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的性别,后天的“角色”培育

时间:2022-08-05 05:12:23

先天的性别,后天的“角色”培育

镜头1.

4岁的男孩东东,对飘逸的轻纱裙子、蝴蝶头花、布娃娃等女孩子的东西情有独钟。平日在家里,他经常拿着妈妈的口红、胭脂,对着镜子偷偷地打扮自己的小脸蛋。每次妈妈带他到表妹家玩,他总要把表妹的花衣服、水晶亮片的鞋子穿在身上,以此满足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孩”瘾。看着镜子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自己,东东开心得简直合不拢嘴巴。

镜头2.

3岁的女孩茵茵,怎么也不愿意穿妈妈买给她的亮丽衣服和裙子,偏偏喜欢男孩子穿的那种短袖短裤。平时也不肯扎小辫子,还一直嚷着要剪一个像邻居波波那样的“平头”发型。她还特别好胜和顽皮,老拿着大刀、长枪等玩具与邻居的男孩们打斗。更可气的是,她平时还学男孩子那样站着撒尿,裤子常常被搞得湿漉漉的。

解读“性别错乱症”

类似以上的现象和行为,专家称之为“儿童性别身份障碍”,医学上又称之为“性别错乱症”。

男、女婴出生时,在生理结构(特别是生殖系统)上各有不同,但并不意味着一个男婴以后必定会长成一名真正的男人,或者一个女婴必定会长成一名真正的女人。

在生理性别的基础上,要长大成为符合他(她)所处社会文化体系中认可的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行为的标准,必须经过一段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即“性角色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1.家庭与社会因素

家庭的传统观念、家庭中男女的地位、社会对男女两种性别的态度等等,都会影响婴幼儿性别角色的最终确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家庭或社会观念,会让女孩自卑,造成女孩不喜欢自己的性别,于是她就会刻意地把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男性化。而有的父母喜欢的是与自己孩子相反的性别,从孩子出生起就在给孩子起名字、穿衣服、打扮、玩玩具等方面出现误导,孩子也就慢慢接受了异性的气质、动作和习惯,渐渐地认同和学习异性,努力去否定自己生理的性别,最终导致他对自己性别产生困惑,造成孩子性别发展偏差。

2.儿童心理因素

如果儿童生活在冷漠、争吵、相互谩骂、打斗的家庭气氛或单亲的家庭中,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父爱或母爱,也容易在性的身心发育方面遇到种种问题,对某一性别产生敌视或厌恶的态度,从而下意识地的向着自己认可的性别方向发展;而这个认可的性别有可能是与他本身的生理性别相反的性别,这样就出现了“ 女子气”和“假小子”等性别角色错乱的孩子。

3.学习环境因素

在我国的幼儿园和小学校园里,普遍存在 “阴盛阳衰”现象,男孩子在女教师的“小乖乖”(文静听话的女孩子得到赞许;淘气好动的男孩子受到批评惩罚)的教育模式下,有可能对女性产生性别上的认同,就出现性身份障碍的问题。

对孩子性格或行为上的异性化的倾向,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孩子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有的就有可能产生“异”或成为“同性恋”。婴幼儿期是接受性健康教育的最佳起始时期,也是孩子对自身性别身份认识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及早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按照社会认可的男女性的标准行为和原则来规范、培养孩子。

“性别角色”培育

由于性别是天生的,而性别角色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完全可以靠引导改善孩子的“性别错乱”。

1.为孩子提供有利于性别角色发育的家庭性别环境和正确的性别观念、性角色的规范教育。

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就应不断地把关于男、女性的品质特点灌输给孩子。比如教育男孩子要勇敢坚强,教育女孩应文静、温柔等,引导孩子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识和确定。在父母的言语、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会逐渐开始认识自己的性别,开始其性角色的塑造,逐渐适应社会认可的性别标准。

2.给予孩子与其生理性别相一致的抚养态度和抚养方式。

男孩,就当男孩来养,是女孩就当女孩来养,让他们进入各自的角色天地,容不得半点扭曲和造作。

――按性别选择游戏

要让男孩慢慢从对女性(母亲或女教师等)的依恋和认同中解脱出来。父亲就要尽量抽空和他相处,做摔跤、比武、打斗等比较激烈的游戏,以便形成孩子的男性气质。

而引导女孩学妈妈那样,形成温柔、贤淑的女性气质,可以玩一些温和、安静,培养耐心和细心的游戏。

――按性别选择名字、衣服、玩具等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名字有着强烈的性别特点。男孩就应该起一个男性化的名字,否则会被人取笑,影响他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平日家长不要给孩子以异性的装束,买异性玩的玩具,或做其他一些对孩子性别误导的行为,要时常不断向孩子灌输、强调他(她)自己的生理性别。

3.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有符合其性别的行为,做父母的应及时表示赞许,予以奖励;如果相反 ,就应该及时制止,或不给以奖励 ,逐渐扭转孩子的性别错乱的心理和行为。

上一篇:绅士淑女,从小打造 下一篇:快快乐乐起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