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气血亏虚型头痛

时间:2022-08-05 08:01:34

中医治疗气血亏虚型头痛

摘要:劳心过度,伤心耗血;年老气血衰败,或久病不愈,产后、失血之后,营血亏损,气血不能上营于脑,髓海不充则可致头痛。本文着重调治所病脏腑及气血阴阳,通过补益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荣养脑神,则头痛可愈。

关键词:气血亏虚;头痛;健益心脾;透刺

【中图分类号】R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70-01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上头面,督脉直接与脑府相联系,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能上注于头,即头与五脏六腑之、阳气密切相关,凡能影响脏腑之精血、阳气的因素皆可成为头痛的病因,因此,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依据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原则,采用中药和针灸并用治疗气血亏虚型头痛,在临床治疗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例:赵某某,女32岁。头痛7个月。患者4年前产后大出血,后治愈。7个月前因劳累过度复出现头痛,用止痛药有所缓解,后疗效不佳。头部隐隐作痛,心烦,入睡困难,周身无力,持续性发作,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食欲不振,月 经量少、色淡。

查体:面色无华,口唇指甲淡白,语声低微,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BP:90/60mmhg。

诊断:头痛

辨证:心脾两虚,气血亏虚

治则:补益心脾,通窍止痛

治疗:

一、中药:党参10克、黄芪25克、白术10克、茯神10克、炒酸枣仁20克、龙眼肉10克、木香10克、当归15克、远志15克、天麻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生姜5克、大枣10枚。

二、针灸:主穴-百会、四神聪、风池、三阴交透悬钟、神门、心俞、脾俞、足三里。

配穴-阿是穴

手法-补法

依上法治疗8天后,头痛减轻,心烦失眠、头晕目眩、食欲不振有所好转;治疗15天后头痛基本消失,月经量正常,色红,口唇指甲淡红,BP:110/70mmhg。

共治疗20天,痊愈。后随访,无复发。

按语:心主血,脾生血,心脾两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不易入睡,心悸健忘;气血不足,不能上养于脑,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少华;脾虚失运,则饮食无味;血少气虚,故精神不振,神疲倦怠,脉细弱。方中党参、白术、黄芪、甘草补气健脾;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补心益脾;当归滋阴养血;木香行气舒脾,使之补而不滞;天麻通窍止痛;川芎引血上行。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疏通足三阴之经气,调理肝、脾、肾,健脾助运,益肾养肝,降泄湿浊,调补气血。针刺三阴交透悬钟,从阴引阳,补虚泻实,则浊阴得降,气血得以上荣,头痛自止;补益心俞、脾俞、足三里,使气血生化有源,脑窍得以荣养,髓海充盈则头痛可愈。全方共奏补益心脾,通窍止痛之功效。

上一篇:大剂量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体会 下一篇: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莫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