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浅议

时间:2022-09-16 12:34:05

诗歌意象浅议

摘 要:考生普遍认为诗歌鉴赏较难,得分普遍较低,究其原因,在于读不懂诗,而读不懂诗的根本的、主要的原因又在于教学中诗歌意象分析的缺失。“意象”乃诗之本体,它决定了“意象”是诗歌教学、诗歌鉴赏的关键。因此帮助学生理解“意象”概念,梳理一些常见意象,并以此去分析诗就成为诗歌教学的重点。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才可能全面提升。

关键词:诗歌;意象;审美意象

综观现行语文教材,古诗篇目较以往大大增加,这既是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回应,更是为了能全面而深入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古诗阅读作为高考阅读的必考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是考生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得分普遍较低,甚至说很差,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读不懂诗,而学生读不懂诗的根本的、主要的原因又在于教学中诗歌意象分析的缺失。诗歌教学,贵在分析意象,而不是通过翻译直接告诉学生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为什么诗歌教学贵在意象分析呢?因为诗的本体就是意象。就诗歌创作而言,往往会遇到“文不逮意”,故而选择“立象以尽意”;就诗歌欣赏而言,“象”是寻“意”基础和依托。可见,“意”与“象”密不可分,那么什么是“意象”呢?

一、意象简述

“意象”一词,由“象”范畴系统中衍生而来,经后世学者的完善与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论和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意象,顾名思义,指意与象的融合体。这一概念,其渊源来自先秦哲学典籍中的“意”和“象”。《周易・系辞上》中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对此,三国时期的著名经学家王弼曾作诠释:“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寻象以观意。”王氏阐述了“象”“意”“言”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然“意”与“象”合称为“意象”,作为哲学范畴,最先由汉哲学家王充提出;作为审美范畴,魏晋时刘勰最先运用了这一概念:“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氏在此所谓“意象”就是心意与物象的契合体。后唐代王昌龄、司空图都对此有所发挥。但无论是刘勰还是王昌龄、司空图,他们所谓的“意象”仅属于正在艺术构思中的形象,而非已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自宋代之后的文论,所谓的“意象”大多则是指已经创造出来的艺术想像,明清两代最为明显。清初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可谓“意象”之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宋、元、明美学家的成果,不仅认为“意象”乃是诗的本体,而且还对诗歌“意象”的基本结构作了具体的分析,即他所谓的情景说。王夫之认为,诗歌意象就是“情”与“景”的内在统一,或言“情”“景”的统一乃是诗歌意象的基本结构。“情”“景”不可分离。“景”不能脱离“情”,脱离了“情”,“景”就成了“虚景”,就不能构成审美意象;同样,“情”不能离“景”,脱离了“景”,“情”就成了“虚情”,也不能构成审美意象。只有“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才能构成审美意象。此外,王夫之还指出“情”“景”的结合可有多种形态,只要它们是内在统一的,皆可构成审美意象。他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情中景尤难曲写,如‘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才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赏之景。”在这里,王夫之指出了诗歌意象的基本类型:一为“情中景”,一为“景中情”。

二、意象浅见

“意象”的发展与完善是艰苦而卓越的;同样,诗歌“意象”的分析也是艰苦而难懂的。既如此,就高中生而言,怎样教会其理解诗歌意象呢?我认为没必要进行学理上的深究,然可通过形象的比喻,通俗易懂地使学生明白其各种意思即可。“意象”之“意”与“象”犹如“盐水”之“盐”与“水”。这样比喻的根据在于“意象”是“意”与“象”、“情”与“景”的交融和统一。缘其交融统一,缘其有机融合,所以在不懂意象之象征意义的人来看,他们只见“象”而见不出“意”;犹如在不知一瓶水是盐水的人来看,只见“水”而见不出“盐”。因为诗中之意象要通过品读才能见出“意”,亦如那瓶水只有去品尝方知是盐水。这“意”、这“盐”深渗于“象”“盐”之周身,看不见,却能细心体会到。这就是意象的妙处。

当对“意象”有这样一个形象的理解后,我们再在诗中看到“沙鸥”“大雁”时,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只普通的沙鸥、大雁,而是一只被主体情感观照了的沙鸥、大雁,或者说是打上主体情感色彩的沙鸥、大雁。

三、意象梳理

上面通过对“意象”概念的通俗理解,似乎很简单,然要学会分析一首诗,光靠理解“意象”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这得大量地去读诗,特别是要学会积累一些常见的“意象”。因为诗中的意象是人类共同情感的表征,这些意象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已约定俗成。人们若要表达某种情思,就会不约而同地借助同一某物;或人们若见到某景某物便生发、引起某一特定的情思,这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如漂泊在外的游子,看见大雁南归便勾起思归之情;再如漂泊在外的游子若见到秋叶飘零便触景伤怀,漂泊无依之感油然而生。这里的“大雁”“秋叶”本是寻常事物,怎么它们偏偏就成了象征游子思归、漂泊之感的“意象”了呢?因为“大雁南归”“秋叶飘零”与“游子”的有家难归、漂泊无依有某种相似之处。正因为此,诗人才会假托这一特定的自然物以更委婉、曲折而又形象地表达其情思。因此积累些意象并熟悉其象征意义不失为鉴赏诗歌的一条有效途径。

总之,“意象”作为诗之本体,这就决定了“意象”是诗歌教学、诗歌鉴赏的关键。因此,帮助学生理解“意象”概念,梳理一些常见意象,并以此去分析诗就成为诗歌教学的重点。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提升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上一篇: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浅析 下一篇:初探识字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