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时间:2022-08-07 05:32:17

高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已经被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高等职业院校已经从前几年的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变为内涵式发展,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在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经验。本文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背景,讨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关键字】双师,高等职业教育,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已经被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高等职业院校已经从前几年的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变为内涵式发展,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在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但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相比仍有差距。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公办外经贸类高校。学院成立于1964年,在多年来的办学实践中培养的大批“双师”型教师队伍,摸索出一套“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经验。

一、培养措施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多年的发展中,始终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多年来采取了很多有利措施,培养了一大批“双师型”教师。

(一)制定规划,制度保障。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日趋明确,对“双师”教师培养的认识已逐渐得到广泛认同,在这一趋势下,外语外贸学院近八年来,逐步明确了“双师”教师培养的长远发展规划,确立了在2012年之前,“双师”型教师占全体教师比重达到80%以上的目标。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并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双师”教师引进、培养的制度保障,为“双师”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继续教育和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学院鼓励教师到高等学校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学院给予全额学费报销,并按职级给予相应的津贴。目前,学院专职教师70%以上具备硕士学位。学院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全国高职教师研修基地的培训,提供较多国内外访问学者的培训机会。每年参加各种培训进修的教师达到5%以上的比例。学院鼓励专任教师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校内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达到一半以上。学院校内实训室、实训设施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基本由本校教师负责,如物流管理仓储实训室、旅游管理沙盘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等。教师全程主持或参与实训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从2010年起,学院实施了教师顶岗实习计划。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可以选择本校合作企业实践,也可以自由选定实践企业,每位教师参加实践的时间每次长达半年以上。目前校内90%以上的任课教师都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包括顶岗实习的教师),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大大丰富了教师教学的实践内容,教师学生反映都非常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措施将长期实施,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并持续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二、不足和改进建议

(一)课程设置改革方面。课程设置可以更加灵活,应对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发展,开设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和课程。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的机会。可以先从选修课开始试行全校选课制度。

(二)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加大科研投资力度,提高科研工作量上线,引导教师更多参与科研工作。增加课题经费,鼓励课题研究,增加课题工作量奖励,为教师申请横向企业课题牵线搭桥,并大力鼓励横向课题研发,让教师更接近企业生产实际。继续并增加校内各种竞赛,包括教师教学科研方面和学生技能的竞赛,鼓励参加各项校外技能比赛,特别是企业行业的比赛,增加教师和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以赛促训。

(三)教师企业顶岗实习。专业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一方面使教师了解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更好地“反哺”教育,为企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专业骨干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将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带给企业,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高职院校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相关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并参与项目研发,使教师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构成,紧跟市场中专业的发展变化,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当再返回课堂中教学时,能够将实践经验贯穿于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克服课堂教学脱离实际的缺点,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安排相对长时间的脱产在企业挂职和顶岗,才能真正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达到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挂职锻炼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要学以致用,结合本校学生教学实际和学生具体情况,及时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熟练掌握相应的业务流程、岗位素质、知识技能要求。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应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企业的相关制度和安全规程,认真学习新的专业技术,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了解行业发展情况,认真记录工作日志。对于在寒暑假外出培训的教师,学校可适当地发放生活补贴作为激励,对于正常工作日连续在企业进行顶岗培训(一个月以上)则按比例抵算教学工作量。

(四)实施福利工程。高职院校要生存发展,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必须依靠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应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工资收入,扩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工资津贴在国家专项教育拨款中的比例,尽可能解除教师后顾之忧。教师是高职院校大合唱中高唱主旋律的队伍,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工作的成败。教师的工作是复杂劳动,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在工资、奖励、福利等方面向教师倾斜,对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改革工资结构,加大基本工资比重,教师寒暑假享受课酬外的全部工资。提高福利,鼓励教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利用学院资源创收;积极开展成人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其收入主要用于改善教师福利。建立教师活动中心与交际中心,丰富教师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双师型”教师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主力军,使“双师型”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参考文献:

[1]王章华.教师下企业社会实践对提升职业技能的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11,(08)

[2]胡晓文.欧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启示[J].南昌高专学报,2011(1).

上一篇:不妨小酌 第1期 下一篇:太油亮的糖炒栗子很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