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时间:2022-08-06 03:40:07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摘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求异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实践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力争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提升;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针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鼓励学生求异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社会性、时代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重要。课程标准强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求异质疑,大胆创新。但有些教师为了树立师道尊严,给课堂教学制定了许多条条框框,使思想品德课戏称为“催眠课”。古人云: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鼓励学生求异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1、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有绝对的话语权优势。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想说的、该说的话都讲完了,学生连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都没有。怪不得有些教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做,是对学生敢想敢说、求异质疑精神的鼓励。为了做到尊重学生话语权,首先,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插嘴。学生插嘴往往说明他在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说明他有疑惑。如果压制或者“忽视”学生插嘴,学生的创新激情就有可能被教师的“冷漠”浇灭了。只有采取这种宽容的态度,学生求异质疑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其次,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高职学生回答问题的逻辑性不是很严密,语言组织能力也不是很强,表达不完整。作为教师,一定要耐着性子听他的发言,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鼓励,即使有些学生的回答偏离了主题,或者观点极端,也要耐心引导。再次,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还表现在对学生的自言自语,私下议论要放在心上,以便及时捕捉他们的思维动向。

2、引入多元评价标准,寻找学生创新亮点

学生就像多棱宝石,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都能发出璀璨的光芒。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的成长风格,正确认识学生的长处,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成长中,以自己的特长和突出才能创造出色的人生。

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他们的言行,不仅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关注他们课外表现,注重采用多元评价标准,用心挖掘他们身上的亮点和创新潜能。有些学生比较好动,肢体语言丰富,就把课堂情境表演的机会留给他。如班上有个学生是个热心肠,爱管班级“闲事”,就委任他为老师的“助学”,让他帮老师做一些管理工作,他积极性很高,在管理中,出了好多点子。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亮点,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掘并放大这些亮点,学生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校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创新潜能。

二、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具备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就能够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1、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分析问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如在教学思想品德有关中国资源、人口问题时,让学生讨论这样一道题目:下面示意图说明了什么?人——从——众,森——林——木。许多学生回答道:由于人口增长,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减少,仅此而已。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表象的特征,而没有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不能由表及里。可以这样给学生进行引导分析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正不断减少,我们应从一个人看到整个人类社会,从一种资源看到整个自然资源,从人到树的关系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样引导使学生对问题能够从层次上加以把握,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维,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创的想法见解。例如:在与学生探讨一次性塑料袋的危害时,老师问学生:“国家应该怎么办?”有一位学生答道:“国家应该禁止使用一次性物品!”此言一出,有些学生就议论开了,似乎感到这个观点不正确,可又不知怎么反驳,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加入国家禁止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或不便?”这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上月得了甲型H1N1流感,在医院里输液,用的都是一次性输液袋,如果禁止使用,岂不会有交叉感染的危险?”老师表扬了他能逆向思维,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看问题会更加全面。

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品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仅靠教材现有的东西作为我们认识、了解社会的窗口和渠道,这远不能满足高职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面向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

如学生由于平时学习紧张,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少,即便参与也是被动的,感触不深,可以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各种校园活动,甚至校外活动,如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校外有一条小河,两岸桃红柳绿,但河水浑浊,学习了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后,老师要求学生就这方面的内容策划组织一次校园主题活动,学生们很快策划了主题为“护我校河,净我心灵”的主题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有主题签名活动、环保知识展览、招募护河志愿者等活动。出乎许多老师的料想。这些活动实实在在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某一门学科的任务,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关注,为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作者简介:

王雪松(1975—),女,汉族,湖北黄石人,助讲,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思想品德教学工作。

上一篇: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下一篇:浅议思维的性质对观察的制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