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作文之审题指导

时间:2022-08-06 01:44:18

高考命题作文之审题指导

很多同学们认为命题作文不用审题,也没有审题难度,其实不然。在命题者那里,任何形式的命题都有它的设题障碍,都要有它的难度,所以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命题作文也要审题,也需要准确把握题意。只有准确把握了题意,才能正确地立意;只有正确地立意,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审题是写作的关键所在,是一把打开高分之门的金钥匙。从某种程度上说,题意是命题者的强制性要求,一个文题,无论文字多少,都包含命题人的写作要求。命题作文尽管有标题,也有它的内在要求,并非漫无边际地要考生写作开去,需要我们抓住文题的题眼,

才能准确立意。下面笔者把命题作文分成三种类型来介绍一些审题方法。

一、词语型标题

所给标题是一个词语,如“安”“忙”“包容”“愿景”“肩膀”“季节”“坚强”“他们”等等。这类文题一般来说较为宽泛,有时却让考生无从下笔,不知从何写起。如何才能抓住题眼,准确立意,需要我们在这个词语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一个限制词,从而明确范围,锁定题眼,准确立意。

例1.2008年四川卷作文题目:坚强

分析:第一,在“坚强”前加限制词。谁坚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亲人、朋友;是废墟下坚强的生命,也可以是面对灾情年近七十数夜未眠的温总理;是汶川人民,也可以是大灾面前不屈的中华民族。这样就把“坚强”具体化了,就有了写作的材料。

第二,在“坚强”后加限制词,坚强是什么?坚强是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坚强是200个小时后仍能生存下来的生命,坚强是为救灾民在5000米高空纵身一跃的伞兵,坚强是强忍失去七位亲人的悲痛仍旧战斗在一线的民政局长。“坚强”也是一种爱:坚强是华益慰在自己腰椎骨折的情况下仍旧坚持做手术12小时的境界,坚强是残疾乞丐为灾区捐的那一张张皱巴巴的毛票,坚强是在灾难来临时老师为救学生而伸开的双臂。“坚强”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希望,是成功的根本所在。

审清了以上两个问题,即“谁坚强”“坚强是什么”,这样就抓住了题眼,立意的范围和重点也就明确了,同时写作的材料也就有了。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坚强

四川考生

真正喊着坚强的,是因为他内心虚弱;内心真正坚强的,他从来不喊叫出来。坚强,是直击厄运的重拳,是决不低下的头颅,是哭过喊过依然相信未来的坚定。

他是一个沉默的四川汉子,无情的地震夺去了他十五位亲人。他一直坚守在抢救的最前线,一干就是几十天。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那个还处于青春花季的少年,但是我们从他的眼中找不到痛,找不到沮丧的泪水。他知道,哭,没有用;人必须站立起来,在倒塌的废墟上重建幸福。

他们,还只是一群孩子。当灾难劈头盖脸砸下来时,他们没有像温室中的花朵那样轻言放弃。他们手拉着手,他们互相鼓励,他们在黑暗中唱起响亮的国歌。没有人告诉他们要怎么做,他们知道,当父母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必须昂起头让死神走开。这是留存在我们民族血液中因子,不用谁来传教,当灾难来临时,坚强迸发出华夏儿女的身体。

他,是一个国家的大管家,是一个已经六十六岁的老人。他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坐镇指挥。他安慰还在废墟中的孩子,他一路艰辛马不停蹄穿梭在灾难之间,为前线送去了问候和坚强。他掉过泪,他喊过话,他的嗓子都哑了,但是他没有停止,他用嘶哑的嗓音坚定地说: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他脸色凝重,他目光深邃,他是一个不知道什么叫屈服的老人。他站在山顶上,俯视满目疮痍的北川,无比坚定地说:我们要建设一个新北川!

这是史诗般的民族画卷:一个个在废墟下艰难生存下来的生命,不放弃最后一丝生的希望;一个个被截肢的孩子,脸上还带着微笑;一个个抢险救灾的士兵、医生、护士的打不倒的身躯。记住,你的身后站立着一群人,他们正用坚定不移的信念筑起新时代的长城!

翻开历史看一看吧,看看中国人的坚强:司马迁身心受辱驰骋笔墨,写下辉煌的历史巨著;嵇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弹琴仙逝;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慷慨就义!中华儿女奋起抵抗日寇,历经八年而最终高奏凯歌;列强围攻,中国长城不倒。这是一条长河,一条源源不断奔腾澎湃的河流;这是一座山脉,历经风欺雪压岿然挺立的珠穆朗玛。中国要告诉世界:我们战无不胜!无论是达赖的破坏,还是国外敌对势力的嚣张,我们都不怕,人们选择坚强!

华夏儿女从未被打败过,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坚强,是我们民族的图腾!坚强,是我们民族的名片!

分析:这篇作文,考生紧扣“坚强”这个主题,分别从谁坚强、坚强是什么(或坚强表现在什么方面)这两个角度来写。文章分别选取了几组人物,一位失去十五位亲人依然坚强工作的四川汉子,一群坚强的孩子,我们年迈的国家总理以及司马迁等历史人物。这现实和历史人物共同构成了文章的结构,一主一辅,浑然一体,很有表现力度。开头与结尾精彩的语言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二、短语型标题

标题以一个偏正、并列、动宾等结构的短语形式出现,如:“北京的符号”“诗意地生活”“好奇心”“人之常情”“一步与一生”, “留给明天”“谈意气”“怀想天空”“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等。这类文题,往往有或隐或显的中心词的限制,抓题眼,就是抓中心词。

例2.2008年浙江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斧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分析:第一步,找出隐含的中心词。“触摸都”或“感受乡村”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触摸”“感受”是中心词吗?它只是一个动作过程,没有表达出具体的内容,所以不是;“都市”“乡村”是吗?它只是一个地域概念,也不应该是。到此自然会觉得,我们会触摸都市的什么?感受乡村的什么?而这里的“什么”,才是要触摸的、感受的内容,也就是我们要找的题眼。这也是命题者所设的一个障碍。

第二步,明确限制。是谁触摸或感受,是你,是我,还是我们大家,当然这里都应该包括。

理解了文题的中心词,明确了内容限制,立意也就显而易见了。我们可以触摸都市的现代化文明程度:高大林立的楼群,宽阔的街道,先进的医疗和娱乐条件等现代化文明所带来一切便利;当然,我们也可以感受乡村的宁静,淳朴的乡俗,新鲜的空气,泥土的气息都让我们流连忘返。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感受乡村

浙江考生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分析:这位考生别出心裁,他所感受的不是乡村清新的空气,也不是绿油油的庄稼,更不是乡村的宁静;而是从乡村带给我们的苦痛谈起,正像作者说的那样我们应去“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这才是真实的乡村,这才是感受到的最真实的乡村。文章的语言犀利,说理透彻,结构紧密。

三、句子型标题

标题以一个句子形式命题。这个句子或直接就是一个观点,或隐寓一个观点。这个标题其实就是题旨,如“一枝一叶一世界”“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带着感动出发”“举手投足之间”“不要轻易说‘不’”等等。对观点型的文题,一般来说,较为容易一些,只需说透或暗示道理即可;对隐寓性的句子文题,则须把寓意转化为对应的观点。要想准确审读题意重在抓住句子或句中关键词多问“为什么”。

例3.2008年安徽卷考题: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分析:这个作文命题非常明了,谓语、宾语、宾补,尽管主语没有说出来,但已经是非常清楚了,就是我们或人们,这样成分齐全的句子命题似乎在审题上没有难度,其实不然。第一,为什么带着“感动”出发?因为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或我们这个民族,有着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方面,有着让我们为之流泪的方面,有着让我们为之而震撼的方面,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动。第二,为什么要“出发”?因为“感动”只是一种思维活动,“出发”是一种实际行动。我们要把感动――这种情绪性的内心活动变成一种行动,而不只是局限于内心的“感动”。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付诸行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有希望,才能有发展,才能变得更强大。

经过这一问,写作内容和范围都有了明确的方向,也不会偏题或跑题了。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带着感动出发

安徽考生

2008,历史会记下我们的真情和泪水。

2008,我们怀揣感动,在路上。

背负了多少年东亚病夫的耻辱啊!终于,奥运的圣火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星星般点燃,我们为这个古老的国度而自豪!

可是,晴天霹雳,汶川地震了!

自5月12日下午起,我们的泪水就不曾停止,感动不曾停止。

当天晚上,温总理就已经抵达四川,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电视屏幕上,我们看见一位年过六旬的大国总理,冒雨守在废墟前,他在和废墟里的孩子说话;防震棚里,他在给哭泣的孩子擦去泪水;网上流传着一新闻,说温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是啊,总理的泪水和灾区人民的泪水是流在一起的。大灾面前,总理和我们在一起!

16日,主席飞抵四川,成都机场上,两位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仿佛在传递信心,传递力量,传递意志。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在一起,所迸发的力量,足以感动这一片山河。

在大后方,人们自发组织各种募捐活动,残疾的乞丐在捐,敬老院的老人在捐,刚会走路的孩子伸出稚嫩的小手在捐,老艺术家将自己的养老金捐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我们的同胞在受难!学生们在夜色下的广场上,手捧蜡烛,为灾区人民祈福;平常时日,清净的庙宇里香火旺盛,信徒们一脸虔诚,为灾区祈福……这只为,我们的同胞在受难!一批批志愿者从四面八方向灾区起来,满载物资的货车正向灾区进发……

曾经多少回,我们感叹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多少回,我们用怀疑的目光审视身边的人。可是这一次,我们没有失望,我们重新找回了信仰。灾难面前,身为中国人,我们没有走开,我们拉紧了手,相互拥抱,相互擦泪。我们发现:我,还是深深地爱着这五星红旗,深深地爱着“中国”这两个大字!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唱了多少年的国歌,今天,又添了一番滋味――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所爆发的众志成城的凝聚力!

是啊,如有来生,我还愿意投生在中国,我还愿意和一群危难中选择生死不离的华夏人做血肉相连的同胞,我还愿意和他们一起承受灾难、享受荣光。

圣火依然在传递!在疼痛而坚强的这片土地上传递,擦干泪水,我们选择昂扬的姿态,奔赴向前。我们紧密团结,怀揣一个民族的感动,向着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向着共和国的吉祥盛世,出发!

分析:文章紧扣“感动”“出发”来写,把感动的豪情写得淋漓尽致。正如文章所言:感动是年过半百、日理万机的温总理的忙碌身影,是普通百姓的浓厚情感;是国歌一次次的升华;是圣火得以顺利的传递;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大难之后更加团结去开创美好的明天。读后人人都有一种感动的力量。

上一篇:《小河殇》阅读训练 下一篇:关于梦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