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防范措施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6 03:00:07

跌倒防范措施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跌倒防范措施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7月收住本院的实施系统防跌倒措施的住院患者1471例为防跌倒组,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7月收住本院的实施系统防跌倒措施前的住院患者114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规范,防跌倒措施仅包括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口头宣教,防跌倒组实施医院防跌倒措施的同时,结合本专科特点,将防跌倒措施流程化,具体化,专科化,应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制订专科跌倒评估指引,并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预防意识,加强宣教的力度及广度,做好外出患者的防跌倒宣教,避免疾病因素引发跌倒及提供安全的环境,使预防措施更有针对性及有效性。比较两组的跌倒率。 结果 对照组发生跌倒事件4例(0.03%),防跌倒组无一例跌倒事件发生(0.00%),两组跌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住院患者;预防跌倒;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b)-0160-03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作为安全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成为护理的重要研究方向。跌倒发生易导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2],由此引发许多医疗纠纷,给医院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3]。本科于2008年11月~2009年7月共发生跌倒事件4例,为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自2009年11月起本科在落实医院防跌倒措施的同时,结合本专科特点,将防跌倒措施流程化、具体化、专科化,有效降低了跌倒事件的发生。现比较实施专科防跌倒措施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7月收住本院的实施系统防跌倒措施的住院患者1471例为防跌倒组,其中,男性918例,女性553例;年龄60岁264例;诊断为神经系统肿瘤514例,神经系统血管病808例,神经系统外伤105例,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44例。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7月收住本院的实施系统防跌倒措施前的住院患者114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92例,女性454例;年龄60岁217例;诊断为神经系统肿瘤404例,神经系统血管病601例,神经系统外伤110例,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31例。两组年龄、性别及所患疾病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规范,防跌倒措施仅包括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口头宣教。防跌倒组实施系统的防跌倒措施,具体如下。

1.2.1 重新制订跌倒评估指引 参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书写要求,使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并结合专科特点评估[4-5]。要求:所有新入患者进行跌倒评估;病情变化或应用了特殊药物的随时评估。评分0~24分(轻度危险),只需要在首次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跌倒评分×分”即可,但应常规对新入患者进行防跌倒知识宣教,让患者和家属看房间张贴的防跌倒宣传图;评分25~44分(中度危险),应启用《预防跌倒护理单》,并在护理记录单中注明,床头温馨提示栏插入“谨防跌倒”提示牌,并每周进行评估;评分≥45分(高度危险),应启用《预防跌倒护理单》,并在护理记录单中注明,床头温馨提示栏插入“高危跌倒”提示牌,并每日进行评估。防跌倒组入院时跌倒危险评估为:跌倒轻度危险1427例,中度危险28例,高度危险16例。

1.2.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预防意识 预防措施除了需要警示标志和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外,在护理措施的保证上要增加护理人员的主动性。本科2009年11月对全体护理人员立即进行了预防跌倒知识培训,特别是年轻护理的培训教育。对新入职护士,将预防跌倒知识培训纳入重点内容中,使每位护士自觉建立其安全观念和意识,掌握跌倒评估及预防的相关技能,能辨别高危人群,熟练应用评估量表及制订可行措施。

1.2.3 加强宣教的力度及广度 做好动态评估,特别是高危跌倒患者,要求反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的安全宣教,同时护士应注意将患者的病情、跌倒可能的危险因素和护士采取的措施对家属做详尽的说明,以取得家属的配合,必要时可以争取家属的帮助,从而能全面且有效地减少跌倒预防中的盲目性。本科要求组长对高危跌倒患者每日评估,逐条宣教预防跌倒措施,每周四作为跌倒评估日对所有患者进行跌倒评估并再宣教,周六为健康教育日再次对所有患者强调防跌倒的重要性,护士长每日检查落实情况。

1.2.4 做好外出患者的防跌倒宣教 病房外的场所是防跌倒措施落实的盲区,容易造成跌倒事件的发生,应引起护理人员的关注。对于病情不允许独自外出的患者要有专人陪同,同时做好陪同人员的宣教,掌握正确使用轮椅和平车的技巧,提高预防跌倒意识,增强保护患者安全的责任心。对于允许独自外出散步的患者,交代外出时要穿防滑鞋,外出时间不要太久,量力而行,如有必要叫家属跟随患者,以免发生意外。

1.2.5 避免某些疾病引发跌倒 神经系统疾病中如帕金森病行走不稳、癫痫疾病引起发作时以及脑外伤患者平衡功能下降时常常容易发生跌倒,这些患者尤其需加强看护,卧床需加床栏,如厕、沐浴时需有人守护,不得反锁门,采取适合个体的护理措施,以防止疾病因素引起的跌倒。

1.2.6 提供安全环境 病房内光线充足,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打扫卫生或拖地时有警告提示,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加用床栏,适当约束并有专人看护。我科根据科室情况特制订了5张离地面高度较低的病床(比一般病床低15 cm),专门提供给高危跌倒的患者使用,保证安全。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理论频数

2 结果

对照组发生跌倒事件4例(0.03%)(表1),防跌倒组无一例跌倒事件发生(0.00%),两组跌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以往研究显示跌倒相关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原发疾病[6],因而针对专科特点,建立专科化的跌倒评估指引是有效预防跌倒的关键[7-8]。神经外科收治患者疾病中如帕金森病行走不稳、癫痫疾病引起发作以及脑外伤患者平衡功能下降都导致了跌倒发生危险明显增高,而实施防跌倒措施前发生跌倒事件的患者也都存在相应的疾病和肢体运动障碍,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对这部分患者进行重点护理管理,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强调专科化跌倒管理的同时,重视系统的跌倒防范管理,将其流程化,具体化是成功实施防跌倒措施的基础。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在落实防跌倒措施时多存在低估和漏报跌倒风险患者的现象[9],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预防意识[10],对全体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理的进行知识培训,以确保按时、及时、准确的风险评估和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减少工作的不确定感。同时针对护理工作需要患者及家属密切配合的特点,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安全知识宣教是防跌倒措施中很重要的一环[11],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做好外出患者的防跌倒宣教[12],提高安全意识,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预防跌倒管理的全过程,保证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预防跌倒事件发生。另外重视环境因素的管理也能减少跌倒发生的危险,而环境因素是较容易通过各种改善、维护和提示等措施而控制的部分,定期检查及时维护环境和医疗设施客观上减少了跌倒发生的风险并获得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和帮助[13]。因此,全面、具体、专科化的跌倒防范措施才能保障患者安全,真正避免和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玉兰,马腾霄,王勇琴.老年血管病跌倒患者平衡与步态的评定分析及据理对策[J].护理杂志,2006,23(5):29-31.

[2] 陈联英,连秀李.脑卒中患者安全意外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8,8(9):57.

[3] 邢改书,张跃兰,刘力军,等.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安全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2007(1):59.

[4] 陈伟菊,彭刚艺.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132.

[5] Kim EA,Mordiffi SZ,Bee WH,et al.Evaluation of three fall-risk assessment tools in an acute care setting [J].J Adv Nurs,2007,60(4):427-435.

[6] 毛丹丹,钟代曲,钱敏.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原因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0):1171-1172.

[7] 唐晓英,蔡学联,郑芝芬,等.住院患者跌倒普防和专科化预防研究及效果[J].护理杂志,2009,26(1B):59-61.

[8] 屠新丽.对住院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和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8):82-83.

[9] 周君桂,李亚洁,范建中,等.临床护士应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情况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5(25):11-13.

[10] 程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7,7(3):21-23.

[11] 余爱萍.跌倒/坠床高危住院患者的三级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73-74.

[12] 周君桂,李亚洁,周春兰,等.住院患者在病房外跌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6A):37.

[13] 王苏娜.香港医院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 38(5):397-398.

(收稿日期:2013-11-01 本文编辑:郭静娟)

上一篇: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