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生信息化贯彻到底

时间:2022-08-06 09:23:15

将民生信息化贯彻到底

吉林省白城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十一五”期间尽管经济基础薄弱,但由于有了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去推进,从规划到实施、从电子政务到企业信息化、从平台建设到微观信息化投入等,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十一五”成绩单

在规划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系统”的建设目标,一个中心就是政府外网即白城信息港,四个系统分别是瀚海农业、白城工业、白城文化旅游和电子政务。

通过和中国联通白城分公司的合作,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了最合适的外网平台。可以说,有了这个目标,我们就有了推进的方向。我们曾在2006年组织了全市企业信息化现场会,使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白城金事达电气股份公司投入300 万元从国外引进ERP管理软件,加强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白城中一精锻股份有限公司在锻造、CAD/CAM、物流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全面应用信息化系统等等。可以说企业从研发设计到自动化设备的引进,从物流管理到信息技术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应用,都尝到了甜头。

针对服务三农方面,我们成立 调研组,对全市75 个乡镇进行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及存在问题的调研。通过调研我们不仅看到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薄弱,以及信息化认识的滞后,更关键的是我们发现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我们通过两个月行程五千多公里调研,了解到农村信息化不是简单的电脑普及问题,不是简单的解决上网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信息闭塞和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的问题。为此,我们免费为全市各乡镇建设了网站,和气象部门联系在信息港开设服务三农的农业信息网,建设对农村电子商务起重要作用的农村特色资源链接网络平台。农民看到了希望,政府找对了方向。公安、工商、税务、劳动人事等部门相继开通业务服务网络,教育、卫生也不断完善平台建设。可以说,“十一五”期间白城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重视顶层设计

如果从应用的角度看,“十一五”白城电子政务在快速发展,但从电子政务功能建设和推进速度来看,进展缓慢。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各单位都实现了个人办公电脑网络化,但办公自动化实现了吗?政府网站和部门网站都相继开通,但老百姓能上网办事吗?各部门都在努力开发业务系统,但都互联互通了吗?

全社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已经具备了继续推进信息化的硬件条件,但相应的重视程度、管理机制、推进模式等等,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电子政务到底由谁推进好?是横向各自为政的建设,还是纵向一以贯之的推广?各地信息化管理部门是否得到了政府的足够重视?居民社区蜘蛛网络谁来解决?问题太多了,有机构不到位的现象,有执法空白的问题,有推诿扯皮的现实等等。

“十二五”期间,我们应该从国家层面高度关注电子政务建设。一要从机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各地政府需要配备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干部,特别是需要有像新加坡、韩国的总统秘书、信息化代表等这样的人物。省市县都应有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并能够真正开展工作。二要从推进模式上推广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模式。吸取当年“金字工程”经验,从上到下,一以贯之。三要加大互联互通力度,党委政府、相关部门、通信行业都要互联互通,彻底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复问题。

另外,“十二五”期间,我们感到最大的压力就是信息化建设的上层推进力度有些不足。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利弊同时显现,有利的是对工业信息化的推进,不利的是民生信息化和领域信息化的推进,特别是电子政务的推进。对我们地方政府而言,我们主要从三个方向去努力。一是电子政务建设向深度发展,二是搭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平台,三是推进民生信息化建设。今年,我们已经启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已经开发了企业要素供求信息网、企业健康体检、企业特色资源链接等模块。这项工作在“温州跑路”事件发生后,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也将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民生信息化做出谋划,毕竟民生信息化才是最后的终极目标。

“十二五”

更加关注民生

“十一五”期间,信息化推进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体现在民生信息化方面。首先是公共服务功能的缺失,一些必要的便民服务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如婚姻登记、房产产权处理、医保社保网上办理等等,还有一些便民服务没有很好地开展。二是公共服务网络环境亟待改善。公共场所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新华书店、商场等服务设施较少,Wifi环境没有推广。三是民生信息化平台搭建

不足。

针对上述出现的若干问题,我们在“十二五”期间,主要策略是从电子政务方面入手,加强便民服务模块的开发力度,解决居民社区蜘蛛网问题,加强公共场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民群众自身的角度出发,把问题看清,把工作做细。政府部门主要的任务仍然是发挥好引导和示范作用,特别要把社区信息化做好,把社区信息化培训抓好,把社区信息化应用推广好。我们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开发娱乐平台两个、水电物业管理软件等10套,推广10个信息化示范小区。在农村信息化方面,开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针对农民工作于田间地头的特点,针对手机终端的农业信息推广软件。搞好针对企业医疗保险等服务功能的企业服务网络。通过不断努力,让人民群众通过信息化享受优质便捷的服务。

上一篇:加力三环节:营造健康纤维市场环境 下一篇:硝烟弥漫 电商平台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