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语文新课的巧妙导入

时间:2022-08-05 05:35:21

例谈初中语文新课的巧妙导入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每当我们组织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总要设计一段独白或一段对话,把学生引入课文。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本文试结合课例谈谈初中语文新课的巧妙导入。

一、兴趣导入

就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导语,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例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我们进行这样的导入:

师:同学们,民间有句俗语说:上有天堂――

生:下有苏杭。

师:苏、杭指的是――

生:苏州和杭州。

师:看来这苏、杭二州可是个好地方,可以和传说中的天堂比美。特别是那苏州园林,可是我国有名的园林――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还有那花草树木的相互映衬……不论你站在哪个角度去观赏,呈现在眼前的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同学们有没有人去过?

生:没有。

师:那么,老师今天就带领同学们到苏州园林旅游一次,去领略苏州园林风景之美,去体会苏州园林美的奥妙所在。(板书课题:苏州园林)

师:(范读课文)

苏州园林是我国著名的园林,学生一般没去过,必然心中向往。老师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设计导语,向学生简要介绍苏州园林在国内园林中的地位以及苏州园林“完美而不对称”的特点。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心,急着要“到苏州园林去游览、观赏”。学生在阅读时自然会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背景导入

有些文章――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写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之下,往往具有特定的含义。那么,我们就需要把介绍时代背景作为“导入”。让学生在“背景”下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下面是我们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的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鲁迅先生的又一篇小说《孔乙己》。(板书:孔乙己)小说取材于清朝末年。当时,政府腐败,民不聊生,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通过“科举”爬上了统治地位,但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但是,他们思想昏沉、精神麻木。执迷不悟地冲着“科举”二字一直走向自己人生的穷途末路。小说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活生生的典型。到1918年,封建帝制已被,但封建势力仍然统治全国;科举制度虽已废止,但封建文化和教育仍根深蒂固地毒害着广大人民。这年的冬天,鲁迅先生写下这篇小说,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控诉和有力的抨击。

师:下面老师先给大家范读一遍课文。

如果老师直接让学生接触文本,进行阅读,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故事情节的发展。老师在课前的这一段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了孔乙己生活时代的封建社会背景。那么,学生在阅读时就会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从“一阵阵的笑声中”读出悲哀。

三、情境导入

文章万千,风格各异。有的以景引人,有的以情感人。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我以这样的方式导入。

师:春天!同学们都熟悉这个季节吧?

生:熟悉。

师:谁能给说一处春天的景象?

生1:春天里百花开,满山遍野姹紫嫣红。

生2:春天,村外的小河边一片新新的绿。

生3:春天,人们都换了春装,显得格外的精神。

生4:春天,村里的人们开始耕地。

……(同学们兴致勃勃,言犹未尽。)

师:好!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简练的语言把春天描述得如诗如画――的确是这样。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天的一切都是新的;春天的一切都是美的;春天的一切都充满无限活力和勃勃生机!下面,同学们翻开书,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板书:春 朱自清)

春天是每一个学生都所经历过的。学习《春》这一课教师就要从学生所经历过的“春天景象”入手,唤起学生心中的兴奋,然后再把目标转向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以一种饱满的激情去感受春天气息的清新,才能带着内心抑制不住的兴奋体会春天带给人们的希望和力量。

初中语文新课导入艺术的方式层出不穷,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就能包容的。还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自由创新,灵活运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参考文献】

[1]曹英丽初中语文导入新课的方法浅议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2009年第10期

[2]毕长杰浅谈初中语文新课的导入方法《教学交流・理论版》2010年第12期

[3]魏强浅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的策略《学园》2010年第24期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县二十家子实验中学)

上一篇:小学语文的快乐学习 下一篇:在活动和实践中探究初中政治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