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银企对账存在的风险及防范

时间:2022-08-06 09:12:03

商业银行银企对账存在的风险及防范

摘要:银企对账属于商业银行有效防范案件发生、降低财务风险、改善自身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的途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银企对账开展过程中存在对账方式相对滞后、对银企对账的过程以及重要性方面缺乏足够认识、银企对账缺乏系统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以及对不符账目缺乏足够的追查处理措施等问题,给企业与商业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为有效解决银企对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应该做好切实维护好账目信息资料,完善银企对账管理模式;积极与客户进行交流,努力宣传银企对账的重要性;严格账户管理,努力将银企对账效率提高;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为银企对账质量提供保障等防范措施,使商业银行银企对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切实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企对账;风险;防范

最近几年来,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加强了对账目的管理,高度重视银企对账工作,并开始与本行具体状况进行结合,细致的对具体工作方案进行制订,通过各种合理的途径,使银企对账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型商业银行结算案件时有发生,一方面使银企双方蒙受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声誉。这些案件的发生说明银企对账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点,正是由于银企对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造成案件的发生。因此,怎样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银企对账制度,有效防范结算资金安全问题,已经发展成广大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银企对账概况及作用

1概念内涵

所谓银企对账,即指商业银行的会计或者运营管理部门把银行里面记录的客户账目的变动状况和客户自己保存的账务变动状况两者之间开展核对,找出账目里面的问题并迅速对其开展查找以及纠正工作,为两者之间账目变动能够统一提供保障的一项防范风险的活动。其主要存在面对面对账、邮寄账单对账、电话对账以及网上银行对账四种形式。

2银企对账的作用

首先,推动银企双方内控制度建设不断发展。有效的银企对账制度,有助于企业与银行及早发现工作过程中的遗漏账目以及挪用公款的非法现象。对银企双方资金的安全进行监督,使其得以保障,使银企双方内控管理制度得到持续发展。

其次,增加了银企双方记账准确程度。因企业与商业银行均为针对同种业务而进行登记的账目,因此,要是两者的记账过程以及记账结果均保持前后统一,这样就能够充分保证账目的准确程度。然而,现实生活中,因银企双方处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之中,相互之间的记账制度具有一些不同之处,同时现金到账需一定时间,均能够造出银行与企业账目出现不相符。利用合理高效的银企对账,能够很快发现未达的账目,使他们的记账准确性提高。

再次,推动商业银行把握客户需求,拓展自身业务。银行员工和顾客开展对账,能够展示商业银行规范严谨的工作态度,获得客户对银行、对其员工的信任。另一方面,利用相互沟通,深入弄清客户业务扩张、资金状况、需求概况以及产品信息等内容,并按照自身现实,将合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给客户,最终实现银企双方“互利共赢”。利用和客户进行对账的方式,使银行能够充分了解客户的信息资料及特点,不断对自身业务进行营销、拓展。

二、银企对账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分析

现阶段,尽管商业银行非常重视银企对账,但目前银企对账中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风险点:

1对账方式相对滞后

首先,管理模式落后。对于银行来说,其客户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小型企业,该种企业办公十分灵活,一般企业办公地点与注册地点并非一致。但是银行柜面印签卡之中注明的地址大多为注册地址,这就使得一些投递信件由于不能到达企业而退回,严重影响银企对账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因有的银行内部人员不足,可能出现让对账人员同时进行记账方面的工作的现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银企对账工作带来一些问题。

其次,对账过程中缺乏电子化技术支撑。现阶段,银企对账的有效性相对较低,银行和企业均不能有效利用电子化技术(如网上银行)为其提供支持,使得对账过程涉及的所有环节大多数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对账时间滞后,企业无法尽快知道账户变动的情况,同时业务处理系统也由于不能判别账户是不是有业务发生,这就造成对账的实效性较低。

2对银企对账的过程以及重要性方面缺乏足够认识

现阶段,尽管各家商业银行均承认银企对账的必要性,同时他们还设置针对性的部门对银企对账工作进行负责。然而却对银企对账的过程方面重视不够,使得对账单的发出率以及回收率较低,各家商业银行工作者对财务核对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忽视内部控制,过分追求效益,具有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工作者对银企对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仅仅把对账工作视为一种基本会计措施,并未将对账工作上升到检测风险的手段的高度。在一些银行工作者看来,对账中心仅仅为银行的一个成本部门,并无法带给银行效益,因此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对账工作。此外,还有一些客户认为只要账目平账就说明企业账目准确无误,在他们看来,对账工作属于银行的工作,因资金到账具有一定的时间差,企业也就没有必要与银行进行对账,这就造成许多对账单不能收回。实际上这些观念均有失偏颇,因为从风险角度分析,降低了风险就意味着为企业带来效益。

3银企对账缺乏系统、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

对账过程没有一套系统的风险监控机制,易于出现一定的操作风险。银行在和企业对账中的打印对账单工作,对账人员和记账人员具有兼岗行为;在回收客户对账单环节,未配置专人负责。在上述的打印以及回收流程等方面,缺乏全面的风险控制机制,这样就非常易于埋下相应的风险隐患。

4对不符账目缺乏足够的追查处理措施

对银企对账过程中发现与账目不符情况的处理方面缺乏足够的力度,许多企业在利用银企对账时找出余额不符问题以后,并没有主动和银行进行对接,没有对相关账务进行查询以及调整,而是将其置之不理。同时还有部分银行在接到企业的对账单回执之后,并未认真核对企业填写的对账结果,就算是客户发现有不符的账务,向银行单位提出查询,一些经办人并没有对其进行配合,造成问题延缓,不能及时有效的将问题解决。

三、防范银企对账风险的对策

1切实维护好账目信息资料,完善银企对账管理模式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应该努力维护好客户信息资料。第一,应该与客户之间保持联系,通过定期更新以及定期检查的手段,将银企双方对账方法以及事项确定下来,并对顾客信息资料变更情况进行搜集,迅速对其进行更新,使其不断完善。第二,应该积极创新银企对账的工作模式。针对那些因银行工作者忽视而造成的负面结果,银行应该严格对相关工作者的责任进行追究。另一方面,对那些对账迅速及时,并能从中找出安全隐患或者使银行免于遭受损失的工作者,银行应该为其提供相应的奖励。第三,银行应该严格保证记账人员与对账人员两者不能兼岗,使其相互分离,也就是银行柜面业务工作人员不能进行对账工作,而对账人员同时不能展开柜面业务,该分离制度有助于短时间内发现诸多财务问题,最终能够为各种账目的准确性提供保证。

2积极与客户进行交流,努力宣传银企对账的重要性

第一,商业银行应该充分激发各营业网点以及员工对宣传工作的主动性,有效利用各种宣传途径,通过派发传单、上门宣传以及柜面宣传等多种渠道,对银企对账的作用进行宣传。第二,应该努力做好对企业管理层、财务工作者等方面的银企对账知识的宣传以及解释等工作,努力把银企对账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到企业内部,通过这种方式使企业充分认识到银企对账的作用。利用宣传方式,使顾客对及时对账的认知度能够显著增强,使顾客能够养成认真核查账务、迅速进行对账、正确填写对账单回执、严格执行对账制度的行为,积极对银行对账活动进行配合,同时还能够及时对对账回执进行反馈。

3严格账户管理,努力将银企对账效率提高

严格对账户进行管理,努力实现银企对账效率的提高,这对银企双方之间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所以商业银行十分重视账户管理工作。对于银行来说,其加强账户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应该根据各种账户的使用情况对其分类,并及时的甄别以及审定那些长时间不动户,对那些长期不动户以及零余额账户进行二次营销,从而使那些无效账户的资源占用得到减少。第二,应该对电子以及信息等高科技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利用,对银行对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如选择网上银行对账的方式,并能正确地使用其进行对账,就能有效降低银行对账的成本,从而使对账效率得到提高。第三,银行应该高度关注那些没有到达的账款,适时查询未达账款状况,积极探寻其未达根由,并积极协助企业对记账凭证进行调阅,及时合理的调整账户,从而为未达账款的安全及时到账提供保障。

4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为银企对账质量提供保障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应该首先要按照账户的各种类型,通过差异性的对账方式开展工作。针对重点账户应该通过银行相应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对账中心人员利用当面对账、上门对账、以及直接送达等形式,对诸多案件的发生进行防范。针对一般的账户,应该按照顾客的个人意愿,让他们自由选择对账的方式,最终为各种类型的账目准确及时对账提供保障。其次应该对正确使用网上银行等电子对账方式、合理有效填写对账单的方法等对客户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特别是企业财务章以及人名章的有效填写等方面,努力使客户填写对账单涉及内容的准确程度提高,使各种对账方式得以顺利实施,最终为银企对账单的正确有效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白雪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09(1)

[2]苗延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J]河北金融,2006(5)

[3]董婧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6)

[4]阴静夷,郑振,李莉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9)

[5]严锦伟商业银行银企对账的思考[J] 金融会计,2004(3)

[6]毛建华浅谈商业银行银企对账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 时代金融,2009(8)

[7]陈论银企对账在金融风险防范中的作用[J] 金融经济,2007(2)

[8]蒋玉光,闫军防范银企对账风险-基于集中对账管理模式的优劣势的理论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1(11)

[9]李瑞红银企对账中的风险需引起关注[J]贵州农村金融,2010(4)

[10]徐杰朝阳邮储银行西街支行银企对账优化项目的风险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上一篇:基于“三维本质”视角的股权激励财富效应研究 下一篇:金融支持湖南文化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