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课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

时间:2022-08-06 03:43:54

在体育课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

(东阿县实验小学山东聊城25220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

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迅猛推进,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培养,

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改变“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的传统

、单一教学模式,而构建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模仿、实贱、创新、合作交流与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机制;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法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成为一个主动、富有个性的主

体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重要性

,以及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一、培养探究意识的重要性

探究意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

生思维和认知活动中占重要地位。

1.教育改革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以教为中心,

围绕教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说你练,我做你看,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与能力

的发展,明显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今

天,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作为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更应该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思和实践能力。

2.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实践、探究的过程,而青少年儿童一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提问题

,乐于探究的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抓住练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探究

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从而发展学生求异思维,使学生

在活动中敢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能发展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探究意识的培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都是带着富疑惑与问题去参与的。他们在接受教学任务时,带有挑战性和刺激性,可以突破常规思维

模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的学练中,能积极主动,大胆创新,敢于设想、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

,形成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的平台。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能从这样的学习、思考、探索里获得积极愉快的

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使他们充分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得到发

挥,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二、培养探究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对事物的好奇心,产

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是培养探究意识的开始。在教学中尤其是新授课,教师要结合教材,善于提出问题,运

用多种多样,求变求新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为此,教师可充分利

用场地、器材、图像、音乐、挂图等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提问、启发,为学生提供设疑、思考的机会,力

求使学生每上一节课,每学一个内容,都有新的感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

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明显的学习目标进入探究过程。

例如:在上投掷课时,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报纸,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比一比,把报纸做成什

么样的形状投远,用什么样的方法投的远等。再如低年级学习前滚翻时,让学生在观看球和方块的演示,

比较是球滚的快还是方块滚的快,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找出了答案,做出正确的动作。通过设疑定标,激发

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也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打下了基础。2.注重引导,启发探究

培养探究意识要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置现出多向发散性的思维状态,自主加信息,大胆设

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表现自我,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发现问题、分折问题、解决问题

的方法。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挖掘

教材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求异,充分发挥

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学习呼拉圈的动作,教师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其它的练习方法吗?用它

还能做什么等等。有的学生用腿转、有的用脖子转、有的用手转,还有的学生滚动、摆五环造型等很多练

习方法。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就养成多问的习惯,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

3.自主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

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要充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

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要启发、诱导和鼓励学生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自己确定研究方法,自己收集相关材料,自己进行观察、思考、操作、实验,并尝试着解决问题。

例如:在压腿练习时,可以利用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启发学生创造不同方式的压腿动作。学

生通过观察,开动脑筋,创造很多的方法:弓步压腿、侧压腿、台阶上压腿、两人互相帮助的压腿等。练

习中,由于学生运用自己创造的方式练习,感到新奇有趣,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

激发。

4.合作学习探究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教学

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能够强化师生、生生之间

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或角色互换,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

度与责任心。在知识共享的时候,集体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形成合作机制,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例如:游戏“踏石过河”,首先分发给学生踏板,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选出小组长,教师只

讲解游戏的规则,让学生开动脑筋,设计不同的方法过河。学生在设计中思考:什么方法最快?应该怎样

互相帮助才能完成游戏?接着各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法去实践和练习。在游戏比赛完后,教师要引导学

生思考:为什么那个小组速度快?他们的方法好在那?让大家讨论总结,最后找出最佳过河方法。在实践

中,教师可以参与到游戏中或角色进行互换,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团结合作,形成整体,发挥集体的力

量完成游戏,教育学生明白“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大”的道理,理解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合作练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创造更大的自我

表现的空间,提供更多样的自我发展的方式,凝聚集体的智慧,利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学习效率高,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时代潮流的需要。它能培养学生动

脑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的理解与掌握,

有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最

大限度的发展。让学生掌握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终身发展打好了坚实

的基础。

上一篇:浅谈美术活动对小学低段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下一篇:浅谈音乐课堂的 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