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路径分析

时间:2022-08-06 04:56:19

流行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路径分析

摘要:现代文化视野的发展大环境下,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方式,越来越成为当代青年的心理追求和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享受。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因素的教学,将流行音乐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创设适合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审美发展的需要,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本文旨在从流行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概述流行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路径融入的重要性,从多方面探讨流行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路径的方式,更好的服务学生的素质提升需要。

关键词:流行音乐教学 素质教育 路径分析

流行音乐演唱作为一种紧扣时代脉搏。能迎合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享受。尤其是在青少年学生中更加深受欢迎。既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不同的演唱技巧。在教学中既要注重不同教学方式的运用,也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不同场景的教学。整体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欣赏水平。

一、简述流行音乐教学存在的现状

1.教学形式单一

在流行音乐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可能在教学时单纯采取学唱的方式。让学生在旋律中学到流行音乐的歌唱。机械的掌握了一首歌的歌词、旋律以及对歌手的个人崇拜等一些内容,没有进行流行音乐的流行因素分析、对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以及作品的时代元素没有进行深入的引导。让学生蛮目的学会一首歌。不能形成长时间的艺术魅力,造成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尤其是一些学生养成不好的演唱习惯,减少对流行音乐的知识掌握。

2.不能不注重教学效果

在流行音乐的教学中。往往忽视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在音乐知识的运用上,没有形成全面化的技巧。都是随随便便抓一大把最近相当走红传唱度很高的歌手,比如周杰伦,林俊杰,陶喆等等,其实,在教学中,只是对明星的一种个人崇拜。并没有深入研究这些流行歌曲的演奏技巧,其实这些歌曲都是一些相对较难的,譬如周杰伦在《发如雪》里面高音的高度甚至比帕瓦罗蒂还要高,因此,流行歌曲的演唱需要学习。如果仅仅还停留在“自然声区。不足一个八度”的层次,而是要更深层次的融入学生与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

二、分析流行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融入的重要性

1.提升音乐创造力

在流行音乐教学中,既注重对流行音乐的教学指导。又融入素质教育模式的运用。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感受艺术魅力。将流行音乐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表达出来。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网络鉴赏、自我弹唱等方式。形成流行音乐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知识全面化,更好的服务学生音乐知识与演唱的需要。

2.拓宽音乐欣赏视野

流行音乐具有丰富的、美的感受。是音乐欣赏中不可缺少的素材,因此。在流行音乐的教学中,通过对流行音乐的旋律引导。形成优美的艺术环境。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到流行音乐的丰富内涵。形成一种自我创作、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演唱的好习惯。同时。通过流行音乐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内在的真实美。迎合学生追赶潮流的心理特征,呈现出以往的音乐音乐形式所不具备的艺术价值,让学生在流行音乐教学中增长见识,学到知识。

3.增强课堂的艺术吸引力

在流行音乐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掌握。让音乐课堂重新发挥出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也不再是音乐资源的垄断者和规定者。而是成为了学生音乐资源利用的指导者、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通过流行音乐的引入。在教师的认真筛选和指导下,让学生去欣赏和学习他们所喜欢的音乐。学生自然就会重新回到热情积极上课的态度中来,\教师也会重新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样,可以丰富流行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增强流行音乐教学的艺术魅力。

三、探讨流行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路径的方式

1.导入教学的技巧运用

在流行音乐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通过对时代流行的音乐元素进行整理。采用合理的方式。并结合流行音乐教学的目标与实际内容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流行音乐的轻松教学氛围,可以从流行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引入。也可以从流行音乐的明星阵容进行导入,还可以从生活化的音乐场景进行导入。通过丰富多彩的导入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流行音乐演唱的快乐以及与身心相符合的完美状态。譬如,可以结合奥运会的活动开展,教学《北京欢迎你》:也可以让学生在推荐优秀歌曲之后。让学生聆听。养成欣赏流行音乐的习惯。通过组织学生集体观摩形式、流行音乐演唱比赛等方式,更好的促进学生的音乐素质。

2.情感元素的融入

在流行音乐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情感流露都能充分体现出来。通过不同主题的流行歌曲的主题元素,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意识和态度,去除学生心中的焦虑、郁积的不满、愤怒、悲伤等诸多情感,采取通俗易懂,简单易学的唱法,让学生乐于接受。譬如,可以将周华健的《朋友》《真心英雄》,周杰伦的《蜗牛》,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等等,这些优秀的流行歌曲对学生人生观的确立和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效益,因此,可以在教学中采取随意哼唱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内心情感。并结合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全盘吸收流行音乐。

3.流行作品的筛选

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流行音乐作品的筛选,对于艺术性和思想性较高的作品。要大开绿灯:对于内容粗俗,甚至不健康的作品,要予以坚决地抵制。对众多的流行歌曲,予以辩证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可能多地发挥他们的正面教育功能。对于那些内容粗俗、带有消极和颓废性质的歌曲,要予以坚决地抵制。可以从旋律、音响、色彩、和声等多方面来衡量所要挑选的作品的音乐性。同时更应展现流行音乐风格多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结语

在流行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融入,采取素质教学的方式。充分认识到流行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意义,明确教学目标,做好作品的筛选工作,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对流行音乐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更好的发挥流行音乐教学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顾元成.浅谈流行音乐演唱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6,(01).

[2]王琴琴.文化素质课《英文歌曲欣赏》与英语教学[J].大学时代(B版),2006,(06).

[3]解晓静.试析新时期大众音乐中女性意识的形成与社会环境[J].中国音乐学,2007,(01).

[4]李智萍.谈当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06).

作者简介:

杨雪(1981--),女,辽宁沈阳人,海口经济学院声乐教师,助教,主要从事流行演唱教学。

上一篇:古典文化与人生历练的完美结合 下一篇:关于学前音乐教育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