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时间:2022-08-06 07:31:28

浅谈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摘要】体育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体育教学有积极的意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使学生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系统的知识结构、灵活的思维方式、积极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对提高体育课堂效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和谐师生关系;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与意义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形成的价值关系。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平等。教师和学生虽然在生活阅历、生理年龄、知识储备、道德修养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从“人”这一角度来看,师生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人格尊严,没有高低之分、强弱之分、卑尊之分。

2、教学相长。关于教学相长,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与教师的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另一层含义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3、尊师重教。在师生关系中,尊师重教体现为学生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虚心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师重视对学生在专业、品德、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为社会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顺利开展教学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活动追求的新境界。因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将直接影响良好教育情景的形成和教育、教学效果。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亲密真挚的师生感情,才能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体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要求

1、要敬业爱生。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学生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2、真诚对待和尊重理解学生。只有懂得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教师同一个手势、眼神、动作及说话的声调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做出不同的反应。

3、摆正关系、培养感情。教师既是教育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是学生的贴心人,教师不能处处以长者智者自居,搞师道尊严,居高临下,动辄警告、训斥、惩罚学生,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教师知识渊博,品德光明磊落,行为方面为人师表,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基础。

4、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时,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对教学的态度和其他学生的积极影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千差万别的学生,而不是要求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去适应统一目标、要求的教育方式。因此,正确认识,重新评价和积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

5、一视同仁,区别对待。学生在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必须对他们一视同仁。因此,教师对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决不能有亲疏远近之分。学生特别是体育差生对此十分敏感的,如果对学生厚此薄彼,就必然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人为的制造矛盾和隔阂。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

1、提高自身素质,以热情感染学生。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时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跟上教育发展的脚步,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注重自己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和各项体育运动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水平。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学生,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和教师协调一致,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景中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对学生充满爱心

在师生关系中,情感因素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之池溏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这种爱,而且这种爱应该是广博的、无私的。对学生的爱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心情舒畅,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课堂上听从命令,服从指挥,态度认真,练习时不怕累和苦,对教师充分信任和尊重,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

3、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协调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学生与教师接触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而且还要练,如果教师能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学生的练习、活动、游戏,无形中就缩短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堂室内理论课后,一旦走进体育课堂,就像出笼的小鸟一样无比的兴奋,跃跃欲试。教师若能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掌握好分寸,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整,师生的感情得以交流,学生各得其乐,师生关系就更为和谐、融洽。此外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合理、公平、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很多体育较差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兴趣淡薄,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教师要注重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对老师,对学生,对教学,对工作都是一举多得的。我们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了他们能强身健体,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求知,才能更好的做人。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联系的,我们都希望每一个学生能德、智力、体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工作者要做一个有心人,对学生循循善诱,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调动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以兴趣为基点,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成功的表现自我。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定会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上一篇:利用多种活动发展托班幼儿口语 下一篇: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