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论述

时间:2022-08-05 07:08:49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论述

【摘要】近年来,国家和各地管理部门对存在问题的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提高了防洪标准,修缮了各项工程设施,但在配套安全管理上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通过对小型水库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后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型;水库;安全;管理

对于小型水库而言,其安全管理的主要范围是承担日常管理、报汛预警等等工作,具体来说,安全管理的主要范围为水库的日常管理与巡查任务、水雨情测报工作、险情上报与下游群众转移预警。

1 小型水库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制度一直是水库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针对大、中型水库来制定,小型水库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往往只将这些法律法规作为一个参照标准,很少真正落到实处。

1.2 安全监测不到位

安全监测工作的落实与否,直接影响着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然而各级地方水利部门在管理中长期忽视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单从坝体来看,坝顶有无裂缝、异常变形、积水或植物滋生现象;防浪墙有无开裂、挤碎、架空、错断、倾斜等情况;迎水面护面或护坡是否损坏、有无裂缝、剥落、冲刷或植物滋生等现象;背水面有无裂缝、剥落、滑动、有无蚁穴、兽洞等隐患都是小型水库安全监测工作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但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现检测不到位的问题。此外,对小型水库周边环境安全监测工作也尚未有效的开展。

1.3 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小型水库归属于乡镇管理,因此所谓的安全管理人员都由附近的村民或是村组干部担当。这类人群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几乎为零,再加上平日农务工作的影响,在安全管理中责任心不强,甚至连汛期负责水库巡查和报汛的基本工作都难以完成。

1.4 管理资金不足

小型水库中管理资金不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我国的小型水库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农业水费水价低、收费难,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水库管理经费得不到保障。其二,虽然中央对地方水利基建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大约50%的资金投入到了大、中型水库的加固工作中,小型水库作为病险水库中的代表群体得到的资金却十分有限。

2 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策略

2.1 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首先,各级地方水利部门要明确县级水库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的专职机构或乡镇水利站为小型水库安全责任主体,管理体制中应包括工程管理权限、管理责任、管护主体、管护经费和专职管护人员等内容。管理单位要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其次,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实施管理。最后,水库的安全维护工作应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管理人员应每日对大坝进行安全巡查,每次巡查都要做好记录,并报告大坝安全情况。尤其要重视汛期水库的安全巡查工作,当水库达到汛期控制水位时,每天至少巡查2次,超过汛期控制运用水位时,需要管护人员24h值守。

2.2 建立监督机构,加强安全监测

首先,水库管理部门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水库监控管理系统,加快远程实时监控、自动测报等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通过对水库水位、雨量、坝坡周边情况数据信息实时监控,实现平台信息共享。最后,机构要负责落实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相关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督促管护人员参加水库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岗位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水库运行观测、巡查检查、维修养护、险情报告以及报汛要求等方面。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调度运用、巡视检查、维修养护、防汛抢险、闸门操作、技术档案管理等技能应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

2.3 优化管理手段,促进经费落实

小型水库资金短缺问题导致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不能顺利开展,因此加大水价改革力度,探索有效的水费收取方式是目前水库安全管理中亟需解决的两大难题。首先,改革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将村、镇(乡)管理小型水库收归市县(区)统一管理,确保小型水库的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其次,水库部门要重点关注中央出台的关于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及相关的资金管理办法,积极采取措施筹集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经费。

2.4 规范管理小型水库管护人员

小型水库应根据自身水库规模、功能、任务等实际情况并结合水利部与财政部颁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配备管护人员,通常情况下小一型水库管护人员原则上配备3人,小二型水库原则上配备2人。文件明确指出要对小型水库管护人员实行聘用制,全面纳入社会化管理之中。因此要求基层水库管理单位要落实好管护人员的劳动保障工作,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管护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全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全省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提高管护人员的薪酬福利降低人员流失率,维护管护队伍的稳定。

2.5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一方面,分层次对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各自日常工作内容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培训课程。如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要包含基本水库知识、水库的日常巡视、监测、水库各项设施的使用和保养等内容;中层管理人员培训除包括基层水库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外,还应包含水库安全隐患的基本判断及处置、水库监测资料的整理、水雨情知识等。另一方面,增加投入覆盖培训受众范围,使所有的水库管理人员每年能够参加1 ~ 2 次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对新上岗的水库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2.5整理、保存现有的水库资料,整编水库监测资料

水务管理单位应加大力度找寻原始水库资料,同时将各水库除险加固资料、已有的巡视和监测资料整理后,安排专人妥善保管,有条件的留存电子文件。近几年水库监测资料,各水务管理单位可以自己或委托第三方咨询单位进行整编分析。根据整编分析结论,整改发现的问题。

2.6 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水库管理工作

定期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有水库的运行状况、日常管理情况进行巡查,出具巡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其水库进行大坝位移监测和资料整编等工作。针对小型水库管理中存在的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相关水库管理单位可以借鉴以上经验,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完成水库安全管理工作。

2.7 对水库周边及下游环境进行整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河道管理条例》、《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小型水库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小型水库周边及河道下游的厂区、生活区进行整治,拆除违章建筑,退还管理用地。同时,各地在城市规划中应考虑到水库安全运行条件,并对现有的排水网路进行复核、改造,使其能够满足城市防洪需求。在水库管理保护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水库的防洪、灌溉、供水、生态保护等调度运行,不得影响工程安全,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3 结语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小型水库的周边人口也越来越密集,它们功能效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也对水库管理单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管理好小型水库是各方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需要建设一支良好的管理队伍,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才能发挥小型水库的效益,为特区建设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水利部大坝安全监测中心. SL60―94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 北京: 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15.

[2] 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 SL169―96 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S].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上一篇:建筑工程预算中造价管理问题探究 下一篇:市政路桥加固中的预应力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