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导下趣味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8-06 12:46:13

新课标指导下趣味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摘 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对文字、文学产生兴趣,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然后让兴趣成为一种习惯,巩固自己已有的成果,让学生对文字有敏感性、有悟性,热爱语文,最后在考试中必将迎刃而解。而几年来的中考成绩证明,这一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学生是最大的收益者。在趣味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四个注重”。

【关键词】

新课程 写作 趣味 能力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文教学成功与否,对整个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作文教学遭遇瓶颈,传统的作文教学遭遇挑战,作文教学的出路在何方,学界几无定说,众说纷纭。笔者长期执教于农村中学,愿就个人的教学心得谈几点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在趣味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四个注重”。

一、注重读说训练,学生有话说,激发写作兴趣

农村中学的学生受到自身因素:生活面、知识面窄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以如何从引导学生,应从情感入手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冲动,使他们渴望表达,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考试说明要求,让学生读名著,说名著。把课外阅读和说话能力相结合。

俗话说“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学生读《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西游记》甚至于《红楼梦》,也可以读《读者》《智慧背囊》一类的杂志。读完一个章节或一篇文章,就来谈谈读书心得,一开始三五人一组,探讨后可以形成演说提纲,演说时间不限。一开始往往三两分钟就无话可说,老师可适当多做引导。比如有学生分享“香菱学诗”,以为香菱有学诗和写诗的天才,便没了下文,我就引导他,如何证明,他就又说出一大堆理由,我又问他香菱的命运怎样,他又能说出一些东西来。如此三番两次的引导之后,学生似乎找到了一些说话的门道,往往拿到一篇文章就能侃侃而谈,而且有理有据。看到学生的进步,有胆量,有学识,有广度,有深度,我以为引导是成功的,接下来便是“说的出来就写得下来”,从读到说,从说到写,有了源头活水,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写作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埋下了成功的种子。

二、注重课堂作文与课外练笔,让学生有的写,培养写作兴趣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学生的生活相对单一,但又有其丰富性的一面。学校有墙报手抄报,作文竞赛,校刊等,可供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而日记、周记、读后感等不同的写作方式,又让学生在写作形式上可以大胆创新。结合语文综合实践,围绕某一课题,如“雨的诉说”展开,让小组学生各自准备,最后统一展示,发现学生们完全可以做到“图、文、声”并茂,似乎印证那句老话“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学生办不到的。”而教室后的黑板报也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一块园地,让学生当编辑,你方唱罢我方登台。学生既相互学习,又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小小的一块园地,牵动着每一个同学的心,“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品头论足之间,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兴趣都将得到极好的培养。

三、注重统一命题和自由命题相结合的写作形式,发展学生的写作兴趣

“统一命题”,即由老师出题,学生统一作文。教师命题有个人喜好的问题,学生完成作文的时间比较固定,“自由命题”则是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进行的课外练笔。有人认为,统一命题的缺陷有:一,它违背了写作规律;二,它束缚了思想发展,抑制创造力的发挥,是学生作文望而生畏的直接原因。因而主张让学生自由创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看法可谓独具匠心。但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处于初中阶段,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写作能力处于会与不会之间,此时老师应该有一定量的介入,对他们加强引导,如果一味的放任自流;学生可能在某一方面(主要是形象思维)或某一写作形式上会发展很好,但也失去很多。所以,笔者认为老师的统一命题与自由命题相结合,既避免了统一命题的束缚性,抑制性和单调性,又避免了学生信笔由僵,不着边际的瞎写。在具体的操作中,把“统一命题”称为大作文,“自由命题”称为小作文,两相结合。“大作文”由老师统一把关,“小作文”则定期地进行评比,选出优秀的,进步大的,给予鼓励,表扬。这样做的效果也显而易见,既增加了写作的量,也提高了写作的质。学生在写作的各个领域:记叙、议论、说明,无所不练;日记、心得、札记,无所不写;写作自由而且放松,文章越写越长,完全没有把写作当成苦差事,是老师逼出来的,源头活水滚滚而来,学生甚至把自己的习作汇编成册,编辑成集,有序有文,初步享受到写作带来的乐趣。

四、注重学生改与老师评的结合,巩固写作兴趣

对于命题作文,原则上老师循环性地改完全班作文,学生成为批改的主力军,让学生在同学身上找优点、找亮点,老师注重讲评。当然,批改或讲评的重点应落在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身上,树立学困生写作的信心,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老师讲评着重讲学困生身上的进步点、闪光点、成功点,从篇入手,到段落、到词句,无不可以作出评价,在做出总评时给予温馨的评价,对学困生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肯定。让学困生感受到被肯定,每次习作都有希望,每次都有进步,从心理上由怕到接受到热爱,最终把写作的兴趣发展并巩固下来,作文的写作水平就慢慢的提高了。

总之,着眼于学生的实际不惧挑战,让学生在自身允许的前提下,逐步充实和提高自己,变成一个对文字具有敏感性,同时又拥有浓厚表达兴趣的写作者。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下民族地区学校管理 下一篇:视觉:文化、理论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