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肝抗纤方抗肝纤维化拆方实验研究

时间:2022-08-07 01:54:48

复肝抗纤方抗肝纤维化拆方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复肝抗纤方在肝纤维化治疗中不同药物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并以复肝抗纤方全方及拆方干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对照,测定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并通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用苏木素-伊红(HE)和VG染色,判定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并记分。结果:活血利水组、化痰散结组分别对ALT、AST有明显降低作用,全方组及活血化瘀组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都有明显降低作用,全方组及各拆方组对肝细胞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复肝抗纤方有较好的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中活血利水组长于降低ALT,而化痰散结组长于降低AST,全方组则有综合效果。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复肝抗纤方 拆方 实验研究

肝纤维化是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研究认为,肝脏慢性损伤过程中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所形成的肝纤维化是可逆的,而肝硬化则是难以逆转的。因此,减缓或阻止肝纤维化进程显得十分重要。

复肝抗纤方是卢良威教授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经验方,其疗效已被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前期的动物实验所证实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清洁级SD大鼠70只,雄性,体重200±20g,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复肝抗纤方由穿山甲、山慈菇、茯苓、水红花子等组成,活血化瘀组由穿山甲等组成,活血利水组由茯苓等组成,化痰散结组由山慈菇等组成,药物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门诊部提供,并由该部门制剂室制成水煎浓缩剂,每毫升含生药量1g;复方鳖甲软肝片由内蒙古福瑞中蒙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19991011)。

1.3 试剂:四氯化碳,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40917);橄榄油,化学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批号:F20030725);VG染色试剂盒,福州迈新生物公司(批号:210208001)。

1.4 动物肝纤维化模型制备:在70只大鼠中随机抽取60只用于制备肝纤维化模型,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将四氯化碳与橄榄油按4∶6比例配成40%油剂,按0.3ml/100g剂量皮下注射,每周2次。

1.5 分组及药物干预: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模型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复肝抗纤方全方组(以下简称全方组)、活血化瘀组、活血利水组、化痰散结组,每组10只。在造模的同时,给予药物干预,给药剂量按照实验动物研究“等效剂量”的计算方法

1.6 肝功能及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全部大鼠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用自动化学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试剂盒购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1.7 肝组织病理学检测:肝组织经中性磷酸缓冲液固定,石蜡包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VG染色,判定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并记分

1.8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统计学采用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 药物对血清肝功能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LT和AST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活血化瘀组ALT含量下降显著,化痰散结组AST含量下降显著,全方组及活血化瘀组ALT、AST均有显著下降。见表1。

2.2 药物对血清透明质酸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及各拆方组血清HA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见表2。

2.3 药物对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各实验组炎症活动度计分、纤维化程度计分比较显示:全方组及各拆方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有明显改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见表3。

3 讨论

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复杂,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共同影响的结果。如肝内多种细胞的激活、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等都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炎症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肝脏发生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损伤,这种改变作为始动因素通过一系列复杂变化最终促使肝纤维化形成。

肝纤维化类似于中医的“积”、“瘕”。《灵枢・百病始生》篇云:“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诸如“湿热疫毒”、“蛊毒”及饮食不节等致病因素,致肝郁不畅,阳气不能畅行,进而导致血凝在里不能消散,津液的输注发生涩滞,终致痰湿、瘀血沉积,肝络瘀阻成。因此,卢良威教授认为“凝血蕴里、津液涩渗”是肝纤维化的病机

“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本实验将全方按药物不同作用拆成活血利水组、化痰散结组和活血化瘀组,结果显示活血利水组有降低ALT的作用,化痰散结组有降低AST的作用,全方组及活血化瘀组对AST、ALT均有降低作用。血清ALT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在肝损早期即可出现。AST大部分存在于线粒体中,肝损轻微或肝病早期,肝细胞损伤但线粒体仍保持完整。只有当病变持续严重时,线粒体同时遭到严重破坏,AST从线粒体的胞浆中释出。活血利水组和化痰散结组分别对ALT、AST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这是否与ALT升高时津血涩滞表现明显、AST升高时痰凝瘀滞表现明显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全方组对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均有明显作用,显示中药复方发挥组间配伍的优势。

4 参考文献

[1]卢良威.复肝抗纤方治疗肝纤维化30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9,34(5):189.

[2]卢良威,蔡卫民,张永生,等.活血渗湿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胶原纤维合成与降解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6):348-350.

[3]袁盛榕.药理学实习教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13.

[4]王泰龄,刘霞,周元平,等.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记分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4):195-197.

[5]卢良威.论肝纤维化的中医治疗[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3):52-54.

收稿日期 2007-11-19

上一篇:对“有其本而求之于标”的理解及应用体会 下一篇:略谈朱祥成治疗慢性咽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