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技巧

时间:2022-04-29 08:52:37

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技巧

摘 要: 一个精彩的课堂引入,同样是一节成功的课程必需的,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技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课堂导入 导入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中化学课堂的导入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由于课下活动的干扰,学生一开始上课时很难快速进入听课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对新课的导入进行研究,使导入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求使其快速进入状态。那么,什么是课堂导言呢?即每一节高中化学课的导入语。

精心设计好的导入语有助于学生快速实现角色的转换,从课下松弛状态进入紧张高效的教学状态。

一、客观事物观察导入法

客观事物观察法是指在教授新课之前,运用客观存在的事物让学生仔细地观察,通过对观察到的事物的总结,使学生掌握某样事物的基本特点和特性,特别是在教授一些具有本质特性事物的方面上,可以用此方法。学生在观察、触摸事物的过程中,对随后的新知识更容易掌握。所以客观事物观察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能启发学生思考,进入理解、掌握新知识的领域。在高一和高二的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要学习简单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为帮助学生理解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借助观察实物球棍模型呈现的三维空间结构。这些球棍模型清晰直观,可以把结构从平面的书本和投影片中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也可以准备学生分组活动,进行拼接和组装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带领学生从三维角度观察知识的领域,掌握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学习方法。

二、情景感染激励导入法

情景感染激励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预设一个情景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将要学到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作铺垫。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提到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小孩不感兴趣。在授课前,花极短的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一下子全部集中起来,同时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化学与生活“维生素c的作用”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述一个科学家的探险故事: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只能吃面包、饼干、咸肉等食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间船员们经常病倒,症状是脸色暗黑、牙龈不断渗血、浑身出现青斑,许多船员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径的一个荒岛上,他们采摘了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反而恢复了健康。同学们知道这些船员患了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够使他们的身体恢复健康?上述教学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对野果成分的好奇,激起学生对维生素c的结构、功能及对人体健康有何益处探究的好奇心。从故事或其他途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而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三、实验导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课程,实验导入法应是新课导入的最佳选择。如果在导课设计中教师充分利用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演示实验,再配以恰当的设问、设疑启思,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会体现化学的无穷魅力。例如,在讲解“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这一节时,可以利用“喷雾作画”趣味实验导入新课,即教师用毛笔分别蘸取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和苯酚浓溶液等在白纸上绘画,然后将纸晾干,钉在木架上,再在绘有图画的白纸上喷上FeCl■溶液,白纸上便会渐渐地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图画,这时学生会感到无比的神奇,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中,这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

四、复习导入法

运用复习导入新课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复习旧知识而自然地导入新知识。复习导入新课的形式灵活多样,其中提问、讨论、联想是三种最常用的方法:(1)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与本节授课内容紧密相关的旧知识和学生一起进入对话情景,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从而导入新课。例如导入“化学平衡”的学习时,首先提问学生什么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何特点?然后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导入新课:“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但可逆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能否停止?最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有何关系?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可逆反应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就是本节课要讨论的内容……”使用该方法导入新课时,设计的问题要密切联系授课内容,在复习的过程中自然地导入新课,它既有助于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迁移,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思维定向。(2)讨论。教师根据要讲授知识的要点、难点或关键设计问题,上课一开始就组织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加以适当的引导而导入新课。讨论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理解记忆。(3)联想。教师复述与新课内容有联系的化学知识或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回忆,加以联想,以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导入新课。能启发思维引起联想的知识内容的特点是:与新授知识是因果或从属关系;与新授知识内容相近或相类似;与新授知识内容相似或不同,可进行对比分析。运用联想导入新课,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花样百出的新课导入,再配上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必定会常常收获惊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努力挖掘“新课导入”艺术的潜能,敲好这段“开场锣鼓”,使学生有常听常新、常见常异的趣味感,调动学生逐步探索的积极性,以便收到“出奇制胜”、“先声夺人”的效果,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全面铺开,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金庆鑫.浅议高中化学课堂导人的六种方法.教育探索,2014.5.

[2]岑王.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导入方法.百色教育网.

[3]杨先明.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方法.杨先明化学工作室,2012.5.

上一篇: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下一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情况调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