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公路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及控制综述

时间:2022-08-06 09:20:59

影响公路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及控制综述

摘要:公路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服务性行业。而公路工程造价是公路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对影响公路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 造价 动态因素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公路工程造价是指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根据公积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工作中,应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或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标底和报价、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公路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是项目立项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控制概算或预算的一个尺度;设计概算和修正概算是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预算是组织建设项目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标底和报价是评标依据;工程结算是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要手段;竣工决算是确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全面反映建设成果的文件,是竣工验收和移交固定资产的依据。在公路工程造价的编制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动态因素影响到整体工程的造价,以下就对公路工程的项目决策、设计及施工阶段的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及控制方法进行论述。

1 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及控制

项目工程造价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标准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中,对项目决策中有关建设的原则、等级、规模、建设用地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的规定。制订建设标准的上次在于建立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秩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宏观调控,指导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管理,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充分利用资源,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1.1 技术标准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

公路项目建设是一项一次性巨额投资而回收期较长的经济活动,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投资相当巨大。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公路建设规模以及技术标准,在公路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尤为重要。技术标准的确定,需要依据公路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处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的特点、沿线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满足安全性、功能性条件下,通过对工程方案和技术经济进行比选,科学地确定技术标准。

1.2 方案选择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

在进行方案选择时,要处理好道路与农业、城镇、桥位等多方面的关系。尽量做到少占或不占高产田,从路线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对支农运输的效果、地形条件、工程数量、交通运输费用等方面全面分析比较,同时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国防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由于河床情况的差异,大、中桥造价很高,在不同位置建桥,造价差别可能会很大,方案选择时,是以桥位作为控制点,以节约建桥费用,还是以路线走向确定桥位,以缩短路线里程,并取得较好的线形,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路线方案不仅关系到公路建设项目技术的可行性,而且对工程造价和建设期限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状况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确定路线方案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2 项目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及控制

2.1 线形设计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

线形设计应符合道路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应根据公路等级及其功能,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保持线形连续、均衡,确保行驶安全、舒适。路线方案的拟订与道路线形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线形设计是对道路路线平、纵、横三方面的一种综合设计,在进行线形设计时一定要进行路线方案比选,选择最优且满足基本要求的线形设计。

2.2 技术指标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

正确运用和掌握技术标准,选、定线时应在保证行车安全、合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数量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接近极限或低限指标,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

2.3 平面线形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

路线力求平顺,要使车辆能够以平衡的速度行驶,或速度必须变化时,也要力求变化徐缓。在平面线形上,影响速度平稳的主要因素是交叉口和弯道。由于控制点和其他地形、地物的限制,必要时仍需设置弯道。为保证行车平顺,在插入弯道时,要尽量使弯道半径大一些。

2.4 地质条件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

在进行公路设计时,应重视水文、地质条件,道路选线必须由面到带、由带到线,在对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调查与勘察的基础上认证并确定路线方案。对于滑坡、崩埸、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3 项目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及控制

3.1 标后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

标后预算是在施工企业中标后,施工前编制的施工预算。它是在中标的合同工程量清单基础上,将企业费用和项目施工费用重新分解后计算的项目施工总费用,包括直接工程费和其他工程费用以及现场管理费用,其中直接工程费和其他工程费构成标后预算清单单价。标后预算按照不同的管理阶段可以分为:项目预算成本、计划预算成本、实际预算成本等。其中项目预算成本是在施工准备阶段,根据企业中标的主合同工程量清单预估的工程数量和标后预算清单单价计算的预算成本,是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部签订承包经营合同的主要依据。实际预算成本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年度发包人批复的支付证书中累计计量工程量和标后预算清单单价计算的预算成本,是企业考核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成效的依据。

3.1.1 标后预算是确定项目经理目标成本和利润的标准

承包合同的价格是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的,它代表了施工企业建筑产品的市场价格,承包工程的标后预算代表了项目施工过程的预算成本价格。两者差额的多少决定了施工企业利润的高低。在工程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部门是成本管理中心,企业是利润中心。企业测算的标后预算价格,实际上明确了项目经理部的责任目标成本和应实现的利润目标,企业通过与项目经理部签订经营承包合同,将企业与项目经理部的责、权、利明确下来,企业通过监控、管理承包合同的履行来保证企业实现预定的利润目标。

3.1.2 标后预算是划分企业与项目经理部合同风险的依据

标后预算一经确定,则与之相对应的合同风险也随之划定。在主合同改造过程中,企业的风险和责任主要表现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以及主合同的履行上。企业作为主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承担着全部的责任和义务,对项目的实施承担着监督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在项目的组建和实施过程中,在人、财、物方面对项目给予支持并承担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特殊风险和不可预见风险。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代表企业全面履行主合同的人。项目经理部既承担着代表企业对主合同工程施工、管理、组织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又承担着完成企业下达的各项管理目标的责任和义务。

3.1.3 标后预算是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

经济核算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施工生产中的消耗和施工成本的分析、计算、比较,以货币的形式来衡量其经济效益。它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经济核算的内容包括生产成果核算、生产消耗核算和财务成果核算三大内容。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是在不同管理范围内分级进行的,如企业的、项目经理部的、班组的、各专业部门的等。项目是企业运营的基本,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基础,所以,项目的经营状况、项目的盈亏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最终体现,而衡量、分析企业活动的依据之一就是项目的标后预算。

3.2 工程变更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

工程变更是合同变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常是指合同文件中“设计图纸”、“技术规范”或工程量清单的改变,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以及工程量清单中工作内容或数量的变更,如取消某工作或新增某工作等。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经常会出现工程形式、数量、性质、进度等方面变化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勘察设计工作不细致,以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许多招标文件中没有考虑或估算不准确的情况,因而不得不改变施工项目或增减工程量;另一方面,是由于发生不可预见的事件,比如地质条件与预计的不同,或社会原因引起的停工或工期拖延等。工程变更的目的是为了使工程更完善、合理或有利于工程的实施。因此,一旦发生工程变更,应遵循合同条款规定进行。

3.2.1 工程变更范围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通用合同条款规定工程变更的范围包括:取消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但被取消的工作不能转由发包人或其他人实施;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质量或其他特性;改变合同工程的基线、标高、位置或尺寸;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施工时间或改变已批准的施工工艺或顺序;为完成工各需要追加的额外工作。

3.2.2 工程变更估价方法

对于变更工程单价的确定,在实践中有以下方法。

(1)以合同单价为基础定价。如某合同中沥青路面原设计厚度为4cm,其单价为36元/㎡,现设计变更为厚度5cm,则变更后路面的单价为:5/4x36=45(元/㎡)。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且有合同依据。但不足是合同单价是由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可变成本随着工程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变成本是相对固定的,当工程量增加时,分摊在合同单价中的不定成本下降,而不是随着工程量的增加而增加。

(2)以概预算方法为基础定价。按照概预算方法确定单价时,应首先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其次确定资源的价格,之后按照定额和编制办法确定其预算单价。预算单价乘以投标报价的降幅后确定单价。

(3)合理差价定价法。合理的定价方法是在考虑单价时,在保持原有报价不受【实质影响的前提下,对新增工程量部分以合理定价的差价计算,变更工程的新单价是在承包人原有报价的基础上加上合理定价的差价。如某合同中沥青路面原设计厚度为4cm,其合理单价为40元/㎡。现设计变更为厚度5cm,其合理单价为49.5元/㎡。承包人的原报价是32元/㎡,则变更后的新单价为:32+(49.6-40)=41.6元/㎡。这种方法体现了工程变更定价的一般原则,即工程变更不改变承包人在报价时的状态,承包人不因工程变更而额外受益,也不因工程变更而受损。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分析,影响公路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主要体现在决策、设计和施工三个过程中,在实际的造价编制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因素以确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 张金凤 影响公路工程造价动态因素及控制方法分析 科技与企业 2012(10)

[2] 韩争 浅谈公路工程的造价控制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8)

上一篇: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下一篇: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用于某项目档案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