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8-06 03:30:03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 要 教育是创新的源动力,创新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它有赖于各科课堂教学的训练和强化。本文就此略谈在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些体会与做法。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英语课堂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33.4 文献标识码:A

Cultivate Creative Thinking in Junior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JIN Weili

(Zhejiang Shangyu Xietang Middle School, Shangyu, Zhejiang 312369)

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power source of innov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required by innovation i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t depends on the tr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subj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som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to cultivate creative thinking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reading instruction.

Key words creative thinking; English class; reading teaching

中学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四会”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部分。教学的总质量就在于“四会”的总水平。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都知道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一教学要素。随着教学时间的慢慢推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读的数量与技能也随之增加与提高,因为语言学科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更是运用此工具去获得更多知识的媒体。因而英语阅读教学在中学后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阅读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实现知识的创新思维。

1 注重激趣激疑,激发创新思维

开新课时,精心设计导入语,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如果学生对教师的阅读材料背景介绍产生了兴趣,或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或受教师和同学阅读情绪的影响等等,都能使他们进入高效阅读状态。从而让学生自觉地进入阅读天地,主动阅读。在阅读中寻求他人的方法、对照自己的方法。唯是如此,学生才可能思而有得,对阅读材料作出较为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评价。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思想和人生价值观有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2 重视发散求异,启发创新思维

求异是创新性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敢于提新立异,敢于争论,拓宽了创新空间。中学阶段的阅读课内容丰富,有趣。涉及历史传说故事、人物传记、运动、休闲、学习、旅游等。每每学习这些内容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作自创性的复述,多用自己的话语自由发挥,形式不拘一格。学习Li Yundi,a well-known Chinese pianist后,让学生不仅复述他的人生经历,还对他进行评价,同时表达自己的理解,看法和抱负。如学了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单元中的school trip 和a yard sale后,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各自的旅游、假日趣事和义卖活动等的体验。学了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单元后,课后组织学生们回家自己制作各种milk shakes和sandwiches课堂上再来一起交流制作的体会和感受等等。只要学生想说的,都可在其中评析、探讨。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说话,并不在于内容是否全面,思想是否深刻、正确、独到,更重要的是在交流过程中畅所欲言的创新思维。

3 组织课文表演,活跃创新思维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学科,只有学以致用,才能使语言成为交际的工具。然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没有英语学生实践交际的条件,没有能经常运用英语的语言情境和机会。如果将阅读课文进行表演,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着把一些课文改编,加工成简练的、有情节的、有趣味的小品或情景剧。如九年级Unit 12关于各国礼仪风俗的话题后,请学生模仿表演日本、法国、韩国等国的餐桌礼仪;再如九年级Unit8 Section B中的bike boy Jimmy可改编成一个新闻采访的系列报道故事等等。这些情节充满奇趣,且同学参与很广,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配上简单的道具,他们兴趣倍增,为枯燥的阅读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加上他们自编的言语、恰当的动作及表情,无不体现学习者积极活跃的创新思维。

4 结合泛读方式,训练创新思维

中学英语教学普遍状况是三有三无或三紧三松。朗读、精读、课内读不但有,而且抓得紧;默读、泛读、课外读基本没有且放得松。要落实英语教学大纲关于“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要求,必须实现他们彼此的结合。而其中泛读则是阅读教学中薄弱一环。因为泛读还具有广泛、大量、快速的特征。泛读首先是让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个性,它使英语教学更广泛地调动学生兴趣、情态、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

中学英语教学中,泛读是教学计划内容之一,在课时安排上要有所保证。因此泛读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与课文、句型、语法、词汇教学的联系。应把课本里的泛读材料最先列入计划。从八年级下开始,每个单元后会有一篇阅读材料,这是很好的泛读材料。另外也要从课本外选择大量补充材料。如:①Easy English Readers Stage One;②Oxford English Pictures Readers Grade One;③《学英语》报等, 提供给学生阅读。此项工作要有计划、系统、持续性,方可达到训练的目的。

5 设计同步写作,巩固创新思维

通过阅读获取材料信息,是阅读课要实现的目标。而如何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又加入学生的创新思维?那就要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利用这些相关话题的大量素材,设计一些适当的同步写作活动。九年级是训练写作的关键年。学了Unit 10的愚人节小故事后,让学生讲述自己或别人的愚人节经历,自由取材;学了Unit 12 的各国风俗礼仪后,请学生综合本单元的内容写写其他国家和我们中国的风俗礼仪的异同之处。在学生经常且不断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学会了表述自己的思想,与此同时,促成和巩固学生的创新思维。

设计同步写作,要求做到小而精。既要考虑所写内容与本单元话题的联系,又要考虑所写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确定要点,运用相关词、短语、句型和语法规则,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以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展示同步的阅读材料。

6 结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广大教师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取得成效。教师应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的优势,让创新思维时时飞扬在我们的课堂。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深刻道理,为实现素质教育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牛长清.英语课文剧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英语学习,2000(5).

[3] 潘玉兰,马永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小议.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4).

[4] 田娟.浅谈牛津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教学参考,2010(31).

[5] 赵长顺.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08(25).

上一篇:英汉动物成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下一篇:定语从句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