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标准与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创新

时间:2022-08-05 05:52:45

实施新课程标准与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创新

1.前言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经过详细认真的分析,发现在新课程标准划分的五个学习领域中都包含体操项目的教学内容,并且每个领域中的体操项目内容在中学体操教材教学中所应达到的课程目标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因为体操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增强大小肌肉群的力量,促进学生正常发育有着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中学体操教材教学中,教材教学方法的创新几乎没有,为此有必要对实施新课程标准与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研究,旨在加强对体操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实施新课程标准让体操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为以后的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的实施新课程标准创新开创新思路,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

2.中学体操的特点

2.1中学体操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普及

中学体操运动可根据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年龄、身体条件、技术水平以及不同的设备,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项目与动作进行练习,以达到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尤其是基本体操中的徒手体操、健美操等等,都符合中学生的需要,易于开展。

2.2中学体操中的舞蹈艺术美

体操成绩的评定不仅看结果,还要看完成动作过程的技术质量和身体姿态。在中学体操中,对单个动作或成套的动作,都要有动作准确、协调、节奏感强、姿态典雅优美。韵律操、广播操等都有音乐伴奏,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形体美,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3中学体操的保护与帮助

中学体操的项目和动作类型多样,许多练习形式处于不正常状态。因此保护与帮助在中学体操教材教学中是一种必要的安全措施和特有的教学手段,它对防止伤害事故,加速掌握动作,培养学生相互关心、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4中学体操能有重点地和全面地锻炼人体

中学体操的内容丰富、动作变化多样,为全面和重点地锻炼人体提供了有利条件。合理地选择项目与内容,坚持锻炼,就能全面地增强运动器官、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促进人体全面发展。

3.中学体操教材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的创新的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全面,理解不够全面、深刻,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味的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体,这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体育教师对此理解上有偏差,认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上什么,忽视了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再加上不少学生对体操特别是器械体操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而且容易引起恐惧的群体效应,因此有的教师就这样放弃了,更不要提在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有何创新了。

3.2中学体操教本身有一定的难度性,有一定的危险性等,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中学体操教材教学中比较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其中有些伤害事故是我们体育教师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于是,有的学校领导为减少麻烦,责令体育教师不要从事有危险的体操教学或以别的体育运动取代,这种做法显然是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相符合的,这样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就很难有创新了。

3.3体育师资匮乏,体操教学能力、水平相对较弱,专业素质不高、器材设备的缺乏

中学体操教材教学对体育教师的示范要求比较高,有的体育教师由于多种原因技术水平出现了消退;有的示范做不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和积极性;有的体育教师嫌麻烦,随意变换中学体操教材教学的内容。这样也不利于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的创新。学校体操设备缺乏,场地差、器材无法使用;这些原因,影响了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的创新。

4.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

4.1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体操教学情景来源于实际生活,让生活走入课堂,让体操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体操的价值,从而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所以,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体操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体验到体操的实际应用的价值,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体操技能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4.2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创新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在器械体操:单杠、双杠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在队列队形、团体操等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精神面貌、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勇敢、果断、坚毅的心理品质。

5.中学体操教材教学方法创新的建议和方法

5.1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的选择体操教学内容

2001年我国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是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维度健康法的教学指导纲要。给了体育教师极大的选择教学内容权利,强调为达成学习领域目标可选择内容的自主性,同时也对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2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提高中学体操教师体操技能与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认真对待体操教学中的各项工作,并能坚持学习和锻炼,保持自己的技术水平。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3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中学体操教学器材场地设施,以保证体操运动教学的开展

中学体操教学器材场地设施是制约提高体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也是影响体操教材教法创新的因素之一。《新课程标准》虽然对教学内容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学校场地、器材的条件,来确定每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上一篇:快乐着,教育着 下一篇:初探物理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学习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