学生的成长和任课老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学生本来不喜欢某一门课,但由于他很喜欢这个任课老师,和老师关系好,他也喜欢那门课了。反之,他本来还喜欢某一门课,但由于不喜欢教课的老师,和老师的关系搞的不好,他连这门课也不学了。因此,班主任就要注意搞好班级与任课老师的关系,使任课老师上课心情舒畅,使孩子们在任课老师的教育下茁壮的成长。

学生的成长和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影响是分不开的。家庭是我们教育好孩子的积极力量,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这和老师的愿望是一致的。基于这一点,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长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教育好学生。所以我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互留联络方式,或者家访,一分为二的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十分重要。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家长是通情达理的,但也有个别的家长不配合,护着自己的孩子的短处,碰到这种情况,我也会尽最大努力不把事情搞僵,尽最大的可能说服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

每一个学生都离不开集体,班集体的好坏对每个学生有直接的影响。一个正气占主导地位的良好班集体,对熏陶每个学生的品质,带动每个成员进步都起积极的作用。不同的班集体能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作用。班主任要精选班级干部,依靠学生骨干管理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和严格的纪律,让每个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个人与集体的内在联系,通过班集体去教育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班主任要善于把集体的温暖送到学生的心坎上。使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自觉地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面对新的挑战,新的问题,面对那些天真无邪,内心却丰富甚至复杂的学生,我们当班主任的就更要有忧患意识,进取的思想,创新的精神来迎接挑战,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做一名学生心目中贴心的合格的班主任老师。

上一篇:追根溯源探“鲁镇” 审美发现品“鲁 镇” 下一篇:化学实验设计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