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明耀:绘画和烹饪的六点相通之道

时间:2022-08-05 11:32:29

焦明耀:绘画和烹饪的六点相通之道

焦明耀的办公室不像属于一名厨师,也不像属于一名管理者。走进这里,像是走进了一间画室。

屋子不大,但别有洞天。

桌上的绘画用具,桌边的习作,墙上裱好的画作。这里,更像是属于一个胸中自有丘壑的艺术家。

焦明耀:北京天下一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烹饪技师

大环境下的小爱好

圈内人都知道焦明耀酷爱绘画。

虽说是小爱好,但焦明耀决不仅仅是玩玩而已,他专门去书画院学习过,并师从过当时一批最著名的画家范曾、白雪石等,绝对是专业级水准。

问及为什么会去学画,焦明耀说得很是轻描淡写: “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大家都想着多学习。在那种大的氛围下,我就希望多掌握一门技能。艺多不压身嘛。小时候就很喜欢画画,不过是瞎画。后来就想专门去学一学。”

1981年,焦明耀利用业余时间,进入华夏书画院学习绘画。期间得到了很多大师的指点,并因为极强的悟性和灵性多次得到大师们的褒奖。1984,1985年时,焦明耀的作品就常常被《人民日报》、《文艺报》选登。

绘画的二十多年间,焦明耀得过全国大奖,作品曾被《中国书画家报》专版刊登,他还是中国书画家协会的会员。

关于绘画方面的荣誉和头衔,虽不及他在厨界的影响,但也算小有名声。

废画三千张

焦明耀走的是传统国画的路子。

他一直铭记着的,是著名画家李可染的名言“废画三千张”。

焦明耀认为,绘画同烹饪一样,掌握技法需要很长的时间,想取得突破也很难,需要持之以恒,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厚积薄发。

在他那一幅幅生动的作品后面,不知道有多少画了撕,撕了画的“废画”。

这种精神,也许正是他能在很多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原因所在吧。

焦明耀说,学习绘画,对自己的烹饪,乃至做人做事都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美学是烹饪的组成部分,通过学画,焦明耀对烹饪的出品,包括装盘、色彩搭配等各方面都有了更多的创新灵感。

国画中讲究墨有五色,用最简单的颜色展现出事物最丰富的变化,这里面对审美的要求,对基本功的要求,都和烹饪是相通的。

绘画要求每一笔都落得恰到好处,而且不能涂改,这对自己的做事也是一种锻炼。通过学画,不仅得到了美学方面的提升,更多的是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绘画与烹饪

由于有着绘画大师和烹饪大师的双重身份,焦明耀对绘画和烹饪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焦明耀说,绘画中最高的美的标志有六点,这同烹饪是相通的:

一、气韵生动。做菜亦然,要滋润,要求水灵灵,有活力。

二、骨法用笔。这同做菜一样,都突出了对基本功的要求。

三、应物象形。如同烹饪中对造型的美孜孜不倦的追求。

四、随类赋彩。烹饪也是同样讲求色彩搭配和谐天然。

五、经营位置。绘画中的构图相当于摆盘,绘画时讲求意境,笔法,这和烹饪一盘菜相同。

六、传移模写。国画中讲究传承,要看你师出哪门,烹饪也如此,要有基础的创新,而非随便创新。

言谈间,焦明耀展示出了他在传统文化方面的造诣。

原来,他不仅仅专门学习过绘画,还去进修过中文。这顿时令笔者产生了兴趣,原来,他本来是学理科的,后来觉得理科和生活有距离,而文科中涉及的知识对自己会更有启发,故而去进修了一下中文。

所谓“学而不厌”,大抵就是这样的吧。

科技进步奖

焦明耀的办公室里,桌角和墙上有着一堆堆的奖项,而最显眼的,放的是一张“世界美食图书大赛”的获奖证书。

是的,眼前这位厨师,不仅画画,还出书。

焦明耀说他原来学饭店管理,然后稀里糊涂就干上了烹饪。刚开始只是发表了几道莱品,后来才想到出书。

焦明耀出的第一套书叫《中华百草御膳》,那是市面上第一本带有营养分析的书籍。

虽然现在菜谱中配注营养分析已经很常见了,但它的首创者是焦明耀。说起这个,他不禁有几分自豪。

而最让焦明耀自豪的一本书是《滋补官府菜》。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官府莱的技法。传统官府莱虽然美味,但是菜品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跟现代烹饪理念有着一定的距离。

于是,焦明耀在书里将好的东西留下来,而对官府莱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分析和改变,把官府菜发扬光大,对中国烹饪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2003年,《滋补官府菜》得了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并获得如下评价:以饮食带动健康。为人类健康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焦明耀还出版了很多时尚美食系列的书籍,如《美食蔬菜汤》、《解馋瘦身汤》等,真实地实践着“以饮食带动健康”这句评价。

《宣和画谱》中有言“落笔则胸中丘壑尽在眼前”,绘画要求如此,做人也如此。而焦明耀仿佛一直都在诠释着这句话,胸中有丘壑,不慌不忙,行事云淡风轻,却又不断向前。

上一篇:真功夫:实现中费陕餐的标准化模式 下一篇:老汉口:楚汉风中新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