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8-05 01:38:41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城市的环境问题,介绍了城市园林的功能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环境问题;城市园林绿化作用;存在问题;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cit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unct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scape and the necessity of how well the urban landscap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make a detailed discuss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Urban landscape effect; Existing problem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交通业、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促使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小城市不断增多,大城市不断扩大。而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环境问题曰益受到人们关注,人们渴望自然,呼吁保护生态环境,强烈要求建设“生态城市”。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1 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1.1使大气中O2增加, CO2减少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又通过呼吸作用吸收O2和排出CO2;但是,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要比呼吸作用排出的CO2多20倍,因此,最终结果是消耗了空气中的CO2而增加了空气中的O2,平衡了大气中CO2和O2 。

1.2使城市空气得到净化

城市绿地对城市工业和交通所排放的大量毒有害污染气体(如CO2、Cl2、HF等等)有阻挡、吸收、滞留和过滤的作用。据有关专家测定,每1hm2加拿大杨平均每年可吸收大气SO2 46kg,每1hm2胡桃林每年可吸收SO2 34kg,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具有净化空气能力。

1.3使城市噪声减弱

树木浓密的枝叶与枝条当声波经过时能吸收一部分能量,而使声音减弱,所以植物对减弱噪声有明显的效果。宽阔高大且浓密的树丛可以减低噪音5dB-10dB;乔灌草结构带30m宽可降低噪音3dB-5dB。

1.4使城市环境更加美观

城市园林绿化一般以乔灌草相结合配置这些花、草、树木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城市绿地不仅可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美化城市,使人赏心悦目。一年四季五颜六色的花,千姿百态的造型,均可为城市增添几分自然美,使城市环境更加美观。

1.5使城市气候得到调节

城市绿林在酷热的夏季,其枝叶形成浓郁覆地,直接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热而且也阻隔了来自地面、墙面和其他相邻物体的反射热。与此同时,城市绿化地段有强烈蒸散作用,它可消耗掉太阳辐射能量的60%-75%,因而能使城市气温显著降低,高温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在严寒多风的天气里,也能使温度降低较为缓和。

2 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城市环境质量逐渐恶化事实告诫人们自然界不可能无限度地承受侵害,人类再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必然提倡 “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为需求发展的能力”;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宣言,正式确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协调不断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保证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自然的发展则必须优先保持自然生态,使开发建设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内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城市及城乡结合带自然资源的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稳定的人工自然生态群落,不断提高城市绿地定额指标,更好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3 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3.1城市绿地定额指标未达标

据统计分析,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距国家规定的目前应达到的标准(人均公共绿地6.5m2以上,绿地覆盖率35%以上)还有一定差距而专家分析,城市植被覆盖率在35%以上时,才能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所以,我国的绿化水平从总体上还不能满足城市生态要求。

3.2绿地结构单纯,品种多样性体现不充分

一些城市绿化树种虽然较多,但植物景观单调,在色彩、季相上无多大变化,缺乏生机活力,难以体现其园林艺术风貌。如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仅占全树种的15%,不能实现季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目标。另外,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绿量不足,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单调,如树种单一,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当等。除此之外,重名贵品种轻一般品种,重人工造景轻自然景观,重草轻树的观念也影响着植物品种的全面引进。

3.3绿化意识低,侵占绿地、滥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骤增,房屋的扩建,侵占绿地、滥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城市的规划绿地被挪作他用。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使得成年树木被大量砍伐,砍了栽、栽了砍。

3.4管理制度未落实

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制度未落实,城市园林执法队伍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其次经营管理者忽视了”三分建,七分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原则等等助长了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无人问津,同时造成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目前落后于城市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

4 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措施

4.1因地制宜,合理引进更多树种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因此不应仅仅追求美观,应重点考虑如何让其发挥最佳生态功能。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尽可能地多引进以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辅以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在树种选择上以“绿期长”、“遮荫空间大”为选择植物的首要条件,其次还应考虑树木的形状姿态,花期、花形、花味,叶形、叶色和果形、果色、果期等生物生态学特性。植物品种的多样化,努力争取在所建绿地中尽多地安排能够兼容的各种植物,增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上一篇:路桥施工安全管理浅析 下一篇:浅谈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