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化疗药物渗漏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6 10:29:32

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化疗药物渗漏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化疗药物渗漏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l0月至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80例肿瘤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

【关键词】护理干预;化疗药物渗漏;临床护理效果

化疗药物渗漏在化疗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渗出现象。临床上,引起化疗药物渗漏的因素很多,不仅对患者产生严重的损害,而且存在医疗纠纷隐患[1]。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化疗药物渗漏中的护理效果。对我院2012年l0月至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80例肿瘤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现在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实验中,有47例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9-84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9.4 1.3岁。患者中中央型肺癌59例,外周型肺癌1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0例。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患者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方法如下:化疗前,医护人员要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害怕等消极心理并向患者宣传一些相关知识,让患者提前做好准备,如果患者静脉注射部位出现触痛、烧灼等异常感觉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并强调化疗药物外渗突出一个“早”字的重要性。化疗中:凡是应用化疗药物均在静脉输液卡和输液巡视卡上以红色大号字体书写,提示所有在岗护士注意,提高警惕。严格遵守化疗药物操作程序,规范用药。配制药物时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正确的溶媒、浓度,现配现用,并且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2]。化疗后: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一般化疗药物要求每10-20min巡视一次,且巡视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静脉注射部位局部的变化如红、肿、热、痛等。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医护人员对患者检查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利用SPSS13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医护人员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 表示。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护理效果较好,患者治疗后肿瘤治疗效果较好;23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

实验组患者有38例患者对我院护理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化疗过程中实验组有1例患者发生渗漏,渗漏率为2.5%,患者治疗后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这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健康,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临床上对于肿瘤的治疗还没有理想的方法,主要以化疗为主,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治疗过程中也会伴有其他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3]。因此,我们应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首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化疗渗漏发生率,提高患者化疗治疗和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化疗前医护人员要加强培训,明确其责任,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病人因对化疗药物渗漏。化疗中:护理干预措施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促进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拉近了护患距离,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化疗过程中需要家属进行协助和配合,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化疗过程中患者的不适,保证化疗能够顺利进行[4]。化疗后,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这样既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分心(可以通过音乐法等),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此外,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此外,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情况,让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

综上所述,临床上,医护人员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化疗药物的渗漏率,患者后并发症也较少,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洪芬,陈利涛.化疗药外渗护理干预差异性研究与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4-1135.

[2]徐志香,胡君莉.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967.

[3]陈涛.浅谈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与处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 25-26.

上一篇:经皮胆管穿刺术后的护理探讨 下一篇: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