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盛世华章

时间:2022-08-05 05:16:08

2007年12月1日,雪后的沈阳城晴空万里,辽宁省妇联7楼多功能厅里春意融融,座无虚席,由《收藏》杂志社、辽宁省妇联、辽宁省收藏家协会主办,沈阳市大友文化传播公司、沈阳市盛京古玩城协办的“《收藏》伴我十五年”东北地区读者联谊会暨辽陕文物专家联合鉴定会在此隆重举行。这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全国万里行活动之上海、兰州、太原行之后的又一次盛会,沈阳、锦州等地的收藏爱好者和合作方代表200余人与会。辽宁省政协副主席张行湘,辽宁省原副省长、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林声,省妇联副主席马丽华,省委原副秘书长闰吉矗省军区后勤部原参谋长时兴根等辽宁省领导同志拨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辽宁日报》《辽沈晚报》《沈阳晚报》以及辽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本刊总编杨才玉首先致辞,他说:辽宁省的有关领导及部门负责同志在百忙中出席本次活动,彰显出辽宁省党政领导对收藏文化活动的重视和支持。《收藏》杂志与辽宁省妇联和辽宁省收藏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这次活动也具有不寻常的意义。时下辽宁省妇联正在为筹建中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征集文物藏品,此事得到辽宁省收藏界朋友的大力支持,这说明当今民间收藏活动已深入到百姓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间收藏正在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杨总编在发言中汇报了《收藏》杂志的成长历程。他说:《收藏》杂志是填补中国期刊格局空白的艺术品鉴赏类专业杂志,创刊15年来不断向精品大刊的目标攀升,面貌不断变化,每年甚至每期都以新的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有“常看常新,永不厌倦”之感,赢得了海内外读者的信赖。基于这样的信赖,很多读者把《收藏》杂志视为痴友、情友,当作收藏对象,见一本就要配全套。有读者说“《收藏》如大学”,《收藏》杂志影响带动了一代人的成长,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一代收藏家、鉴赏家、收藏理论家,大都是《收藏》杂志的作者和读者,他们是和刊物一起成长起来的。《收藏》杂志影响带动了中国一大批收藏类媒体的诞生,影响和带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收藏》杂志以期刊为载体,充当了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普及者和推动者的角色。读者的赞誉对我们是鼓励,更是鞭策。

杨总编在谈到对东北地区民间收藏的看法时说:东北三省为我国多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文明史做出过重要贡献,也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桥头堡和重镇。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新兴起的民间收藏高潮中,东北地区的广大文史工作者、收藏爱好者和古玩艺术经营者也为之建立了新的功勋,对于在古都西安诞生的《收藏》杂志也给予了很大支持。这次一是来感谢,二是希望再加把劲,对本刊给予更多的关注,改变目前发行量与东北三省经济文化发展不太适应的情况。

辽宁省原副省长、辽宁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林声先生对《收藏》所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他说:欣逢盛世,一个重要标志是收藏兴起。和平盛世,和谐社会,大家都喜欢收藏,辽宁地处北方,民间收藏兴起较晚,但后劲很足,正在兴起的收藏活动和收藏文化亟待正确的引导。《收藏》杂志社一行带着15年的丰硕成果来到辽宁,这对于辽宁省收藏行业和辽宁收藏文化是极大的推动。

林省长还就当前的民间收藏形势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收藏为什么这么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进入了市场,在房地产、股票等投资中,收藏品的增值率是最高的,达到了30%。搞收藏要有经济实力,更要有眼力,对广大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是一种文化,一种享受。在谈到辽宁地区的历史文化时,林省长说:辽宁是辽金文化和清文化的发源地,如著名的辽瓷、辽三彩;清王朝进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曾11次回辽宁祭祖,将关内一批宝贵文物带回盛京;末代皇帝溥仪携带出京、运往长春伪宫的大量清官珍贵书画最后都滞留在了东北,当时很多已散佚到各地。因此,许多重要的国宝潜在东北。文物是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文物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是靠文物收藏往前推进的,收藏活动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希望《收藏》今后在文物鉴赏、开阔眼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多做工作。

辽宁省妇联副主席马丽华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参加这样的会议还是第一次,没想到沈阳有这么多收藏爱好者和《收藏》的读者。过去收藏是少数人的活动,今天,收藏已成为大众化的活动,由此感到了祖国的富强和发展。盛世收藏,盛世建馆。2005年,国家批准在北京成立第一家妇女儿童主题博物馆,该馆计划在奥运会前开馆,辽宁省妇联的主要任务是征集红山文化、锡伯族文化和满清时期及近现代文物,这是博物馆界的大事。为此,辽宁省妇联走群众路线,发动全省干部深入偏远地区征集文物,目前已征集到46件(套)231件,但还没有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马副主席借此次会议向全国的民间收藏家求援,请大家给予支持。

中共辽宁省委原副秘书长闫吉聪壬是《收藏》的忠实读者,他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说:《收藏》是我国第一本专门研究民间文物艺术品、报道收藏界动态的专业杂志,是真正的群众性杂志,是收藏家的良师益友。这本杂志为什么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充分体现了广泛性和群众性,既对专业的文物研究者有借鉴作用,又给收藏爱好者、初学者以实实在在的指导。《收藏》自1993年创刊以来,也一直体现了创新性,经历几次大的改版,不断扩展了内容,装帧设计也更加精美,更有生命力。汉代贾谊说:“仓廪实,知礼节。”我们国家欣逢盛世,《收藏》正赶上人们需要有这样一本杂志作指导的时候应运而生,因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不用谁来动员,收藏爱好者都纷纷订阅。

《收藏》杂志东北地区发行赵t棠女士介绍了《收藏》在辽宁的发行情况。赵女士动情地说:《收藏》创刊15周年,这在中国收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里程碑。据市场调查,《收藏》目前已占据中国收藏类期刊市场60%以上的份额。她作为《收藏》杂志辽宁省的发行,发行量从过去的数百册上升到现在的数千册,她有决心让《收藏》走进东北地区更多收藏爱好者手中。

刘满先生来自锦州收藏家协会,是《收藏》辽西地区发行,此次他率领由20位藏友组成的团队专程赴沈阳参会,向《收藏》创刊15周年表示祝贺。他说:“我家是三代人收藏《收藏》。我拥有全套的《收藏》和合订本;我有两个外孙女,一个8岁,一个12岁,她们每期都要一本《收藏》,而且边、角、棱都不能折,里面含的小书签、每年赠的光盘缺一个都不行,我的女儿对她们很支持。我祝《收藏》越办越好,在辽西大地越来越有收获!”

嘉宾们的发言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辽陕专家联合鉴定和杨才玉总编签名售书活动随即开始。2个小时中,陕西和辽宁省的文物鉴定专家禚振西、王长启、赵洪山、聂鑫诸位先生为藏友义务鉴定了近千件藏品,杨总编也同聚拢而来的读者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

中午,刊社举办答谢酒会,向与会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席间朋友们举杯同贺,共祝《收藏》奏响更华美的乐章!

责 编 王 昆

上一篇:佛像真伪探讨 下一篇:收集复刊后的《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