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

时间:2022-08-07 02:44:51

浅谈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

摘 要:农村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农村经济的改革无疑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南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做出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壮大;村集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为了能够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经过多年的实践探求,本文对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研究做出一些分析研究。

1 南安市2013年农村经济收入情况

南安市统计408个村(社区)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全市村集体资产总计278126万元,其中,货币资金61109万元、固定资产161336万元(含在建工程),负债129390万元(主要为土地补偿款)。2013年村集体总收入34578万元,其中,经营收入4871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810万元,投资收益215万元,补助收入16653万元,其他收入12029万元;总支出28110万元。

2 南安市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现状

南安市村级集体经济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村集体经济还相当薄弱,集体积累较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自我发展活力不足,不能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虽然探索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但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村集体收不抵支,空壳村等现象还存在很多。上级补助收入已经占村集体收入48%,已经存在财政负担村集体运转的现象。

3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不足之处

3.1 思想转变不够快,观念落后

村里的干部思想转变不够快,思想观念落后,导致很多农村经济发展跟不上潮流,导致了村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很多村民对于集体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很认可。

3.2 地处偏远的地方,缺乏政策的扶持

目前,很多村落由于地处偏远的地方,加上没有政策的扶持,因此在集体经济发展上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加上目前很多农村信息比较闭塞,很多农村发展的空间并不是很大。

3.3 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渠道不畅,发展后劲不足

以前,全市每个乡镇都有村办企业,尽管收入效益低,但还有收入,随着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变为个体私营企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随之大幅度减少,加上技术、资金、管理的缺乏,村级集体经济举步维艰,并且村集体收入用于村公益事业较多,集体积累较少。况且当前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启动资金筹集也十分困难,创办集体经济实体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4 发展村集 体经济的外部扶持不够

上级机关部门帮扶补助的力度不够,没有实质性举措,相关的帮扶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导致多年过去了,被帮扶的村、户还是老样子。基层基本上把精力集中到抓农村个私经济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增加上,扶贫工作也着重在扶持农户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于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则缺乏扶持,而且随着县乡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不断在转变,一些部门应履行的职能没有到位,对村级集体经济的考核监管形成了真空地带,一段时间处于无人管的地步。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和很多农村在发展产业上有很大的关系,农村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产业。农村除了在发展农村产业的时候还需要发展商品得到销售的正常渠道,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增收。

4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措施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有很多的问题,不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就盲目进行发展,这样不仅不会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定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村的相关经济制度,然后进行多方面的尝试,最后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4.1 村民和村干部都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无论从其内涵、目的,还是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发展途径等方面,都与改革前的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有着重要区别。

4.2 利用法律手段,明确农村资源产权,做到开发资源促增收

农村集体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本,也是村民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现阶段,对农村集体资源的有效管理是盘活现有资源、实现资源保值增值的关键和基础。所以对于农村经济而言,必须要做到农村资源的产权制度的制定,这样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在资源产权明晰后,依照国家相关性政策、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因地制宜地创造开发有利条件,通过使用权入股、开发发包、自主经营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增加村集体收入。

4.3因地制宜,做好村集体资产经营

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创新模式的时候,鼓励把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鼓励村集体通过新建商业店面、标准化厂房等出租,增加村级收入,盘活村集体闲置各类集体房产,通过租赁、承包、置换、联合开发等形式,提高存量资产利用的经济效益。

4.4 严格制度,规范管理,构建村民发展的制度平台

在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下,不仅仅是一味地增加经济的收入,对于村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对于村民管理水平都需要有目的地进行培训。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努力提升村民的素质。

4.5 帮扶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凝聚工作合力

要加强政策扶持。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和投入,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做好金融部门的协调工作,解决村集体经济无启动资金、无周转资金等困难。要优化技术服务。深入开展科技扶贫活动,定期送科技下乡,提供无偿服务,引导农村运用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技术含量,增强发展能力。要搞好经营。各结对挂钩帮扶单位,应切实履行职责,帮助完善村级生产设施,选好发展思路,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逐步使村级集体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4.6 培养人才,提升素质,挖掘村民发展的人力资本

人才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最有利的保证。在集体经济的情况下,需要一些具备领导才能的人出现,可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5 结束语

农村集体经济随着制度的完善以及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由于思想观念以及制度尚未完全的建立,以及农村干部存在自身腐败现象,因此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国敏,罗静.农村集体经济:辨证审视、现实困境与必然出路[J].探索,2011(3).

[2] 朱有志,陈文胜.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J].求索,2010(1).

上一篇:灵山县旱地宿根糖料蔗高产创建技术 下一篇:商丘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