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校对的主、客体

时间:2022-08-06 05:45:27

试论新闻校对的主、客体

新闻校对活动是新闻校对主体与新闻校对客体矛盾运动的过程,一方面客体存在讹误,一方面主体要改正讹误,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只有当客体的讹误得到改正,主体查错正误的目标得以实现,新闻校对活动的矛盾运动才会终止。

通常认为,新闻校对客体是新闻校对的工作对象,是独立于新闻校对主体之外而存在的客观事物,目前其包括原稿和校样。

而孙培镜先生针对出版校对,还提出了精神范畴的校对客体,特指校对挑错灭错的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校样中不同于原稿的“异”,一类是原稿中与“真、善、美”等客观事实、事理和各种客观标准、规范不合的“非”。

(一)历史演变

校对的客体发展演变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⒈古籍的不同版本

传统的校雠活动主要是对古籍进行整理,需要“备众本”、“准经义”、 “辨异同”、“究得失”、“订脱误”、“删重复”、“增佚文”、“辟旧说”,通过校勘不同的本子,可以判出版本异同、源流、真伪、优劣,力求恢复原著的真貌。所以当时校对的客体是古籍的不同版本。

例如,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翻风雅颂之音。”而《汉书・艺文志》中也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从这些记载中都可以看出,当时孔子编校《诗经》是面对不同的版本,删繁就简的。

而孔子之后,又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秦始皇焚书坑儒,楚霸王火烧阿房,文化事业遭到一次次的摧残。到了西汉建立,统治阶级用了100多年搜集民间古籍,由刘向领衔编校,校对客体仍旧是古籍不同的版本。

⒉校正本和写样或打样

随着东汉蔡伦造纸,隋唐宋又分别发明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出版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校对的客体也发生了变化。在对古籍进行整理、校勘时,校对客体依旧是古籍的不同版本;而在古籍经整理、校勘而成定本之后,需要印刷传播,要先用毛笔誊写在纸上,这叫做“写样”,然后将写样反贴在木板上雕刻。由于写样时可能出现错漏,在刻版之前必须比照定本核对写样,改正差错之后再行刻版。这第二次校勘,后世称作“校对”,而在这次校对过程中的“校正本”、“写样”(或“打样”)就是这一时期的校对客体。

⒊原稿和校样

到了近代,由于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技术的引进,编校终于彻底分离,出版校对和新闻校对分流。校对成为编辑发排之后、印制之前的独立工序,此时,校对的客体有两个:一是加工定稿后的编辑发排文本,通称“原稿”,另一个是依据原稿排字拼版打印的样张,通称“校样”。

⒋原稿校样合一(新校样)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新闻事业的大发展,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各新闻报刊逐渐实现了采编流程化、排版电脑化,传统意义上的原稿已不复存在,而是和校样合而为一,所以,此时的校对客体就是原稿校样合一了,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校样”。

⒈差错的必然性

自古以来,只要编辑出版书籍,校对客体就会有差错的出现,这是必然的。因为在书籍的整理校对过程中,不管是早期的誊写、刻板,还是后来的打字、排版,只要出版业中有复制,有录排转换,两个客体之间就会出现“异”;只要有作者(记者)写作,有校书者(编辑)加工,两个客体就会有“非”。即使现在很多报社实行采编流程化、编排电脑化后,客体“异”和“非”也是必然地存在于采、编、排的过程中,只不过混在一起,表现得更为隐蔽而已。

⒉差错的多样性

新闻校对客体的差错,既有“异”,也有“非”;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文字性、技术性的,也有政治性、知识性的,呈现多样化的态势。所以校雠史学者蒋元卿说:“校雠一事,似易而实难,似粗而实细。不明校雠之法,固不能为功;然即有精密之法,若不悉古书致误之由,则亦无以施其技。”

⒊差错的传递性

新闻编辑出版活动,是个环环相扣的采编出版流程,记者采写稿件,编辑编审稿件,组版人员排版,校对人员校对,作为校对客体的原稿和校样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原稿本身有差错,没有被发现,层层传递到下一个环节;另一种可能性是原稿本身没有差错,在采编出版流程中被误改或误排出现差错,从而传递到下一个环节,这就是校对客体差错的传递性。

⒈原稿差错原因

⑴主观

记者写稿时本身出现的文字性、知识性、政治性差错,编辑在编审稿件时漏过或改错的地方。

⑵客观

记者的手写稿件在经别人录入,产生的差错;在采编流程上,记者发往编辑部门的稿件,因计算机病毒或其他程序问题,产生的错字、掉字、颠倒、掉段等问题。

⒉校样差错原因

⑴主观

录排人员在录入文字、照排版面时,因能力或态度等原因,产生的校样和原稿不符的情况。

⑵客观

由于计算机病毒、程序及采编流程故障等原因,造成校样和原稿不符的情况。

⒊新校样差错原因

“新校样”又可称为“无原稿校样”,中间由于减少了录排人员录入记者原稿这一环节,就相应地减少了传统意义上的校样出错的主观性;但由于它直接由记者在电脑上录入原稿,又增加了原稿出错的客观性。也就是说,新校样阶段,大大减少了校对客体的异同问题,而相应地增加了校对客体的是非问题。

新闻校对主体即以新闻校对客体为工作对象的个人或群体,具体表现为编辑和校对者。

(一)历史演变

校对主体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⒈古籍的编纂者

在前面校对客体的历史演变中我们知道,传统的校雠工作是对古籍的编辑整理,校对的客体是古籍的不同版本,那么校对的主体就是古籍的编纂者。

例如,孔子删《诗》《书》, 定《礼》《乐》,赞《 易》,修《春秋》。对六经做了大量的整理、编校工作。而西汉成帝时,为了整理秦火后幸存下来的书籍,刘向奉朝廷之命,专职领校经、传、诸子、诗赋等宫中藏书。无论孔子还是刘向,都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校对,而是古籍的编纂者,是编校大家。

隋唐以后,随着纸张、印刷术的发明、应用,编校活动逐渐分离,宋版书上就开始印有编纂者和校对者的姓名,说明那时开始出现编校的分工。在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时,与纂修部门设分校官并列,还在缮写处设分校官,也就是在新著复制阶段设专职校对。这可以看做是我国早期出现的编校专业分工的一个显证。而编纂(包括校勘)和校对的彻底分离,是出版生产近代化之后的事,即引进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技术之后的事,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些从古籍编纂者中分离出来的专职校对成了校对主体。

⒊编校两道防线

现代校对不论是出版校对还是新闻校对,它的主体都包括编辑和校对者两方面。按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应建立编辑和校对两道防线。

新闻校对主体的特点是:编校合流,各有侧重;校对为主,加强“是非”。

随着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新闻校对的客体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新闻校对主体也随之发生变化。编辑、校对共同参与“无原稿校样”的校对中,密切配合,相互补充。编辑注意宏观,校对注意微观。编校日趋合流。

但是这种合流并不是职能等同,而是各有侧重,以校对为主。作为新闻校对主体之一的校对者,依旧是校对活动的主力军,这是由新闻校对是新闻出版编校(文字)质量的总把关的角色所决定的。

校对的性质就是查错纠错,保证新闻出版的质量。所以同样作为新闻校对的主体,校对应该更多地承担编校质量的责任。

清末学者杨守敬在《宋蜀大字本史记・跋》中写过这么一段话:杨精于校书,光绪年间为清朝驻日大使随员。森立之,日本汉学家,对我国古籍校雠和校雠史,很有造诣。当杨守敬对我国某些古书有较多的讹字表示不满时,森立之竟然生气地说:“书无讹字,尚何足贵也。”杨守敬听了,立即醒悟,并感佩森立之为“知言”,即所言有见地。

校对的岗位就是因错而设,校对的价值就体现在“书有讹字”,如果“书无讹字”,还要什么“校”和“雠”。所以作为新闻校对主体之义的校对者,应承担主要责任。

在新闻出版工作中,校对是编辑后、印刷前最后一道文字质量把关工序,因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⑴主观

编辑在编审稿件时,因知识能力或疏忽等原因,将原稿中正确的地方改错,这属于编辑主观出错。

⑵客观

记者发来的原稿本身存在知识性、文字性差错,或者原稿正确,再经过录入、组版程序时出现录排差错,这属于编辑客观差错。

⑴主观

校对者在校对活动中,因自身知识能力、文字水平欠缺,或者工作态度不够端正、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差错,属于校对主观差错。

⑵客观

经过编辑加工处理过的原稿依旧存在差错、或者录排之后的校样出错,校对者校对后没有发现,属于校对客观差错。

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这里的自觉就是指主动用自己的意识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的要求。

在新闻校对活动中,校对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被动,要主动;不但校异同,更要校是非。质疑精神之上,不迷信原稿、不迷信权威,不仅仅满足于校出与原稿的不同之处,更要勇于、善于发现原稿的疑点,核实后改正,要“大胆地怀疑,小心地求证”。事实证明原稿上的差错很多,屡屡会被我们发现。一些常规的错误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但有些比较隐蔽的差错,如果脑子不转几转是很难发现的。而且无论学问多深的人都会有写错字的时候,我们不能因为某篇稿子是某某权威的作品而放松警惕。要有一种不唯上、不唯权威、只唯事实的客观求证精神和质疑精神,并以此确保报纸的出版质量。

另外,还要总结新闻校对经验,研究新闻校对规律,尊重规律,改变不利条件(环境)。

新闻校对主客体的活动有其客观规律,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一)新闻校对客体出错的客观性和新闻校对主体纠错的必然性

前面我们在新闻校对客体特点中谈到,自古以来,只要编辑出版书籍,校对客体就会有差错的出现,这是必然的。校对客体在传抄、排版、印刷的过程中,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出错是客观的、必然的。与之相对应的,新闻校对主体查错、纠错也是义不容辞的。不论是编辑还是校对者,查堵各种差错,保证新闻出版物质量都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人。尤其是作为新闻校对主体主力的校对者,其岗位就是因错而设,其价值就体现在“书有讹字”。过去把校对称为校雠,其“雠”本身也有嫉恶如仇的含义,所以新闻校对主体纠错、改错有其必然性。

(二)客体出错的多样性和主体自身的专业性

新闻校对客体的差错,既有“异”,也有“非”;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文字性、技术性的,也有政治性、知识性的,呈现多样化的态势。而新闻校对主体学有所长、术有专攻,以语言文字知识为基础,用校对专业技术作工具,并辅之以三校一读、交叉校对等工作方式,克服主体自身知识、能力上的不足。

过去校对讲究尊重原稿、对原稿负责,但随着新闻事业的大发展,新闻校对逐渐进入无原稿校对时期,新闻校对工作者也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单纯校异同,而应大胆校是非。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所以新闻校对活动中,校对主体更具备主动性、自觉性。

(作者系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校检分会秘书长)

上一篇:一份厚重的华文报纸 下一篇:“封口费”封住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