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账户的民办高校教师忠诚度提升研究

时间:2022-08-07 03:05:01

基于心理账户的民办高校教师忠诚度提升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不断加强,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师资力量是高校发展动力的源泉,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谁拥有一流优秀的师资力量,谁就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独占鳌头。那么对我国的民办高校来说,如何留住人才,降低较高的教师流失率,提高其教师的忠诚度,在当今国内众多高校中生存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课题基于心理账户的视角,研究民办高校教师的忠诚度。

二、心理账户与忠诚度的内涵

1.心理账户的内涵。国外学者萨勒最早提出心理账户理论, 他于1985年发表了《心理账户与消费者行为选择》一文,系统分析了心理账户的分类和特征,以及心理账户如何对个体的消费决策行为产生影响。他认为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就其表现形式看,心理账户的账户类别包括不同来源的财富划归到不同的账户;不同的消费或支出类别划归为不同的账户等等。

国内学者李爱梅运用实证方法对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人们的心理账户中除了经济账户外还存在情感维系账户。这一发现对民办高校教师忠诚度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

2.忠诚度的内涵。目前,理论界对员工忠诚度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行为忠诚论,认为员工的忠诚是员工在企业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行为;二是态度忠诚论,认为员工的忠诚是员工表现出来的对企业的态度;三是态度和行为综合观,认为员工的忠诚是员工对企业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的统一。

三、心理账户对民办高校教师忠诚的作用机理

1.外部机理。心理账户影响民办高校教师忠诚,主要通过中间变量即,心理契约来作用。心理契约包括交易心理契约、关系心理契约。心理账户分为经济账户、情感账户,其中经济账户与交易契约相关联,情感账户与关系契约相关联。

经济经济账户主要记录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相关收支内容。它是能用货币计量的资源,可以运用数学法则,契约内容明确。经济账户的内容建立在民办高校对教师承诺的基础之上,它是交易契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交易中涉及经济方面的条款一旦被违背, 就会在经济账户记录为负, 同时教师会感到契约被违背,其忠诚度相应下降。

情感账户主要记录民办高校教师与民办高校之间心理契约中情感方面的收支情况,在情感进行编码、分类记账和估价。与交易契约相比,关系契约更关注长期的、社会情感的交换关系。一旦情感账户出现透支,教师就会感到心理契约被破坏,其对学校忠诚度必然降低,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为了本论文的深入研究,将心理账户的经济账户和情感账户均由收入、支出及储存三个子维度构成。

2.内部机理。心理账户内部的经济账户与情感账户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民办高校教师经济账户的收支情况会在情感账户里有所反映,如当民办高校教师经济账户的收入与存储大于支出时,适当的情感开支不会影响他们对学校的忠诚。另一方面,情感账户的收支也会影响经济账户,即当民办高校对教师的情感投资较多的时候,经济账户的较小损失,教师们也能接受。

四、民办高校教师的忠诚提升对策

1.充实民办高校教师的经济账户

(1)增加经济账户的收入。增加经济账户的收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薪酬属于“保健因素”,不能满足教师基本生活需求的薪酬或是与企业外相比没有竞争力的薪酬,最有可能导致教师忠诚度下降甚至人才流失。在提高薪酬水平的同时,民办高校应努力设立合理、灵活的福利政策,这样有助于教师忠诚度的提高,教师对福利制度越满意,经济账户收入就会增加,教师与民办高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就会巩固,其忠诚度就越高。

(2)减少经济账户的支出。在增加教师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要减少经济账户的支出,这样才能保证经济账户为正值。教师经济账户的支出包括娱乐和学习进修等方面,如果民办高校能够为教师承担这些支出,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满意度。首先,民办高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既减少了教师个人学习的开支,又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其次,民办高校应当经常组织聚会、旅游等各种娱乐活动,不仅减少了教师的娱乐开支,更能发展教师间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加组织凝聚力和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有利于忠诚度的提高。

(3)重视经济账户的储存。民办高校可以设置差别的福利制度,对讲师及以上教师、工龄较长的教师可以加以重视,如提供额外的津贴,承担较多的或者全部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样不但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账户的储存,还会激励教师对民办高校的忠诚度。

2.充实民办高校教师的情感账户

(1)增加民办高校教师情感账户的收入。民办高校要想拥有忠诚度高的教师队伍,就要加大对教师情感账户的投入,情感上的满足更能激发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机制了解教师的合理需要并尽量满足,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促进教师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增加教师的归属感;尊重、关心教师,多鼓励与认可教师的努力;对教师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而不是撒手让教师盲目去做;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也丰富课堂教学。这种培训与学习的机会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让大多数教师的参与。

(2)减少民办高校教师情感账户的支出。在教师工作过程中,难免与领导或者同事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这时管理者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充分了解教师的想法和需要,对于学校的做法给予合理的解释,对于矛盾要及时处理,将心理违背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以免造成情感账户的负向记录,从而降低教师忠诚度。

(3)重视对民办高校教师的情感投资。加大对情感账户的投入要比增加经济账户的收入对教师忠诚度的影响作用更大。重视并加大对民办高校教师的情感投资,增加教师的满意度、归属感,使教师们感受到重视和关心,从而增强教师与高校的心理契约,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忠诚度的提高。

五、结论

本文借鉴以往的学者研究,将心理账户分为经济账户和情感账户,通过心理契约的中间变量,对民办高校教师忠诚度进行了研究,主要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希望能对民办高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上一篇: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医院财务管理受到新医改政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