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创业文化培育路径探析

时间:2022-08-05 07:09:53

独立学院创业文化培育路径探析

摘 要:创业文化培育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呼唤,也是创业教育对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从创业文化培育的“萌生”、“扩展”和“传承”三阶段探析调查分析、继承创新、整合融同、文明规范、学习内化、践行强化、固化持续和发展完善等培育路径,但创业文化培育中也应也必须注重体系建设;必须做好与学院管理、创业教育、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全面拓展校园创业中文化培育新平台。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业文化;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0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七章高等教育部分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特别强调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从“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望。党的十报告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这为高校在文化建设中实现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独立学院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贯彻落实《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尤为需要文化建设的提升、支撑和引领。独立学院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一个艰苦的重新创业过程,就其本质来看,是独立学院面对生存逼迫和环境挑战奋发而起的创业行为。这种创业行为实现需要良好的创业氛围、共同的创业信念、强大的精神动力、集体的价值追求,这些都属于创业文化的内涵。因此,加强独立学院创业文化的研究,使其更好地发挥导向、引领、凝聚功能,能够对全体师生员工思想行为产生持久深入的影响,更有利于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一、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文化培育的必要性

1.转型发展呼唤创业文化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形式,其发展需要靠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一个集体创业的过程,转型创业是一种全新事业、走一种全新道路、探索一种全新发展模式,这就需要通过创业文化建设解决精神动力、价值取向、持续发展、事业目标、学生培养等核心问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1]。因此,创业文化培育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呼唤,也是创业教育对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2.独立学院学生的特征

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虽然文化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动力和习惯的养成不如一本、二本学生;但是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个性突出,动手能力和欲望强,善于交际,尤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敢于冒险,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强积极性高。很多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决定很多同学不想、也不愿意去就业,更多的是想去寻找创业机会,因此,创业文化容易被这些学生认同,便于对创业文化培育工作的开展。

二、独立学院创业文化培育路径

创业文化的培育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将直接影响创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达成创业文化培育的效果,在创业文化培育中要有战略性思维、有计划、有选择、设计有效的培育路径。考虑到独立学院的一些特性以及其所处的特殊时期,本文从创业文化的萌生、扩展和传承三个阶段拟定了一系列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操作环节、步骤,以对独立学院创业文化培育路径进行探讨,具体环节如图1所示。

1.“萌生”是创业文化培育的基础

文化的培育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每个学校从办学开始的那一天开始就会衍生着文化。但对于独立学院来讲,由于办学时间短,文化底蕴不足,因此,其创业文化的“萌生”需要从独立学院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母体高校文化、区域文化、师生特点等,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继承创新与整合。

第一,调查分析。利用SWOT对学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以明确学院的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校园创业文化培育的前提。学院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学院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特别是学院所处地区的情况)以及学校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学院内部条件主要是母体高校文化、学院特色、管理体制与制度、运行状况以及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政治思想、道德情操、宗教情感、行为举止等进行客观评价。

第二,继承创新。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为母与子的关系,文化的一脉相承很重要[2]。而独立学院近年来都一直依托母体在发展,其母体文化在一定阶段作为主导文化存在,因此在其创业文化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弃其糟粕、继承和发扬母体文化的成功经验和文化精髓,同时又要结合自身特点,并赋予其时代先进的理念、丰富其内涵等形式加以创新,否则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根的创新,文化发展就会迷失其本土性、主体性。

第三,整合融同。整合是创业文化培育的根本性一步,创业文化的培育就是在不断地兼容、吸收各种社会文化的成分,不断地与外部广泛交流、渗透、求同存异而形成的文化形态。因此,创业文化需要对校园群体多样的、分散的、分化的、冲突的文化融入到“大染缸”中进行整合,以形成相互吸收的、融通的、一体化的创业文化。这种整合主要有创业文化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纵向整合,领导作风、教风、学风与班风和社会文化、地域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横向整合,还有校园文化的沟通对话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本着宽容精神、情理相融的态度,善于发现各种文化的共性和存在的优势,找准融合点,促进校园群体对创业文化的认同、沟通及借鉴。

2.“扩展”是创业文化培育的核心

创业文化在萌生后,需要经过一个多次反复的“扩展”阶段,这一阶段需要让校园群体积极主动的参与,甘心情愿的接受,并在实践中多次反复锤炼,才会有创业文化认同,才能在校园群体中逐渐形成创业意识、创业价值和创业理性,进而产生创业行为,最终将这种创业文化融入到群体的生活习惯中。因此,“扩展”路径主要是在“萌生”的基础上对校园群体进行文明规范、学习内化和践行强化等。

第一,文明规范。“人本”是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因此,在创业文化培育的“扩展”阶段必须以“文明规范”为导向,让校园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理念上形成一种自觉的规范行为,从而发挥创业文化激励人心,凝聚力量,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校园创业的生机与活力。这种规范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创业行为规范的倡导,领导、教职员工与榜样的行为示范、丰富多彩的主题创业文化活动等,培养与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业行为规范和个人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等。

第二,学习内化。学习内化是创业文化培育的关键性方式。创业文化的建设是师生参与学习并形成习惯的活动过程,也就是“以文化人”的过程,没有“内化”的过程,就形不成真正的文化。这里的内化需要将创业文化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教育教学体系的诸多环节,更要靠创业环境创设、营造、熏陶,创业活动磨炼、自身体悟等综合作用,靠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身体力行的示范、启迪和感化,使群体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使行为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中、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中形成了自觉自愿的习惯。

第三,践行强化。践行强化主要是践行创业文化,强化创业行为文化。创业行为文化是创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创业文化最真实的表现,是创业精神文化的折射,校园群体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体现着其水平、素质和文化修养。因此,在践行创业文化的过程中仅仅有文明规范和学习内化远远不够,更需要一些外在的、硬性的制度来强化行为规范管理。为此,可以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提升行动方案,对校园群体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强调教职员工的以身作则,校园创业文化培育与教职员工绩效考评结合在一起,纳入到对全体教职员工的考评体系中。

3.“传承”是创业文化培育的根本

校园文化代表着校园群体的共同心声,必须在校园群体长期实践,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因此,创业文化培育重在持续。只有这样,才能让创业文化具有永久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校园文化持续发展增添活力,确保独立学院经久不衰。这种“传承”路径主要是对创业文化扩展后的固化持续和发展、提升与完善等方面。

第一,固化持续。所谓固化,是相对于零星、散乱形态进行的集中提炼,凡是被大家认同的事物总是会有可重复性的,而这种重复出现的事物,肯定有其规律性,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才有可能被固化[3]。创业文化要得到有效的传承,首先必须让那些为大家认同且重复出现的事物中有规律的创业文化得到固化。为此,可以加强创业组织文化建设、开展创业主题活动、通过多元化、体现学校特色和浓郁人文氛围的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创业传统和精神,推动创业文化培育向高水平发展,提升创业文化品位,打造校园创业文化品牌。

第二,发展完善。创业文化的培育不仅要围绕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更要将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动力[4]。新的历史条件下,独立学院校园创业文化培育应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认真总结、分析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和现实条件,本着兼收并蓄的开放理念和以人为本的进取精神与时俱进,借鉴和学习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经验,找准校园创业文化定位,确立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长远规划,把精神追求融入到物质文化建设,使物质文化形象化和实物化;不断规范管理、健全制度,使制度文化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全面引导、修正、内化校园群体的行为规范、方式和习惯,使行为文化得到重塑与升华;多途径全方位渗透创业精神、校风、校训等创业文化,使精神文化不断超越;并将这四者有机结合,使得创业文化建设促进独立学院和谐校园建设。

三、独立学院创业文化培育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要培育独立学院创业文化必须从校园群体和创业文化建设的自身规律出发,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从满足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出发,创业文化必须注重体系建设

文化在人们精神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可以说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无不渗透着文化,衣、食、住、行、人际交往、家庭、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文化。在这方方面面中,须以创业的内容渗而透之,使创业成为一种特定的校园文化,才能在各个方面去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而指导校园群体的行为。正是文化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创业文化建设既是一项基础建设工作,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长远规划、统筹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不能急功近利和走过场,要把形式与内容、过程与效果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在创业文化培育工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从保持创业文化培育生命力出发,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必须做好“三个结合”

首先,坚持与学院管理相结合。校园创业文化的系统性决定了由单个部门抓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面向学院,依靠学院各方面力量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坚持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牵涉很多学科门类,这需要对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和循序渐进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精神。最后,坚持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企业用人的需要和满意程度是鉴定独立学院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定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校园创业文化培育中要有意识地引入企业文化元素,竭力营造企业文化环境。

3.全面拓展校园创业文化培育新平台

第一,借助各种渠道,创新宣传教育平台。把创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广泛利用校内橱窗、专栏、报刊、电子大屏幕、校园网、微博等宣传媒体,对创业政策、创业知识、大学生创业成功典型事迹等进行宣传,营造积极向上、人人参与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第二,校企联合、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在创业教师指导下,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现有资源,定期举办校园集市,联系厂家货源,为大学生提供校园的实践机会;提供校外兼职岗位;利用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就业创业实习计划,专任指导教师全程对学生就业创业实习进行跟踪指导,让学生的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第三,打造好校园创业孵化园。成立创业项目论证委员会,根据与专业相关、团队创业和可孵化原则,学校应利用“校园创业孵化园”为他们提供创业场所、基金、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对具备条件的创业项目进行孵化。

参考文献:

[1]许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与创业文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2,(4).

[2]钱晓霞.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8.

[3]王洪亮.谈企业文化的四个特性[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4]冯刚.文化传承创新与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2,(2).

上一篇:论余华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倾向 下一篇:蒙台梭利教师观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