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17 15:23:53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篇1

关键词 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安徽蒙城

中图分类号 S565.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049-01

1 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抗病、优质品种,如中黄13号、徐豆9号、徐豆12等。

2 适墒早播,合理密植

小麦收获后,为了抢季节,采取趁墒免耕播种。早播种,早出苗,有利于搭好丰产架子,是大豆增产的关键。墒情不足时先浇水后播种,最好在6月10日前播完,最迟不晚于6月15日。采用机械条播,宽窄行播种,宽行40cm,窄行20cm,既便于施肥、除草、打药、排灌等田间管理,又可利用边际优势通风透光,减轻后期湿害和病虫害,有利于壮苗,为获得高产创造条件。在保证发芽率和出苗数的基础上,大粒种子播种90~105kg/hm2,中小粒种子播75~90kg/hm2,播深3~4cm,留苗21~27万株/hm2。

3 肥水管理

据试验,每生产100kg大豆籽粒需吸收氮5.3~7.2kg,五氧化二磷1.0~1.8kg,氧化钾1.3~4.0kg,还需要一定的钙、硼、锰、钼、锌等。大豆除了根瘤菌提供30%~50%的氮外,主要从土壤中吸取,80%以上的养分是在开花至鼓粒期吸收的。大豆苗期主要依靠前茬作物的残肥生长,采取前茬重施磷肥、花期追施氮肥、生育后期根外喷肥的方法进行施肥。为促进根瘤菌的形成和生育期间正常生长,一般施优质农家肥45~60t/hm2或大豆复合专用肥300~375kg/hm2或磷肥375kg/hm2、氯化钾105~120kg/hm2、硫酸锌15~30kg/hm2。开花结荚期是大豆吸肥最多的时期,初花期一般追施尿素60~75kg/hm2,有良好的增产作用。长势差的要多施,长势健壮的应少施或不施。配合花期施氮肥,鼓粒期用磷酸二氢钾1.5kg/hm2、钼酸铵1.5kg/hm2(先用少量温水溶解),对水750kg均匀喷雾,一般喷施2次。大豆开花结荚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需水量最多,对水分特别敏感,遇干旱易落花、落荚,严重减产。如发现旱情,必须及时浇水。鼓粒中期(8月20日前后)如遇干旱也应灌鼓粒水,以水攻粒,提高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大豆高产。

4 田间管理

查苗:苗齐后顺垄查苗,对断垄在30cm以内的田地可在两端留双株,断垄在30cm以上的,应及时补种或苗期带水移栽。在2片对生真叶展开后至第1片复叶完全展开前,按照株距要求进行人工间苗,应剔除疙瘩苗、小苗、病苗和杂苗,间定苗最好一次性完成,苗株距保持10~15cm。始花期前后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0g/hm2或大豆矮丰600~750g/hm2对水600~750kg喷雾封顶,降低株高,缩短节间长度,增加粗度,以达到防止倒伏、增花保荚和增加产量的目的。

5 病虫草害防治

大豆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锈病、灰斑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玉米螟、食心虫、豆荚螟等,一旦发生,要及时防治。大豆初花期,易发生锈病、枯萎病、叶斑病、病毒病,可用1.5%植病灵加50%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锌500~600倍液喷雾防治。大豆蚜虫可用10%蚜虱净或3%啶虫脒2 000倍液喷雾防治。豆天娥在3龄前,用2.5%敌杀死2 000倍液或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1%阿维菌素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于8月20日前后用20%杀灭菊酯或48%毒丝蜱喷雾防治。豆荚螟于8月上旬幼虫发生盛期,用40%氧化乐果1 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阿维菌素喷雾防治。大豆播种后,墒情较好的田块,用90%禾耐斯600~750mL/hm2,对水450kg,进行芽前除草,效果很好。或用50%乙草胺1 500~2 100mL/hm2加48%广灭灵750mL/hm2对水450~600kg喷雾,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大豆出苗后禾本科杂草多的田块,在大豆2~4叶时,杂草2~5叶时用15%精稳杀得乳油600~1 050mL/hm2或12.5%盖草能乳油600~900mL/hm2或10%禾草克乳油900~1 500mL/hm2喷雾防除。阔叶杂草多的田块,在大豆1~3叶时,杂草3~4叶时,用25%虎威水剂600~750mL/hm2喷雾防除。2类杂草混生的田块可将虎威水剂与上述药剂任选1种混用,兼除2类杂草,对水600~750kg/hm2。

6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当茎和荚全部变黄,荚中籽粒与荚壁脱离,豆叶全部脱落,用手摇动植株有响声时,即为最佳收获期。当7%~10%叶片尚未落完,15%~20%的叶柄尚未脱落,此时是高蛋白大豆的最适宜收获期。中黄13号易炸粒,机收时要掌握好时间,一般在叶片全落、植株全黄后及时机收或在上午8~11时进行机收,以减少落粒,降低烂瓣率,保证光洁度,提高收益。

7 参考文献

[1] 何见,刘文秀.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8(7):33.

[2] 伍爱华.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8):80,83.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篇2

一、选地与整地。大豆对土壤类型适应性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更适宜高产。大豆对茬口要求十分严格。重茬或迎茬会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致使植株生长畸形,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因此要求选择生茬地或轮作三年以上的地块种植大豆。

二、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1、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是内因。要根据当地的白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地制宜种植。

2、精选种子用粒选机或人工剔除杂物、病斑子、虫食粒、秕粒或破碎粒,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豆种精选之后,还要测定粒重和进行发芽试验,以此作为计算播种量的依据。由于大豆种子不耐贮藏,比较容易丧失发芽力,所以播前一定要做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应达95%以上。

3、药物和钼酸铵拌种在脐螬等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情况下,播种前应进行药剂拌种。为了增产可用钼酸铵40g,溶解在1.4-2.0kg水中,用喷雾器喷在10kg种子上,边喷边拌,务求均匀,拌后阴干即可播种。如种子既拌药又拌钼酸铵,应先拌钼酸铵,阴干后再拌药粉。

4、机械化精量播种

东北春大豆产区4月下旬到5月上旬开始播种,黄淮海夏大豆产区6月上中旬播种,地膜大豆可适当提前播种。东北地区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3-5cm。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一般60cm小垄种2行、90-105cm大垄种4行,小行距12cm左右,每公顷密度加大到37.5万-45万株,增产15%-20%。

三、合理密度

种植密度与产量有密切关系。所谓合理密植是指在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使群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体也得到充分发育;使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一个适宜的密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简单地讲“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品种:品种的繁茂程度,如植株高度、分枝多少、叶片大小等与密度的关系密切。凡植株高大、分枝较多,株型开展,大叶型品种,种植密度宜小;植株矮小,繁茂性差的品种,或植株虽较高,但分枝少,株型收敛的品种,宜采川较大的密度。

(2)肥水条件:同一品种在肥水条件较好时,植株生长繁茂,密度宜小;反之,肥水条件差,密度应较大。试验表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有密切关系。

四、种植方式

1、肥地宜采取宽窄行播种,有利于中耕培土,且大行封行较晚,有利于通风透光,防止倒伏和增加产址。

2、瘦地则选用株行等距离的种植方式。

五、增势肥料,科学施肥

1、增施有机肥大豆施用有机肥做底肥,可增产10%~20%。一般地块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瘠薄岗地可施2000~5000公斤。底肥的使用方法:平播大豆,在翻地前将有机肥均匀撒施地里,然后翻人土中。秋起垄地块,播种前可破垄夹肥;没有秋翻地原茬的,可于春季结合顶浆扣垄,将有机肥摅入垄沟深施。

2、合理施用化肥化肥的施用要做到氮磷钾搭配,有条件的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比例,确定的肥料品种。根据我省大部分地块长期施用二铵,土壤磷元素积累较多的特点,大豆施肥要适应增加氮肥,补充钾肥。

六、加强管理,促苗壮根

1、深松为提高地温,积蓄自然降水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在大豆刚拱土时,可进行铲前垄沟深松。

2、间苗凡不是精量播种的地块,要在大豆出齐苗后,根据亩留苗苗数进行人工均匀间苗。

3、及时铲趟和追肥应坚持做到二铲二趟,铲趟不脱节,并要防止伤苗、压苗。在铲趟二遍地时及时追肥。

七、适时收获抓住最佳时期及吋收割,采用人工收割或者用联合收割机的收获,收割后应尽快拉回场院,充分晾晒脱粒装袋,以品种、品质的种类进行单打单收,防止混杂。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篇3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1 土壤和茬口

宜选择平肥地,茬口以正茬为宜,杜绝重茬,避免迎茬。上茬作物生产期间施用过除草剂阿特拉津或杀虫剂克百威(呋喃丹)、涕灭威等高毒或代谢物高毒农药的地块不能用于种植大豆。

2 整地

2.1秋整地 前茬收获后,先用除茬机将根茬打碎,或人工将根茬刨除捡净,随后进行秋耕,耕深16~20cm,耕后立即耙地、起垄并压实。

2.2春整地 在未能秋整地的情况下,可进行春整地。春整地宜早不宜迟,以顶浆打垄为宜。

3 施基肥

研究表明:每生产100kg大豆,需保证纯氮8.6kg、五氧化二磷2.1kg和氧化钾3.6kg。

3.1有机肥 每亩施优质厩肥1000kg,或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因土壤肥沃程度而异。

3.2化肥 每亩施磷酸二铵8~10kg和硫酸钾10kg;或加“三元复合肥”(氮、磷、钾有效成分各占15%)10kg。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4 种子播前处理

4.1种子精选 种子播前要要进行精选,要求种子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4.2种子晾晒 播种前15~5 d之内,在天气睛朗时,将豆种摊放在阳光下晾晒3-5 d(次),摊晒时,豆种厚度3~4cm,需经常翻动。

4.3种子包衣 播种前,采用不含呋喃丹的种子包衣剂,按药种比1:70包衣种子,注意防护。

4.4微肥拌种

4.4.1钼酸铵拌种 每公斤豆种用1.5g钼酸铵,溶于水中,均匀洒在豆种上,混拌;用液量为种子量的0.5%,以湿润种子表面为度,切不可过湿,以免泡掉种皮。拌种后在背阴处晾干备用。

4.4.2硫酸锌拌种 每公斤豆种用4~6g硫酸锌,用法同上。

5 播种和种植密度

5.1播种

5.1.1播种期 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 时,开始播种。播种时间在4月25日至5月10日。

5.1.2播种量 每亩用种量3.5kg左右,不可超过4.5kg。

5.1.3播种方式 可条播,也可穴播(堰种)。等距条播:不论机械条播或畜力开沟点播,均需下籽均匀,开沟、播种、覆土、镇压连续作业,一次完成。覆土深度3~5cm。等距穴播:坷垃较多或播后易遇大雨的地块,采用穴播,每穴3~4粒(穴距30cm)或每穴4~5粒(穴距40cm),播后立即覆土、镇压连续作业,一次完成。覆土深度5cm。

5.2间苗和留苗密度

5.2.1间苗补种 间苗:等距条播的地块,在两片对生真叶展开至第一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前,按要求的株距进行间苗。补种:当发现缺苗断条时,在缺苗断条处开沟,按原有的株距(穴距)点籽,覆土踩实,以利出苗。

5.2.2留苗密度(保苗数)

亩保苗11000株时,行距1.7尺(57cm),条播时株距约3.5寸(10.5cm);穴播时穴距约7寸(21 cm),每穴2株。亩保苗13000株时,行距1.7尺(57cm),条播时株距约3寸(10cm);穴播时穴距约6寸(20 cm),每穴2株。亩保苗15000株时,行距1.7尺(57cm),条播时株距约2.6寸(8.5cm);穴播时穴距约5.2寸(17 cm),每穴2株。

5.2.3缩垄增株 近年气候偏旱,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采用平播或沟播法播种,适当缩小垄距(50~55cm),主茎型品种尤需加大种植密度,每亩增加密度2000~3000株。

6 田间管理

6.1铲趟

6.1.1蒙头土 当大豆子叶(豆瓣)拱土显行时,进行第1次机械深松土或畜力趟地。将2~3cm厚的松土盖在苗眼上。

6.1.2三铲三趟 大豆出苗后,视田间杂草孳生情况,大豆植株封垄前完成三铲三趟,间隔时间10~15d。

6.2灌水 在大豆生长的中后期,尤其在结荚豉粒期,如遇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水,每次灌水量不超过30mm。

6.3追肥

6.3.1根际追肥 大豆初花期结合最后一次趟地,每亩追施硫酸铵6~10kg(或尿素3~5kg),撒在大豆植株一旁地面,趟地培土将其掩埋。

6.3.2叶面喷肥 在开花未期,叶面喷施过酸盐,可以使产量提高15%~20%,脂肪含量可提高1.6%。每亩用尿素350g,磷酸二氢钾100g溶于35kg水进行叶面喷施。

7 病、虫、草害防治

7.1大豆花叶病毒病 大豆植株长至第3片复叶时,普通察看田间植株,如发现“种传病苗”,需用时将其拔除并带出田外掩埋,以免蚜虫迁入豆田后将此病传播蔓延。

7.2大豆蚜虫和红蜘蛛

7.2.1生物防治 为保护田间生物多样性,于6月上旬释放蚜虫天敌--日本豆蚜茧蜂加以防治,用蜂量每亩7万头。

7.2.2化学防治 在不能采用生物措施防治蚜虫和红蜘蛛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药剂防治。在蚜虫初发期,每亩用40%乐果(不可用氧化乐果)乳油50m1拌10kg湿细沙制成毒沙,撒在被危害处;当全田发生时,每亩用50%抗蚜威10~15g,兑水45~75kg喷雾。

7.3大豆孢囊线虫 采用甲基异柳磷溶性颗粒剂,每亩300~400g有效成分,于播种时撒在沟内。要求用器械施不可用手施。此外也可用3%克线磷5kg拌土穴施,效果明显。虫量较大地块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施2~4kg或5%甲拌磷颗粒剂8kg或10%涕灭威颗粒剂2.5~5kg。也可用98%棉隆5~10kg或D-D混剂40kg。后二种药剂须在播前15-20天沟施。

7.4大豆食心虫

7.4.1生物防治 8月中旬释放赤眼蜂可有效防治,每亩放蜂量 为2~3万头。或用白僵菌防治,在食心虫幼虫脱离豆荚前,将白僵菌与细土按1:10混合,每亩用菌土3 kg撒于豆田或场院地面。

7.4.2化学防治 缓释卡防治食心虫:8月中旬,在大豆食心虫成虫盛期前1~2d,用“缓释卡”浸蘸80%的敌敌畏乳油,每亩用药量100g,缓释卡50个,均匀挂在田间的大豆植株上。

7.5大豆菟丝子

7.5.1生物防治 在菟丝子蔓延初期或阴雨天,应用浓度为每毫升3×107(3000万)孢子的鲁保1号;菟丝子发生盛期或田间湿度较小时,应用浓度为每毫升5×107(5000万)孢子的鲁保1号,喷洒在菟丝子植株上。

7.5.2人工拔除 普遍察看豆田,当发现菟丝子开始缠绕大豆植株时,及时拔除。

8 收获

8.1收获期 人工收获在落叶达90%时进行;机械收获则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篇4

关键词:大豆;大垄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产量;经济效益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吸取了三垄栽培技术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缩小了行距,扩大株距,以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利用空间,使植株群体布局更合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作用[1-3]。笔者旨在探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高产稳产优势,为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高产、高油,杆强韧性好,耐密植喜肥水,抗旱耐瘠,成熟期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收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东经125°58′,北纬49°25′,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 900~2 200℃,年无霜期95~110d,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秋整地,春起垄施荚肥,深松浅翻。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以三垄栽培为对照(CK)。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cm,垄上播种4行,中间宽行距20cm,两边小行距12cm,保苗40~42万株/hm2。三垄栽培:垄距70cm,垄上双行,保苗30万株/hm2。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1 333.3m2,设3个观测点。

1.4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 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 mL/hm2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从折合产量看,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 466.51kg/hm2较三垄栽培产量3 008.52kg/hm2增加457.99kg/hm2,增产15.22%。

2.2经济效益

从表2可以看出,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 kg/hm2,增产15.22%,增收1 648.76元/hm2。

3结论

试验表明,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增加了土壤的库容,利于保墒排水,具有抗旱抗涝的作用;群体的合理布局利于大豆的个体发育,而且增加群体优势[4-7],大垄密植栽培较三垄栽培产量提高了15.22%,增收1 648.76元/hm2,从试验结果的综合指标分析来看,大垄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之一。

4参考文献

[1] 祝伟江,李圣超.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J].科技资讯,2007(3):224.

[2] 陈文贺,李崇勃,徐民,等.高油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5):48-49.

[3] 魏冀西,王国春,刘忠堂,等.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1999(5):23.

[4] 邹凤喜,王宁.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1999(3):29.

[5] 胡国华,徐国良,史坚,等.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12):27-28.

[6] 刘永安,刘雪峰,郭坤友.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应用技术[J].大豆通报,2003(3):20.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篇5

总产量中占有重要部分,所以选择科学的栽培技术提高大豆产量是所有大豆种植人员都应该重视的。在种植大豆方面,国外的栽培技术相较于国内无论是在植株生长情况还是在产量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所以积极国外的先进增长技术,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进而收货更多的经济利益,是可行的。由美国研究专家研发得出的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在当前来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时代意义。本文将针对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关键内容进行介绍。

[关键词]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258-01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栽培技术,它最先是由美国研究专家研发得出的,如今我国以此为基础并且结合各个地区的特点以及生产条件,将其应用与自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在很多地区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已经与地区特点相结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经过实践证明该项栽培技术适用范围极广,几乎适用于任何生态环境,也适合任何生产力水平,与普通栽培技术相比增产可以达到20%以上,经过多年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1.大豆窄行密植关键栽培技术

1.1 种子的处理

尽管优质的种子是产量的保证,但是对于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来说在选种时除了要注意选择优质的种子之外,还要将种植区域的特点以及生态环境考虑在内,根据地区特点选择合适的种子。总之,在种子的选择方面就是做到因地制宜,无论是选择半低秸秆、抗倒伏以及不可逆性哪种种子,最终都应该以高产为主要目的。另外,为了保证出苗率,所以在确定种子之后,还要对种子进行筛选,筛除其中饱满程度较低以及有虫害的种子,防止播种之后虫害传染,同时也保证了生长均衡,在选择种子时要保证至少达到标准级别以上。

1.2 选择种植基地

种子选择的再好,如果种植基地不适合种植,也同样不会高产,所以种植基地的选择极为重要,;另外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主要就是针对种植区域的要求而言的,关键在于扩大植株之间的距离,而缩小种植地之间的行间距。此外,选择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在种植时要避免植株错轮,合理分配植株,尽量增加株距之间的光照,使得植株有充足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还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增加植株中层以及地层的光照,促进植株生长。

1.3 种植技术

好的种植技术是植株健康生长以及高产的保证,所以要尽可能排除所有可能导致产量降低的因素,例如为了避免由于土质疏松而造成产量降低,所以要深化土质。另外,要注意与以往栽培技术不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在肥料的选择方面有所变革,可以适当的使用除草技术,所以与普通栽培种植技术相比,窄行种植技术跳出了以往以高产为出发点的局限,配以适当的除草技术,更加有利于增产,这是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与普通栽培技术的不同之处。

2.田地管理

熟化土壤和蓄水保墒有助于豆苗茁壮成长和增产,所以要做到合理的耕翻以及精细整地,这种方式还对减少大豆病虫害有一定的帮助,因为豆苗的茁壮成长就会增强其对外界伤害的抵抗能力,所以合理的耕翻和精细整地是极为必要的,同时还具有消灭杂草的作用。由于平行窄行密植在种子生育期间是不能够铲的,所以大大的降低了防旱、增温以及抗涝等能力,因此平行窄行密植对于土壤的更层有更加高的要求,要尽可能的保证土壤细碎以及更层深厚。此外,如果选用的是大垄窄行密植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与平行窄行密植的区别就在于是以增加行数为目的的,所以在播种时难度加大了,所以仅仅是更层深厚已经不能够满足大垄窄行密植的要求,更严格做到表土平整。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垅窄行密植对于起垄有严格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起垄的质量,如果要选择这两种栽培方式,则在伏秋整地的基础上就应该着手起垄。一般小垅窄行密植的宽度为45至50厘米之间,起垄之后要记得压实,使起垄后处于待播状态,一般用普通的起垄犁就可以实现。大垄窄行密植在打垄时要保证垄高至少在15厘米以上,但是也不能过高,一般要低于18厘米,垄宽在90至140厘米之间,压实之后也要保证高度,大垄在打垄时要使用坐台机。

3.播种时注意事项

播种与后期的出苗率有直接关系,所以为了保证出面率,提高产量,在播种之前要了解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不必要的因素造成减产。由于播种时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所以播种人员应该综合考虑种植区域的条件是否适合播种,一般要等到地温稳定在8摄氏度左右才可以播种,否则温度较低种子不会发芽扎根,在土壤中长时间不发芽会遭到损坏,进而降低出苗率。窄行栽培方式具体可以分为平行窄行密植栽培方式和大垄窄行密植栽培两种,实际栽培时要根据所选的栽培方式进行细节上的合理安排,如果选择平行窄行密植栽培方式的话,在播种时可以选用联合播种机,也可以选用东农研制的依靠小四轮驱动的精量点播机,总之播种机械有多种选择。大垄窄行密植的播种方式可以选用海伦农机修造厂等生产的垄上四行播种机进行播种,按行等距精量播种。种植方式的选择可以选择清种和大比例间种两种,播种密度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 36-46 万株,中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 33-38 万株。

4.田间管理

为了保证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方式增产,田间管理是不能够忽视的,要做好除草、灌溉以及施肥等基本田间工作。一般在播种两天以后可以喷洒乙草胺地面喷雾,用量方面依照具体田地情况而定,另外在豆苗生长期间为了防止病害还可以选择在清晨与黄昏给床面喷水,以及喷洒适量的化学药剂,此外,为了保证土壤内部的氧气充足,进而使豆苗茁壮成长,所以要做到及时除草,在豆苗成长期间至少要保证除草两次。在灌溉方面,要依据所选的种子而定,合理调整灌溉次数,灌溉的原则为在豆苗生长初期要做到少量多次灌溉,一般九月份以后豆苗会停止生长,这个阶段豆苗会进入休眠期,所以保证水分充足以备豆苗越冬。另外,在施肥方面也要做好合理适量,在播种之前要施加大量的基肥,此外,为了保证豆苗生长期间具有充足的养分,还要适量追加肥料,实际追加肥料的量要根据豆苗生长情况以及种植区域土壤特点而定。

5.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豆是我国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农作物,因此探讨如何使大豆高产成为了重点内容。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较普通的大豆栽培技术相比具有豆苗强壮以及增产等方面的优势,最初是由美国的研究人员得出的,目前我国已经将其引进并且与我国自身的地域特点相结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要做好田间管理以及一些其他的关键性技术,全面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1]赵国鑫.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7).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篇6

关键词:大豆;大垄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产量;经济效益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吸取了三垄栽培技术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缩小了行距,扩大株距,以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利用空间,使植株群体布局更合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增大,植株光合利用率得到提高,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作用[1-3]。笔者旨在探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高产稳产优势,为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高产、高油,杆强韧性好,耐密植喜肥水,抗旱耐瘠,成熟期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收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东经125°58′,北纬49°25′,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 900~2 200℃,年无霜期95~110d,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秋整地,春起垄施荚肥,深松浅翻。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以三垄栽培为对照(ck)。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cm,垄上播种4行,中间宽行距20cm,两边小行距12cm,保苗40~42万株/hm2。三垄栽培:垄距70cm,垄上双行,保苗30万株/hm2。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1 333.3m2,设3个观测点。

1.4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尿素80kg/hm2,硫酸钾25kg/hm2,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kg/hm2;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 kg/hm2或喷施多效唑600g/hm2,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l/hm2+70%秦草酮500 ml/hm2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深松30cm;间隔15~20d后进行第2遍中耕,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深度25~30cm。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从折合产量看,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 466.51kg/hm2较三垄栽培产量3 008.52kg/hm2增加457.99kg/hm2,增产15.22%。

2.2经济效益

从表2可以看出,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 kg/hm2,增产15.22%,增收1 648.76元/hm2。

3结论

试验表明,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增加了土壤的库容,利于保墒排水,具有抗旱抗涝的作用;群体的合理布局利于大豆的个体发育,而且增加群体优势[4-7],大垄密植栽培较三垄栽培产量提高了15.22%,增收1 648.76元/hm2,从试验结果的综合指标分析来看,大垄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之一。

4参考文献

[1] 祝伟江,李圣超.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j].科技资讯,2007(3):224.

[2] 陈文贺,李崇勃,徐民,等.高油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5):48-49.

[3] 魏冀西,王国春,刘忠堂,等.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1999(5):23.

[4] 邹凤喜,王宁.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1999(3):29.

[5] 胡国华,徐国良,史坚,等.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5(12):27-28.

[6] 刘永安,刘雪峰,郭坤友.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应用技术[j].大

豆通报,2003(3):20.

[7] 张富厚,王黎明,郑跃进,等.不同种植密度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6(12):44-45,50.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篇7

关键词:大豆;栽培技术;油料作物

中图分类号:S5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34

前言

大豆是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大豆原产于中国,这是世界所公认的,早在5000年以前就开始栽培,中国古代称为菽。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发现了关于大豆的记载。汉代司马迁在其编撰的《史记》中写道“铺至下铺,为菽”,菽就是大豆,由此可见轩辕黄帝时已种菽。春秋时期《诗经》中也记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等描述[1],从上述文献可见,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已有数千年之久。自秦汉代以后“大豆”一词广泛使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增加。大豆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种历史,2500多年前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后相继传入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亚洲邻国。18世纪引种于欧洲,18世纪40年代传入法国并成功种植,20世纪90年代传入英国,经过多次不断的尝试终止后得以应用于生产。19世纪中叶美国开始试种,20世纪初大规模种植,现已成为世界产量最大的国家。

大豆营养价值极高,其中蛋白质含量为40%、脂肪含量为20%、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0%,其用途广泛,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可加工成传统大豆加工食品、大豆油和大豆蛋白3大类产品。大豆营养价值很高,每千克大豆产热量17207.7 kJ[1]。大豆蛋白是我国人民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赖氨酸含量居多[2],是制作速食食品、调味料和饲料的来源。大豆油既可作为物美价廉的食用油脂,也可开发附加价值很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如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等食品或医药品。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豆油不含胆固醇,吃豆油可预防血管动脉硬化。大豆含丰富的维生素B1、B2、烟酸,可预防由于缺乏维生素、烟酸引起的癞皮病、糙皮病、舌炎、唇炎、口角炎等。大豆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蔗糖和纤维素,淀粉含量极小,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1]。目前,全球大豆5%左右用于饲料和种子,15%~20%直接加工成食品,另外70%~85%加工成豆油。

在大豆高产栽培方面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开始在一定面积上试用和应用生物防治、生物肥料,因此,大豆高产栽培模式的构建,对于提高我国大豆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大豆的生产、食用和经济价值,推动大豆栽培技术向有机、绿色、无公害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1.1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模式特点是采用主茎结荚品种、大垄宽台密植、垄底深松、垄体测深分层施肥、垄上精量点播。一般来说矮杆的大豆品种适合采用窄行密植栽培模式,通过缩小行间距、增大植株间距,从而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合理配置,增大绿色面积,加强植株的光合条件,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3],该方法采用机械化的手段匀播,能够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达到增产20%以上,大面积每667m2产210kg的效果。

1.2 三旁耘嗉际

三垄栽培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组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豆高产技术栽培体系,是目前全国应用面积最大、推广省份最多和取得经济效益最大的大豆栽培技术,目前仍在北方大豆生产区大面积应用。三垄栽培技术结合了机械化的3种主要新技术,所谓“三垄”,即在垄作的基础上,在同一条垄上,采用深松垄沟和垄体的方法,结合分层施肥技术,来提高大豆的产量 [4]。该项技术在不同气候年、不同生态示范区大面积推广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比常规栽培每公顷可增产300~600kg,增产幅度为20%~30%,有的高达50%以上。

1.3 垄上精量点播栽培法

垄上精量点播栽培法主要是将人工扎眼等距精量点播和摆种2种技术特点有效的结合一起,在秋翻耙的基础上,剔除茬子,在原来的垄上精量点播,采用这种方法播撒的种子数量非常均匀,施肥也可集中操作,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1.4 等距穴播栽培法

大豆等距穴播栽培法是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垄作为基础的大豆栽培方法。在正常栽培密度条件下,合理摆布群体,实行大豆穴播栽培,使穴间距离加大,促使封行期拖后,给作物营造成良好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作用,使植株个体生长均衡,分布合理,果实密集,与一般的播种方法相比其产量可提高10%左右,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与其它措施配合能获得200kg/667m2的高产。

1.5 波浪冠层栽培法

大豆波浪冠层栽培法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将不同高矮和不同品种的植株穿插种植,扩大群体叶片截光面积,使得植株的生长形式成波浪冠层,从而加大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为植株生长营造成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大豆生育后期再对其进行不同的施肥或喷洒农药,以提高大豆产量。

1.6 两垄一沟栽培法

大豆两垄一沟栽培法有效协调了土壤的三相比,有利于抗旱和保持种床的温度,提高了植株的光合作用,促进了根系生长发良,也增强了植株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又吸收了窄行密植的优点,能使田间缘色面积增加1/4以上,便于轮作、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该方法是一种规范土地结构的大豆栽培模式,每隔一沟增加一条垄沟苗带,采用内稀外密的栽培方式,使植株间留有足够的间隙,避免因种植密度过大而引起植株的营养吸收,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大豆群体的光能利用率[4]。

2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措施

2.1 选种以及栽培前对种子的处理

优质种子的选择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要选择经过农业部试验推广、并在当地表现较好的品种,这样的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的潜力,适应性和稳定性更强。品种选好后要因地制宜,进行栽种。此外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如仔细甄别,排除有虫害或带病斑的种子,尽量选择颗粒饱满、整齐度高的种子,以提高其发芽率,增加种子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保证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在此基础上如有必要还可对种子进行晾晒、拌药、包衣处理等,以此唤醒休眠期的种子,有利于日后的萌发。此外,还要注意正确把握进行栽培前种子处理的时间。如果时间太短的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时间太长,又会对大豆萌发造成不利的影响。

2.2 适时适量种植

大豆播种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除种子处理以外,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也非常重要,耕翻土壤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的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的通气环境,减轻病虫害,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其次栽种时间一定要适宜,大豆的栽培在我国十分广泛,主产区是东北松辽平原和黄淮两地。然而由于各地温度差异较大,种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季节气候和土壤温度合理安排,一般东北种植大豆种是在4―5月中旬,9月收割;黄淮地区一般在6月份开始播种,9月下旬―10月收割。最后大豆种植时的种植密度对大豆的产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过于稀疏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提高大豆的产率,过于密集的植株不利于大豆的生长,影响单个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因此,在大豆栽培过程中合理规划植株密度既能有效充分的利用土地,又能提高大豆的产量。

2.3 田间苗期管理及管水工作

在大豆生长的过程中,要保证苗期管理,缺苗时要及时做好移苗补栽,如果土壤干燥,要适当浇水,保证湿度,确保苗的成活率,同时要是进行适当追肥。如若出现病虫害或细弱苗要及时间苗,以促进好苗的健康生长。在大豆生长期间还要密切关注田间的含水量变化,田间含水量低于标准时要对大豆田进行水的供给,田间含水量高于标准是要及时的疏水,以保证大豆良好生长。

2.4 中耕除草与施肥

大豆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做好锄草工作,对土壤墒情好时,可进行苗前封闭锄草,宜选用乙草胺、异丙草胺等除草剂;对于土壤熵情较差时,可进行苗后茎叶除草,常用除草剂有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氟磺胺草醚等。对于一些常年生有须根的难以根治的杂草,需要使用草甘膦防除。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其生长过程中不能缺少肥料的支持,还必须施用一定数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才能满足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5]。

2.5 病x害防治

病虫害一直是影响大豆产率的一项重要问题,直接影响着大豆的收割产量与大豆的品质,所以提前进行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大豆常见病害有大豆灰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和大豆霜霉病,局部有大豆花叶病、炭疽病等。大豆灰斑病是常发性病害,是由大豆尾孢菌真菌侵染而发病,田间防治方法主要是叶片发病后及时打药防治,最佳防治时期是大豆开花结荚期。常用有效农药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多菌灵胶悬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大豆霜霉病由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生的,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70%代森锰锌或代森锌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进行喷雾。危害大豆的主要虫害有豆小卷叶蛾,危害严重内部结成丝絮状并排有大量虫粪,致使顶梢枯死,此虫对黑光灯趋性较强,可设灯诱杀,也可在成虫繁盛期和孵化期喷药防治。此外一些局部有蚜虫、豆芫菁等虫害。

3 结语

大豆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到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本文总结了目前主要的大豆栽培技术,并从选种、播种的注意事项、田间苗期管理以及中耕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整个大豆栽培过程。

参考文献

[1]郭翔翔,焦礼芬. 大豆种植技术[J]. 农技服务,2014,31(07):

31.

[2]杨慧琴. 春播大豆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0):

195.

[3]刘长生,彬. 浅谈大豆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01):10.

[4]王俊生,魏兆凯,黄文明.大豆栽培技术综述[J]. 农机化研究,2008(08):250-252.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篇8

聚焦农业园区建设寿光蔬菜已跨入“园区”时代

莘县食用菌产业化生产情况

新城细毛山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日光温室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丝瓜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无公害辣(甜)椒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洋葱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大葱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无公害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陈集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蔬菜秸秆直填槽式栽培技术规程

有机蔬菜的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

西芹及其新品种介绍

黄秋葵的优良品种介绍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推荐使用及禁用农药

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全面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监管

高山延季番茄越夏新品种

适应现代化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的优势

夏秋蔬菜管理要点

日光温室丝瓜秋冬茬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黄瓜秋冬茬栽培技术

大棚西葫芦秋延迟栽培技术

厚皮甜瓜秋延迟栽培技术

优良地方品种——兖州朱砂红茄子

叶用莴苣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夏秋甜椒大棚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菜豆越夏茬栽培技术

蔬菜新品介绍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栽培

夏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秋延迟马铃薯栽培技术

花椰菜秋延迟栽培技术

大棚莴笋秋延迟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简易大棚西芹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

蔬菜节水灌溉技术

青岛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系列新品种

关于苍山县凯华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报告

夏秋季节蔬菜育苗技术要点

夏末秋初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关键

日光温室无公害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洋葱生产技术规程

越冬茬茄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棚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寿光青花菜的越冬茬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蔬菜多茬栽培新技术

樱桃番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枫叶2号厚皮甜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淄研”系列西葫芦新品种及大棚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

淄博市绿色西葫芦生产技术规程

棚室水果型黄瓜栽培新技术

日光温室苦瓜冬春丰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丝瓜越冬茬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淄博市绿色桔梗生产技术规程

淄博市有机青萝卜的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立足城阳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创汇蔬菜生产

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与生产技术

秋冬温室电热温床育苗设置方法与注意事项

冬春蔬菜育壮苗技术

潍坊市寒亭区拱圆大棚西瓜早熟栽培技术

早春小拱棚西葫芦无公害栽培技术

西瓜新品种德优3号及其栽培技术

佛手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大棚瓜菜寒害的防治

无公害韭菜规范化栽培技术

如何防治冬春保护地番茄落花现象

芽球菊苣无士栽培技术

番茄、茄子、辣椒再生栽培技术

棚室蔬菜生产“四预防”

香椿温室密植囤栽技术要点

日光温室甘蓝与瓜果豆类蔬菜套种技术

拱圆大棚早春西瓜——越夏甜椒高效栽培模式

早春甘蓝套种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上一篇:网络数字化技术范文 下一篇:财务的工作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