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技工院校的优质课

时间:2022-08-06 04:01:13

如何上好一堂技工院校的优质课

摘 要: 技工院校面对的是一群较特殊的群体,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完善课堂。如何上好技工院校的优质课,是每一个技工院校教师必须深入探索和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 优质课 课程改革 一体化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

优质课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这就像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主人的“家政技艺”一日千里。参与优质课活动对参赛老师而言是一次极其难得的提升机会。如何才能上好一堂优质课?在网上以“一堂好课的标准”为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几百条相关信息,大家各抒己见。

从专家们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对什么是一节好课,不同评价主体与客体、不同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都会形成不同评价标准。我认为一堂好课不能用标准衡量,课堂应该是生命的、灵动的、富有个性的。有一种观点是如果一堂课让学生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提升,则一定是一堂好课。

一、大胆尝试,为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堂优质课需要老师大胆尝试课程改革,做出大的改变,不仅从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还从小组活动、教师鼓励、评价等各个方面,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二、设计新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优质课需要教师准备充分,教学设计要新颖,最好以最新发生的新闻或身边发生的事件贯穿整节课,每个环节要做到新颖,处处都体现独具匠心。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具体情境创设,以及课程导入部分的新颖,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提高整堂课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堂优质课需要教师们清楚地意识到课改背景下老师由演员向导演角色转变,要精于组织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利用优美的口头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采用互助式、讨论式、小组竞赛式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紧张而活泼,紧张则是因为大脑思维量大,活泼则指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组内合作创新意识,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多元评价,有利于树立学生信心

一堂优质课需要教师运用鼓励力量,重视过程性评价,往往一节课要集合多种评价模式,如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也可以由一组学生专门负责评价等多种方式。教师对学生的点评应具有专业性,还要加入丰富的鼓励元素,对学生自信心培养大有好处。

五、营造职业氛围,有利于他们对技能的掌握

专业课教师的一体化模式运用更成熟,告别以前形式上的单纯模仿,逐步转变为培养企业人,教学中加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规范,逐步探索适合技工院校实际的一体化模式。营造职业氛围和融入职业准则、职业要求、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如搞电的要细致谨慎,工作过程要规范,布线要干净整洁,要有服务意识等。技校及类似职业培训学校的学生多来自普通初、高中(以初中为主)。他们进入技校学习之前学的都是些普通的基础知识,如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外语等。加上本身年龄太小,使他们不可能置身于技术世界之内,也不可能立即对技能、就业等概念产生亲近感,妨碍对专业知识的主动接受。如何塑造职业气氛和环境,使他们尽快具备学习职业技能的意识,是许多学校忽略的内容。职业学校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学习重点由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转变为肢体对机械工具的操纵,从抽象世界进入具象世界。因此学校教育应该由原先单一的学科学习理念转变为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我们所说的职业意识包括严谨的敬业精神、熟练的操作本领、技术意识和创新意识。如果学生具备职业意识,自然有利于他们掌握技能,也是内在素质的重要内容。

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走自己的道路

文化课教师们需要更灵活地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是为了行动而行动,还要加入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教学、故事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并将这些活动和课程内容很好地融入一起,走出自己的道路。

1.安排活动要适量

不要太过于重视学生的课堂活动,活动多,但与课堂主题和内容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起不到为内容服务的作用,而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导致学生一节课下来玩得开心,但往往学到的知识太少,印象不深刻。

2.正面引导小组互评

小组互评不要变成小组攻击,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再指出缺点,课堂就会混乱,不能达到评价效果。

优质课活动可以极大地推动教师成长。促使教师积极认真备课,从教学内容确定到重点、难点确定,从教法研究到问题设计,从时间安排到讲课过程,再到互相听课评课等各个环节,大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坦诚地谈自己的观点,说自己的想法,述自己的做法。既要诚恳地指出别人的优点,又要善意地道出对方的不足,更要恰当地提出合理建议,彼此在真诚中得到提高,而心灵得到的是快乐。教研小组的核心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都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形式加大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备课组团结合作团队精神,加深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

综上所述,以后要在整体教研的时候,对同一教学模式进行探讨,致力于寻找出一条适合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让大部分老师都能认可并学会这种模式,逐步加以完善。希望我们也能找出一条大家都认可和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互相学习、吸收优点,把一些好的做法归纳和总结到一节课中,最终打造一节较理想的优质课。

上一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情况调查研... 下一篇:运用多媒体 增强农业昆虫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