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蚜虫防治技术浅析

时间:2022-08-05 09:15:53

大豆蚜虫防治技术浅析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学者大多认为原产地是云贵高原一带。也有很多植物学家认为是由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衍生而来。现种植的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通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的。大豆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于1804年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在今天世界上许多地方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大豆蛋白质含量约为35%——40%,除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质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大豆中脂肪含量约为15%

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亚油酸高达50%,且消化率高,还含有较多磷脂。大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5%——30%,有一半是膳食纤维,其中棉籽糖和水苏糖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可引起腹胀。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磷、铁、钙,每100g大豆中分别含有磷571mg、铁11mg、和钙367mg,明显多于谷类。由于大豆中植酸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铁和锌等矿物元素的生物利用。大豆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B族维生素含量也比谷类多数倍,并含有一定数量的胡萝卜素和丰富的维生素E。

大豆蚜虫俗称腻虫,属同翅目,蚜科。有翅孤雌蚜,体长1.2——1.6mm,长椭圆形,头、胸黑色,额瘤不明显大豆蚜虫(3张),触角长1.1mm;腹部圆筒状,基部宽,黄绿色,腹管基半部灰色,端半部黑色,尾片圆锥形,具长毛7——10根,臀板末端钝圆,多毛。无翅孤雌蚜体长1.3——1.6mm,长椭圆形,黄色至黄绿色,腹部第1、7节有锥状钝圆形突起;额瘤不明显,触角短于躯体,第4、5节末端及第6节黑色,第6节鞭部为基部长的3——4倍,尾片圆锥状,具长毛7—10根,臀板具细毛。近年来,大豆蚜虫在我市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不但造成减产,还可造成大豆品质下降,商品价值降低,危害严重年份对大豆产量可造成严重影响。下面就大豆蚜虫防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及危害症状

无翅孤雌蚜体长1.3~1.6毫米,长椭圆形。黄色至黄绿色。有翅孤雌蚜体长1.2~1.6毫米,长椭圆形,头、胸黑色,黄绿色大豆蚜属于同翅目,蚜科。是大豆上的重要害虫,以成蚜和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受害严重的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叶片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豆粒百粒重降低,苗期发生严重时可使整个植株死亡。大发生年份,不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30%,重者减产达50%以上,该虫还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

二、生活习性

大豆蚜虫在黑龙江省以卵在鼠李的枝条或者缝隙间越冬。大豆蚜迁入大豆田后第一代全部产生无翅蚜,第二代有些个体可产生有翅蚜,扩大蔓延,造成大豆蚜在大豆田点片发生。一般6月中旬后在田间见到有翅蚜,大豆蚜虫大量产生有翅蚜后,即在豆田扩散迁飞。此后蚜量急剧上升,田间发生较为普遍,到7月中旬可再次大量产生有翅蚜,迅速扩散后,单株蚜量剧增,如条件适宜常造成严重危害。一般年份从7月底到8月间,由于大豆植株生长点停止生长,气温较高或雨量较大,以及天敌数量增多,蚜虫种群数量日渐消退。8月末至9月初产生有翅母蚜飞回越冬寄主上,并胎生无翅型产卵雌蚜;另一部分在大豆上胎生有翅型雄蚜,飞回越冬寄主。

三、发生条件

大豆蚜的发生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如果雨水充足,鼠李生长旺盛,则蚜虫的成活率高,繁殖量大,反之则不利于成活和繁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大豆蚜盛发期,此时气温高,湿度适中,则有利大豆蚜繁殖,高温高湿对大豆蚜不利。

四、防治方法

当大豆蚜虫点片发生,田间有5%~10%植株卷叶,或有蚜株率超过50%,百株蚜量1500头以上时,可喷药进行防治。

1、3%啶虫脒(莫比朗、金世纪、阿达克等)乳油,每亩用量15~20毫升。根据近两年的试验、示范,3%啶虫脒乳油防治蚜虫具有防效好、持效期长、安全性高并可兼防红蜘蛛的优点,可作为目前防蚜首选药剂。

2、10%毗虫啉每亩用量30毫升。

3、在同时发生红蜘蛛的地块,以上药剂还可与1.8%阿维菌素(虫螨克)等药剂防治。

(作者单位:151134黑龙江省肇东市宣化乡人民政府)

上一篇:马铃薯营养失衡的解决方法 下一篇:黑龙江省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