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哲学方式课型 实现学习方式转变

时间:2022-08-05 06:04:10

运用哲学方式课型 实现学习方式转变

【关键词】哲学方式课型

学习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26-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建构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MS-EEPO有效教育的哲学方式课型能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哲学方式课型的概述

MS-EEPO有效教育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其基本课型方式有要素组合方式、平台互动方式、三元方式和哲学方式。

哲学方式课型是MS-EEPO有效教育的主流课型之一,在有效教学方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通过任意一个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大量扩张训练的课型方式。哲学方式是操作艺术的高级形态,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1 哲学方式课型的操作流程

第一步骤:出示素材。导人教学素材。可以是学科内容或者任意素材。(约1分钟)

第二步骤:头脑风暴。提示:“由素材你想到什么?”让学生大胆自由地想象、发言,使学生的思维初次扩张,为后面的群体探究环节埋下伏笔,是一个重要的准备环节。(约3分钟)

第三步骤:设计问题,民主筛选。让学生根据想到的内容提出1—2个感兴趣、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进行一次筛选、二次筛选,选出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约5-7分钟)

第四步骤:群体探究。进行群体探究、主体扩张、立论与辩论、与专家对话、目标演化等。让学生讨论、辩论民主筛选出来的话题,教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调控时间、不断拓展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思维的迅速扩张。本环节是哲学方式课型的重心,在课堂中应占据课堂25-30分钟为宜。群体探究的形式是多样性的,一般有辩论式、沙龙式、反驳式、自由发言式等,无论使用何种探究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的向度、深度快速扩张。

第五步骤:总结升华,拓展延伸。学生交流收获或用书面表达所得,或者教师总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闪光点,再抛出与学生探究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约5分钟)

2 实施哲学方式课型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哲学方式适用于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和能由一点发散开去的课。可单独作为思维训练课上,也可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某一环节中。哲学方式课两周上一次为宜,至少一个学期要上两次。

第二,哲学方式课倡导的理念是不依附任何学科,不解决学科问题,不下结论,只侧重思维开发的训练。现在也有不少教师正在实验和探究哲学方式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第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迅速处理、收集信息。特别是在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出现后,教师要及时捕捉其中的关键点,加以点拨、引申,但必须精炼,不重复、不哕唆;在问题汇集强化中,迅速地进行个性化的问题强化、筛选、补充……

第四,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研讨空间,并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小组、团队……)。如,在个人设计问题后,小组交流进行一次筛选,交流完毕后小组进行二次筛选,全班学生一起进行第三次筛选,选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梯度形态下的思维扩张、再扩张。

第五,在学生进行群体探究的过程中,要避免发言积极的学生多次抢答成为“话霸”,适当指导和照顾反应较慢的学生,可以用鼓励、暗示、提示、提名等方式,为他们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一般情况下,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讨论,并适当地引导点拨,促使学生热情参与,引导促进主题扩张和目标演化,实现学生个性品质与个性化的学习品质的扩张发展。

第六,哲学方式课有三个看点:①看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教师应逐次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有个性、有价值的问题,经过四五次实验后,会看到学生提问的能力在提高。②看学生思维是否得到打开(即一堂课有多少个思维向度)。如在设计问题时有多少个问题向度,初期在一节课里能达到12-16个向度就不错了,发展到后来一节课里可以达到几十甚至上百个问题向度,这是训练后学生的思维变化特点之一。③看学生思辨的过程(批判能力和答辩能力)。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如何反驳他人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哲学方式课型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 哲学方式课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

在哲学方式课上,生成探究问题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延伸问题,能真正地学习、探究自己想了解的知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激发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某节哲学方式课上,笔者通过手中的一个数码相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提出了包括科学技术的未来、人肉搜索的利弊、科教兴国的实施、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科技产品与战争、太空资源开发等30多个思维向度的问题。此时,学生成为了设计课堂问题的主人,探讨使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而不是探讨由教师设定的问题,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开始进入“我要学”的主动学习过程。

在哲学方式课上,学生参与组织管理的过程,头脑风暴的板书、问题几次筛选的投票与计票、临时小组分组分工、小结作业形式的决定都是由学生自主决策完成的,学生逐渐成为学习过程的管理者。例如,在头脑风暴环节,笔者会请一些学生帮忙记录大家的发言,后来,学生们都能主动举手要求做记录员;在问题汇集强化中,用小组统计、举手表决等方法,让学生自己上台指挥投票和计票,以确定感兴趣的问题;在辩论过程中,一般是临时按立场两方或三方(正方、反方和中立方)分组,在辩论前的讨论环节中,同一观点的学生自发地就近组成小组快速进行讨论准备;在小结环节,学生自主决定使用语言、板卡、表演等个性化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可以说,哲学方式课是“我的课堂我做主”,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哲学方式课型使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学会合作学习

在哲学方式课上,学生确定探究主题后,会根据主题进行自我思考、深入分析、总结归纳,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最后对主题进行群体探究,扩张主题,运用哲学的观点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为了增强支持自己的力量,学生会主动合作分工,主动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学会了如何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一节以“手机”为主题的哲学方式课上,学生提出:中学生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学生通过自己选择立场,组成团队,分正、反和中立三方立场辩论,观点针锋相对,思想碰撞交流,下课后还以团队课后作业形式继续辩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3 哲学方式课型能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动性,学会探究学习

在哲学方式课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够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乐于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一节以“月饼”为主题的哲学方式课上,在讨论“今年你还吃月饼吗?”的基础上,学生又自主提出了“中学生应不应该送礼?”“豪华包装与简易包装,谁是谁非?”“中学生究竟是应该低调做人还是高调做人?”等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直到下课学生还意犹未尽。于是,笔者顺应学生的学习心愿,布置了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为你的观点搜集论据,在下一节课上展示(完成该作业以自愿为原则)。结果,笔者收到了所有小组的答卷。可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热情比什么都重要。

哲学方式课型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转变学生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方式自我建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责编

雷靖)

上一篇:陕西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适应性现状与发展对策 下一篇:浅议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