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五读法

时间:2022-08-05 10:32:02

浅议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五读法

古诗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应走出死记硬背,逐字逐句翻译诗句的误区,以朗读欣赏为基本教学思路,把古诗教学课堂上成欣赏课、审美课,上得有情有趣,使学生在朗读欣赏中获得审美体验,达到陶冶情操、增强文化底蕴之功效。

一、初读

首先要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古诗中有许多现代文中不常见的字或通假字,如《望岳》中的“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中“曾”通“层”,应读“céng”,“眦”读“zì”。读准了字音,才能正确理解诗意。为读准字音,教师既可以范读,也可让学生听名家的朗读录音。学生在听朗读的同时感受诗歌的整体意境。

其次,帮助学生读准停顿,读出韵脚。古诗讲究音乐美、节奏美,讲究平仄押韵,声调抑扬顿挫。通常五言诗的停顿节奏为: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言诗的停顿一般为: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如《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此外,还要读出诗歌的韵脚。如《秋词》中的“寥”、“朝”、“霄”都是押韵的,韵脚为“o”。学生在把握诗歌朗读节奏中体会美感。

二、解读

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的大概意思。可先让学生对照注释或参考资料进行自学,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的“荷锄”是扛着锄头,“荷”是“扛着”的意思,抓住了这个关键词,才能顺理成章地理解整句诗的意思。其次,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或者概述诗歌的主要内容,达到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如学习《归园田居》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读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在整体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可从人物、事件的角度去概述。

三、 思读

思读就是对诗歌的重点内容进行具体、详细的探讨。不同题材的诗歌,所探讨的侧重点也应不同。抒情诗探讨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就要感受李白对孟浩然的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再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就要理解陆游那种立志收复失地、报国杀敌的志向。叙事诗就应探讨所叙之事,如《木兰诗》,就要思考木兰代父从军,英勇杀敌,功成回家的事迹。哲理诗就应探讨所明之理,如《崇春江晚景》,就议论“春江水暖鸭先知”所表明的“只有勇于实践,才能未卜先知”的道理。有一些古诗纯属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诗,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由景入情,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是就是如此。如果诗中有名句,教师应把名句作为重点,让学生去思考、感悟。

四、品读

品读诗歌,就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更细微的、更深层的探究,以达到走进文本,产生思想共鸣的效果。为此,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可设置如下问题: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个字、词或诗句中可以体味出来?这些问题是从作品主旨和创作意图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进一步的评析,可以激发学生的切身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五、 赏读

赏读诗歌是学生从认识层面上对诗歌的鉴赏性理解,是对诗歌进行创造性的评析。一方面老师可以提供赏析的角度,如内容、情感、意境、用词、创作手法等,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赏析诗歌的思路。如从用词的角度“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和“见”字;从创作手法可以引导学生从用典、修辞、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动衬静等角度分析,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至太行雪满山”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等。

总之,初读是学生对诗歌朗读技巧的把握;解读是学生对诗歌整体的初步感知;思读是学生对诗歌内容与主旨的深层探究;品读是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进一步体悟;赏读是对学生对诗歌鉴赏性的评价。只有这五步教学有机结合,学生才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地领悟诗歌的主旨与内涵,诗歌教学才能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府谷县第二初级中学

上一篇:早期阅读中幼儿思维及语言表达力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