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事后监督长效机制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8-06 07:34:26

构建事后监督长效机制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以确保会计资金安全为重点,以提升核算质量,突出监督效能为目标,在模式创新、手段改进、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事后监督长效机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三个机制,提高监督质效

由于事后监督没有现成的工作经验可以借鉴,监督手段、监督模式比较原始。为此,事后监督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建立会计核算纠错机制,杜绝屡查屡犯

为切底解决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屡查屡犯问题,充分利用内审、事后监督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成果,中支建立了会计核算差错屡查屡犯纠错机制。一是对屡查屡犯问题的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二是对事后监督所发现的各种问题以《人行湘西州中心支行会计基础工作差错通报》专刊定期通报;三是成立整改督办工作组,落实事后监督部门所查出的问题的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到位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四是建立会计核算差错风险评价制度,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定期进行分析研究和风险评估。

2、建立流动监督机制,实现风险监督前移

事后监督中心率先在全辖制定和实施了流动监督办法,中支党委授权事后监督中心对被监督部门的风险环节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地事前、事中检查,实行风险监督前移。通过建立“流动监督登记簿”和“望、闻、问、记”等手段,对一些涉及资金风险点和重大会计事项的核算业务进行重点监督和记录,对前台会计核算过程的合规性和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3、建立长假监督机制,确保监督“无缝”连接

为保证会计核算事后监督的及时有效,2007年,中支出台了《长假连续监督制度》,规定每年的春节、五一、国庆等时间较长的国家法定假日作为长假连续监督日,对会计核算部门假日前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连续监督。长假监督的重点环节:一是兼岗的合规性。被监督部门将长假前工作日会计要害岗位人员变动情况报送事后监督中心备案。事后监督部门重点检查临时顶岗人员是否符合兼岗要求,操作代码、口令、印章等使用是否合规,业务交接登记簿和重要物品保管登记簿登记是否及时、完整,监交手续是否合规等;二是账务核对的准确性。要求被监督部门在长假前一工作日,与相关部门进行现场“面对面”对账。重点检查对账双方对账行为、对账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重要事项的风险性。主要核实重要空白凭证账、实、簿相符情况;暂收、暂付款项科目挂账、解挂处理情况;同城票据交换过渡使用情况;内外账务核对相符情况;操作员密码口令管理是否严密、权限设置是否符合业务要求等;四是及时监督长假前的核算业务。事后监督人员于长假当日接收被监督部门移交的会计资料,当日进行系统监督,确保监督的时效性。

(二)搭建三个平台,确保资金安全

事后监督中心通过专设再监督岗位、专人复审监督资料,积极开展委托监督,有效保证日常监督质量,规避了监督风险。近年来,再监督人员共查阅会计凭证、账表清单18790余张,勾对支付往来账务5700余笔,实施委托监督4次,通过现场查验核算网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日常操作合规情况,发现各类问题27处,发出“事后监督通知书”6份、“风险预警提示书”5份。

1、搭建“大监督”平台,提升监督合力

事后监督中心与内审、纪检等部门联合不定期对被监督部门执行内控制度、风险防范等事项进行专项现场监督检查,有效形成了“大监督”格局,确保了再监督的效果。一是搭建大监督平台。确立以纪检监察、内审、事后监督为主体的大监督机制;二是完善例会制度。各监督部门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明确各自工作要求和角色定位;三是实行分级防控,确保资金安全;四是统一监督标准,规范监督行为;五是强化考核,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2、搭建“再监督”平台,提升监督水平

一是合理设置监督岗位,明确业务监督标准和规范。按照业务监督内容分别设置专职支行业务监督岗、营业室与发行业务监督岗、本级国库业务监督岗。二是制定了岗位相互制约复审监督的条件和要求,按照岗位相互制约原则实行立体交叉监督复审。三是实行监督质量评析管理。制定了《湘西州中心支行事后监督质量检查与评析办法》,由监督主管按月对监督人员进行监督质量检查及评点,形成监督员审核、再监督复查、监督主管检查的三级监督流程,确保了监督质量,提高了监督水平。

3、搭建“委托监督”平台,提升监督手段

为改进监督手段,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控制和防范会计核算风险,促进全辖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中支建立了《委托监督管理制度》。委托支行会计核算部门对事后监督中心在日常监督工作中无法监督到位的支行会计核算操作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委托监督的重点环节是会计内控制度管理,如:岗位设置及人员管理;操作员代码、口令及操作权限设置和管理;重要空白凭证保管和使用;各种业务印章、个人名章的保管使用;各类登记簿的设置及登记;各类卡片的管理等内容。

(三)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监督效果

湘西州中支制定了《湘西州中支会计核算质量考核评比暂行办法》,对被监督部门的会计核算质量实施现场与非现场监督考核,按季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按年进行考核结果的评比,确保了事后监督手段从内部管理扩展到被监督部门的外部管理,更好地履行了监督工作职责。

二、主要成效

(一)化解了监督风险、提高了监督质效

长假监督制度的有效实施,堵住了长假期间监督环节的“死角”。弥补了长假滞后监督的风险隐患。从2007年5月1日开始,到2009年5月1日两年时间、8个长假节日内,共签收、监督会计凭证及附件6760张,监督账表及清单1200多张,审核已使用重要空白凭证376份,大额支付往来632笔,同城清算400多笔,会计主管授权书57份,发现核算业务差错12笔。

流动监督办法的实施使事后监督关口得到前移,从而有效克服了事后监督时滞弊端,消除了监督盲区,防范了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风险,拓展了监督业务范围和监督视野,提高了监督主管的综合能力。由于流动监督强化了对前台工作流程的监控。加强了事中控制,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监督人员及时与业务人员沟通,使得前台操作更加规范,工作责任感和风险防范意识显著增强。

(二)拓展了监督人员业务知识,提高了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优化监督环境,促进监督成果有效转化,增强了共同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为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确保资金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是提高了监督人员素质,确保了监督质量和效果。通过建立事后监督的再监督机制,实行监督质量的三级监督和评析管理,规范了各个监督岗位的操作标准,杜绝了内部监督人员因碍于情面监督不到位及监督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监督质量。

(三)考核机制的建立,为转化监督成果、提高核算质量提供了保证

通过建立对被监督部门的会计核算质量考核机制,调动了会计核算部门参与竞争、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的积极性,严格的检查、考核制度促使了会计差错得以及时发现和整改。同时解决了内部同级监督动力和约束手段不足的问题,会计核算差错明显减少。2008年,事后监督中心对营业室、国库科、5个县支行共计下发差错通书42笔,比2007年减少了50笔、下降54.3%。会计差错率为0.05%,比2007年度减少0.11%,全辖会计核算工作水平有了整体提高。

三、工作建议

(一)健全组织管理体系,规范事后监督业务管理

事后监督部门从理论上彰显其独立性,但对指导的渠道和方式却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建议上级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建立健全事后监督组织管理机构,建立事后监督统一规范的监督标准体系。

(二)提升监督管理模式,实施风险监督前移

目前的同级内部监督易导致监督动力和对事后监督的重视程度不足,监督难以有效防范资金风险。建议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操作规程》,相关部门制定切合实际的事后监督操作流程,改变现有的监督管理模式,实施风险监督和重点监督关口前移,形成较为完善的“大监督”、“大会计”管理格局。

(三)创新监督手段,建立健全事后监督核算系统

目前,事后监督只实现了与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ABS)日终后的网络导出电算化监督,国库会计核算监督和发行业务监督还没有建立现代化的监督系统,监督手段仍然停留在手工状态或半手工状态,受监督力量、人员素质和监督水平的制约,监督不到位现象经常发生。建议尽快开发统一的国库事后监督管理系统和事后监督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同时完善好现行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事后监督系统》,通过系统自动完成监督信息匹配效验、预警监测和风险评估管理,自动生成事后监督工作日志、业务量统计、事后监督通知书、差错整改情况反馈等资料档案,为相关部门进行会计检查和考核提供便利和依据,从而实现监督成果的充分利用和转化,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当好参谋。

上一篇:县域金融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问题及... 下一篇:浅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