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合胃镜诊断皮革胃16例

时间:2022-08-06 10:42:4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合胃镜诊断皮革胃16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67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钡餐,皮革胃是胃癌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内镜下不易取材,影响了皮革胃的早期诊断。近年来利用胃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相结合的方法诊断皮革胃16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8~73岁。临床表现:上腹不适,腹胀、嗳气,进食量减少。

方法:采用电子胃镜观察病变,取病理分析定性,配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胃壁厚度、周围脏器侵犯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其他检查互为补充综合分析,选择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结 果

确诊皮革胃患者16例,胃镜下表现为胃腔缩小,胃壁僵硬、弹性差,黏膜皱襞增粗、肥厚,部分患者伴有散在溃疡面,在溃疡部位多方位取检病理定性,无溃疡表现者采取深挖多方位取检病理定性。超声探查下均可见胃壁增厚,胃壁增厚厚度达6~25mm。呈广泛性增厚12例,胃窦胃体下部普遍增厚4例,胃腔明显缩小。周围脏器发现转移12例,发现远处淋巴结肿大14例。

邻近及远处器官受侵:2例侵犯胰腺,2例与肝左叶分界不清,腹水3例,肺转移1例,胃底小弯侧淋巴结肿大12例,腹腔动脉周围3例,腹主动脉旁3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下表现:正常胃空虚无液体时,胃壁的粗大皱襞、隆起部分呈多条规则排列相对强回声,凹陷处为低回声、胃皱襞横切面呈放射状回声,似车轮,直径达数毫米,隆起间为胃小凹,饮水后胃充盈量大时胃小凹变宽而浅,胃皱襞回声消失。一般常规行空腹及饮水充盈后观察,空腹超声探查可以预先大概了解胃壁情况,胃内潴留液量多少,对于贲门及异常大包块可基本诊断;饮水充盈后,由于液体、气体的流动扩大声窗,对比比较鲜明,在充盈良好的情况下,正常胃壁呈5层结构,胃壁从内向外表现:第1层强回声,代表黏膜层及黏膜与胃内容物的反射界面;第2层弱回声,代表黏膜肌层;第3层强回声,代表黏膜下层;第4层弱回声,代表肌层;第5层强回声,代表浆膜层及其与周围组织界面回声。空腹胃壁厚度3~6mm,饮水充盈后正常胃壁厚度约2.5mm,>6mm可视为异常,胃窦部及贲门区较厚。一般肿瘤患胃壁不规则增厚,呈现靶环样和假肾样低回声团块、局部蠕动减弱,排空延退;内腔狭窄或扩张是超声诊断胃肠肿瘤尤其是胃肠癌的主要依据。皮革胃超声下表现为胃壁增厚呈广泛性,部分表现内腔凹凸不平,可有溃疡形成。肿瘤向邻近器官组织的侵润表现为胃壁与邻近脏器脂肪间隙消失,接触面凹凸不平。饮水量应因人而异,一般常用500~1 000ml,部分患者可达2 000ml,部分患者采取边饮水边探查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许多患者由于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能大量饮水,应尽量鼓励其多饮,而不可强求达到所规定的量。

讨 论

由于本病病变多沿肌层发展,内镜下不易取材,需深层取材才能定性,极大地限制了胃镜对皮革胃的诊断,以往皮革胃多采用上消化道钡餐定性诊断,多有不足。既往由于胃、肠腔气体的干扰,除非消化道较大的肿块,一般腹部常规超声检查不易看清消化管壁的小病变与血流。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腹部专用高频探头,能很好具体探查胃壁深度病变,利用变频更适合于针对具体深度的超声图像的提高,为临床提供了极大方便。彩超为无痛检查,易于为患者接受,特别对于晚期有恶液质的患者、对皮革胃的诊断有明显优势,对于主要向壁外或壁间生长的肿瘤,彩超诊断价值明显优于胃镜检查。超声检查作为一种非创性的诊断方法,可以给临床提供胃肠癌的部位、大小和形态,估计病变对胃肠壁的侵犯程度,尤其是能够了解相邻及远端脏器的转移情况,弥补内窥镜及X线检查的不足,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这是超声检查胃肠癌症的独到之处。

上一篇:推拿治疗小儿腹泻4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胰岛素抵抗病例分析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