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促进生物质能源发展

时间:2022-08-06 04:38:17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促进生物质能源发展

1.秸秆替代玉米生产化工醇技术取得成功

非粮作物作为农产品加工原料开发取得成功,玉米籽粒不再是赖氨酸、化工醇的唯一原料,秸秆、糖蜜等废弃物都可作为原料,不仅增加了原料渠道,探索了破解未来粮食安全对玉米加工业发展制约难题的途径。大成集团经过3年多的科研攻关,自主研制用玉米秸秆和非粮作物生产化工醇的新技术。采用这项技术,两吨玉米秸秆即可生产1吨多糖,只要是糖就可作为制造化工醇的原料。凡是含糖的生物质如木薯以及甘蔗、甜菜榨糖剩下的残渣,都可制造化工醇。目前大成集团已掌握了用多样化的植物原料,生产植物化工醇工艺技术的全部专利,实现了农产品加工原料的多样化。

2.秸秆发电成效明显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具有资源量大、可再生、含硫量低和作为能源利用时二氧化碳零排放等优点,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远低于燃煤的1%平均含硫量,对缓解国家能源紧张、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实现清洁环保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省辽源、梅河口等市秸秆发电项目均已启动投产。

数据表明,如果推动1000万吨玉米秸秆转为固体燃料,涉及秸秆资源收集、加工、燃具制造和储运服务四大领域,经济效益上,每年创造70亿元产值,拉动直接投资240亿元,间接投资700亿元,实现500万吨标煤的化石燃料替代,通过CDM项目按目前的价格可以获得大约1.5亿欧元的减排效益。社会效益上,可带动就业数百万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环境效益上,可减排二氧化碳1800万吨。而我省可用于加工转化的玉米秸秆近2000万吨,可以说资源极其丰富,效益潜力巨大。

3.稻壳提炼碳棒前景广阔

利用水稻加工废弃物(稻壳)生产稻壳碳棒,是将一定粒度和含水率的生物质原料,通过压块成型机挤压成块状燃料。燃烧过程中,基本不排渣,无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污染环境。吉林市永昌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稻米加工年销售收入可达5950万元,带动基地绿色水稻订单种植面积2000公顷,直接带动农户2576户,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41万元。年可加工生产稻壳5000吨,可替代同等发热量燃煤4000吨(按4000大卡计算),增加收入350万元,增加净利润120万元。从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能源的角度,做到了废弃资源的合理再利用,对增加税收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米糠炼油利润丰厚

水稻加工过程中产生8%~10%的米糠,一般企业都是用作饲料,通过对米糠深加工,生产出米糠油(16%~18%)和米糠粕(80%~83%),米糠油是世界上最好的保健油品之一,目前精炼成品油价格2万元/吨左右。益海嘉里(白城)粮油食品加工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落户白城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目前累计已经完成投资2.5亿元,在加工稻米的基础上,建设米糠油生产线1条,日加工米糠300吨,年加工米糠总量10万吨。该公司年产米糠2.1万吨,可生产出米糠油0.34万吨,可增加收入2000万元。

5.生物质颗粒燃料开发前景广阔

以木材加工剩余物“锯末”为主要原料生产颗粒燃料,其排尘浓度小于20mg/m3、SO2排放为零,是附加值较高的新型洁净生物质燃料。抚松县泉阳永财木业有限公司针对木材储积量逐年减少、原料短缺而导致开工不足的问题,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吉林省华光生态工程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生物质颗粒燃料,启动建设在常温常压下软化的木质素、提高单位产品热值为主要技术的林木剩余物资源转化项目。项目达产后可年产1.25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该项目的实施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林业资源,实现资源深度转换,促进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6.我省生物质能源原料充足

吉林是农业大省,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700多万亩,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可达4000多万吨,其中玉米秸秆占64%左右,水稻秸秆占20%~22%,人均秸秆占有量达1吨以上,玉米秸秆年产可达2500万吨左右。据调查,全省每年约有30%左右的秸秆被用作农村生活和取暖燃料烧掉;有20%左右用做畜牧业的粗饲料;有10%左右用做还田和工业原料,剩余约40%左右的玉米秸秆废弃未用,为我省生物质能源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开发利用好农作物秸秆资源,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供稿)

上一篇:科学发展农业机械 提高农机生产效率 下一篇:敦化市农业局关于禁止销售使用农药品种及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