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的孩子\被打的老师和那个班级

时间:2022-08-06 05:17:52

打人的孩子\被打的老师和那个班级

当“制止校园暴力,学会宽容别人”的主题呈现时,就让笔者觉得很吃惊。主题活动之后,近3个小时的现场研讨,更是生成诸多的新认识、新体验。而在其中,作为专业工作者的班主任之立场、情怀、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值得进一步明晰。

笔者曾从班级建设之事与班主任成长之关系的角度,通过四个方面讨论过班主任专业品性提升的可能问题:一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价值意识,凸现班级建设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价值;二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主动意识,实现教师主动发展与学生主动发展的相辅相成;三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研究意识,在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研究工作的前提下开展改革;四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发展意识,成班级建设之事,成师生发展之人。笔者也曾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从工作过程展开的意义上提出,班主任的专业性,可以从清晰自觉的教育理念、深入系统的学生研究、整体综合的教育策划、富有创造的实践过程、成人成事的综合统一五个方面来认识。以下结合“制止校园暴力,学会宽容别人”这一主题班会案例,分析其中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问题。

一是从个案学生研究到群体中的个案学生研究和个案学生所归属的学生群体研究。这是就班主任的研究对象、交往对象的特殊性而言。在这个案例中,非常突出的A学生的状态,往往会成为班主任工作中唯一被关注的对象,从而忽略掉:A的生存状态,同样与这个班级的学生有关;A的行为方式,无疑会影响这个班级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对A的教育,既需要借助这个班级学生的群体力量,也应该成为教育全班学生的教育资源。于是,在这位老师的工作策划与开展中,就加强了与A的个别教育,更强化了借助这一资源,整体提升六年级学生的认识与情感体验的教育工作。

二是由表及里,形成学生立场,透析学生成长需要。这是就班主任对学生的研究而言。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状态是拿着现有的标准去对照:这个学生集体意识强不强、自律能力好不好、会不会交往与合作……诸如此类的认识学生的方式,有其合理性,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更需要班主任将学生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将对学生的研究作为自己工作的直接起点。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学生的行为恰恰反映出他对班级生活的看重,否则不会每天乘一个多小时的公车来上学而不是转学;反映出他对与同学交往的渴望,否则不会出现因为这一导火索而爆发;事后的一系列行为,反映出他依然渴望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认可、关爱,想融入班级生活之中,有着可教育性。正是站在这样一种立场上,我们能够理解六年级学生当时行为的合理性,并能进一步思考:“这个”学生对教育的需要是什么?“这个”班级的学生的成长需要是什么?班主任工作如何适合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成长需要?

三是从关注单一影响因素到综合系统思维中对教育力量的敬畏。班主任所面对的当前学生发展问题越来越复杂,就是因为当前的社会影响因素实在太复杂。在这一所学校所在地,“城中村”、多元的地方文化、家庭结构、父子和母子关系等等,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而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恰恰体现为在尊重上述事实的基础上,凸显出教育力量的独特。我们不能过度夸大教育的力量,但当前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班主任放弃这一力量,忽视了教育工作的价值。在这一案例中,班主任积极应对,将事件转化为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这本身就体现着教育的力量。

四是从关注学生的当前状态转换为长程视野与系列活动设计、开展。本案例中问题的出现,原本可以单独解决,但这位班主任更愿意以长程的视野来审视,关注到学生在以后生活中会遇到的相关问题,而且具体化为系列性的教育活动。这改变了班主任工作的“近视”状态,也凸显出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真实、有效之促进。事实上,当前诸多班主任工作研究中,“系列意识”依然相当薄弱,既缺乏将一个教育主题形成教育系列的意识和能力,也缺乏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多系列的教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五是从关注问题解决到以明晰事理为基础的问题解决。班主任在解决类似问题时,一定有很多的方法与策略,但往往缺乏对“事理”的关注与研究,因而使得教育策略之选择有流于盲目的危险。教育有其内在的事理,在这一活动中,仅以“制止校园暴力”这一主题为例,就涉及到“施暴者”、“受害者”、“旁观者”三类群体。且不说其他主体,仅对可能的“施暴者”来说,如何真正使其能够“制止校园暴力”,不仅仅有一系列的情境因素需要考虑,而且尤其涉及到其内在认识、心理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本案例中,真正的改变,至少可以考虑三种层次:一是呈现后果、甚至是可能的严重后果,促使学生直面其代价,从而校对自己的行为,可谓“行为主义”式的自我教育。二是换位思考和体验,通过情景模拟、游戏、相互交流,真正促使学生体验“受害者”的心理,拓展自己精神世界的空间,丰富其内涵,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他人立场”,实现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三是在超越中实现自我发展,以更富有吸引力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超越可能产生校园暴力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例如强化对六年级学生“美”的教育、“友谊”教育、“才华”的培养与展现等,学生就会发现更健康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本次活动中,学生最终虽然在话语中表示要相互宽容,但事实上是否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内心,真正能产生长程的效应,还值得怀疑。

六是从完成任务到成事成人,从亡羊补牢到引领发展。在本案例中,通过与学生交流,我们也感受到班主任在活动前后所付出的诸多努力,诸如组织学生学插花、学手工制作、开展多类型的体育类活动等。这一次主题活动的开展,也能体现出班主任价值取向的转换,即更关注在班主任工作中实现成事成人。而这次带有亡羊补牢性质的教育活动,也在催生班主任对六年级学生独特的成长需要的研究,并生成更具针对性的班主任工作方案。在我们自己的改革实验中,会非常关注每一学期、每一学年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制定,在我们看来,当前的班主任工作变革迫切需要提升班主任的整体策划意识与能力,以富有教育内涵的教育策划,引领班主任工作的自我变革。而“引领发展”意识的增强,将改变班主任“跟着问题走”的传统工作思路,促成学生潜能开发,实现教育的育人价值。

七是从单向工作走向综合融通。在活动现场,我们看到这次以“制止校园暴力”为主题的活动,也同时体现在班级的黑板报、同学的日记与习作中,是一次综合性的专题教育。就班主任工作而言,其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活动开展、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班级工作与学校大型学生活动的整合、班级工作与家庭的沟通等,往往会出现很严重的割裂状态,既耗费了师生更多的精力,更浪费了可贵的教育资源。在活动中和研讨中,我们能感受到班主任正在强化综合融通意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自觉实践,会促成班主任工作更富神韵、更富集聚性、也更具实效性。在我们自己的改革实验中,也在持续推进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整合、班级建设与学校系列活动整合、班级组织建设与文化和活动的整合研究。我们相信,综合融通的班主任工作境界是值得追求并能够达到的。

八是在专业对话与专业实践中,提升专业自觉。本次活动是以现场研讨的方式进行的。在之后的研讨中,不同的老师贡献了多样的研究视点;来自上海的班主任,又以其自身的改革实践,呈现出新的思路与可能。而所有专业性的资源,也都汇聚成为班主任个体成长的重要力量。本案例中,班主任以开放的心态自我呈现,以对话的方式开展交流,以重建的精神自我更新,最后主动撰写本案例,都体现出专业自觉的趋向。类似的专业对话,可以发生在校园内诸多班主任之间,因此要求建立校内的班主任工作研究的专业组织和运行机制;可以发生在区域内,因此对区域性班主任工作变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也可以发生在中小学教师与大学、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人员之间,但需要破除对“专家”的盲目追捧,需要以平等的方式,直面教育本身,开展富有生成性的专业对话,促成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的共同发展。

【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上一篇:为校园安全教育导航 下一篇:学习型组织在高校校园文化重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