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体育课堂

时间:2022-08-06 09:24:20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体育课堂

摘 要: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早已成为时代的共识。作为基础体育工作者,应从体育课堂开始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因为有效教学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兴趣;生成;评价

小学体育课有效教学应合理组织好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全体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融入课堂。

一、影响体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一)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1.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法得当,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法不当,往往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

2.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肯定会以精神饱满的状态参与其中,学习体育技术动作时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学生的学习态度处于消极对抗的状态时,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1.身体因素的影响

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些孩子协调性和力量较差,或是体型偏瘦、偏胖,在运动中经常会达不到理想的目标,从而在心理上对自己失去信心。

2.社会因素的影响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亦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现如今的社会,许多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由于家庭中的“溺爱”“保护”等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得他们的性格过于偏执,或是任性。

二、体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1.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体育教学内容是为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目标能否完成,更关键的是教学目标怎么样去完成。个人认为教学内容应让学生产生兴趣。

2.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

选择具有实效性的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一大关键,能够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又具有较强的实效性是体育教师的教育机智,用实效的方法更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的意图,使学生感觉学习并不难。

3.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游戏化、生活化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一般不少于两到三个项目。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成功”追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获得成功,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会表现出对体育活动的更加关注。如“双长绳”一课:跳绳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运动,经常跳绳,可以增强身体的弹跳力、协调感、速度、耐力等,并且可以促进运动器官的发育和内脏机能的发展。

2.“语言”魅力

有效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如:“双脚跳”一课,根据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练习时教师对学生说:“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小草发芽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了,森林里召开了运动会,想邀请我们一起参加,你们愿意吗?”学生立刻迫不及待地大声喊:“愿意!”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

3.“和谐”激趣

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合作、平等、互利的师生关系,一切从学生出发,教师尊重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4.“个性”激趣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传统的教学不管学生的差异,教师采取标准一致的教学方法,使得许多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阻碍了他们个性的发展。由此,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材施教,从而形成积极进取的体育学习动机。

5.“情境”激趣

抓住学生的心理,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关注在情境上,从而淡化体能支出给身体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在情境中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设置游戏情境、比赛情境、猜谜情境等等。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2.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孙晋兰.浅谈“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平台[J].太原大学学报,2002(1).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义乌市前店小学)

上一篇: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下一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数学概念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