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豫剧的文化传承及其特殊功能

时间:2022-08-05 01:21:02

试论豫剧的文化传承及其特殊功能

摘要:豫剧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在河南省发源、发展,流传至今,成为一种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成就较高、流传面较广的一种戏曲,这并非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从民族社会学的观点看,其产生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必然性同时具有特殊功能。

关键词:豫剧 文化传承 功能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豫剧广泛流传在河南、山西等一带,是中原地区戏曲中的一朵奇葩。豫剧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塑造了一代新人。

一、豫剧的流传

河南省简称“豫”,故解放后定名为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豫剧在清末民初已经形成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高调五大流派,在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区广泛流传。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河南长期居于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域,处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丰厚的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中,戏曲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富矿”[1]。

豫剧是河南民间音乐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节奏鲜明、诙谐欢快、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特点使豫剧在中原大地广泛流传,滋润着代代中原儿女的心扉。

二、豫剧的传承方式及发展

传承民族文化是华夏子孙传承生活的使命,豫剧的起源、繁荣发展、广泛流传离不开一代代的豫剧传承人。豫剧得以广泛流传至今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传播:在自娱活动中传承;在舞台表演中提升;在文化活动中传习;利用现代传媒和传播工具进行传播;兴建豫剧表演学校、走进课堂等。

豫剧以历史小说、演义、婚姻、爱情等为题材,逐渐融入时代性元素,题材不断更新,更加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使之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豫剧从街头巷尾的自娱自乐,逐步走向了舞台表演,荧幕表演。电影《七品芝麻官》获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戏曲影片奖,其中的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脍炙人口。《小二黑结婚》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节目,经久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提升豫剧演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组织其学习文化和戏剧理论,不断提高演出水平。豫剧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进入 80 年代后,不少艺术门类,所有戏曲剧种都在惊呼危机,而豫剧却在与困难的奋力拼搏中显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继续为自己赢得了荣誉。豫剧的上座率、自给率,豫剧的演员人数、观众人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

三、豫剧的特殊功能

(一)教育功能

普丽春指出:“教育在任何民族文化与科技的发展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最有效的莫过于兴办学校”[3]。豫剧教育从起源到发展经过了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口儿相传,街坊邻居的互相引导,从一种最原始的、初级的教育方式流传发展至今。豫剧的教育内容多与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豫剧题材的来源如此丰富,可以说其教育功能体现的极其明显:

(1)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豫剧的演出常常和节日、民俗活动相伴。比如说春节、庙会等节庆日,现如今,豫剧更是走进了百姓的寻常生活中。颇受广大豫剧戏迷朋友喜爱的《梨园春》节目,开办十多年来,收视率节节攀升,是同类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一档节目。它的主要形式,就是呼应民间的戏曲热情,鼓励民众参与。节目中不仅有专家点评,也有普通男女老少表演,年纪最大的80多岁,年纪最小的3岁,可谓是全民参与。在晨练的公园里,到处可见三五成群的豫剧爱好者,吹拉弹唱互相切磋,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使人们在娱乐中接受并不断传承豫剧文化。

(2)传授文化知识。豫剧题材多来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这些事件呈现在舞台上,一些历史史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被神化、传奇或夸大,但是基本的历史故事还是真实存在的。像包公戏教化我们为官要清廉、秉公无私;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则向我们传达了民族之义,爱国之情。也有新中国先进模范先进事迹的政策戏、政治戏。舞台艺术与现代媒体相结合共同向我们传递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二)社会文化功能

豫剧作为中原文化艺术代表,以“承东启西纳百调,连南贯北融一台”的特点广泛流传,与中原所处的地域位置密切相关。从清代乾隆年间诞生以来,豫剧历经峥嵘岁月而长盛不衰,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成就较高、流传面很广,这并非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从民族社会学的观点看,它的产生,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它和中原社会历史密切相关,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3]。

(1)审美功能

豫剧的审美观讲究自然美,舞台上呈现的人物多具有诚实有信,豪气冲天、爱国、刚正不阿、不畏、助人为乐、勤劳勇敢、嫉恶如仇、广交朋友等性格特点。这些传统审美观,在豫剧不同种类的戏曲中表现得很充分,如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包公戏、小二黑结婚、朝阳沟等。形象丰满生动,和史实结合紧密,让人百看不厌。

(2)娱乐功能

豫剧是一种全民性的艺术活动,公园里可以看到戏迷爱好者在一起自娱自乐;田间地头可以听到农民旁边收音机里豫剧那熟悉的旋律;电视荧幕上可以看到戏迷争霸戏曲擂台赛。在娱乐中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又传承了民族文化知识,一举数得。

(3)社交功能

说起河南豫剧,大家一定对《刘大哥讲话》等选段的印象颇为深刻。事实上,无论在街头巷尾、公园角落还是集市里,豫剧那熟悉的旋律只要一响起,人们就争相跑来听戏,看热闹,不论相识与否,几出戏唱过,就会和身旁的戏迷交流意见,再陌生的男女,也会变成无话不谈的朋友。

(4)促进海岸两峡的交流功能

豫剧是我国流传最广泛的剧种之一。我国台湾并不简单地把豫剧当作一个地方剧种,而是把它作为中原文明的一种文化象征、文化符号来传承的。在台湾称豫剧是最富教育的剧种。河南省每年免费为台湾培养一批豫剧演员,扶持台湾豫剧发展。由两岸合作演出的《约束》也登上了世界舞台,并获得很高的赞誉。随着两岸关系的升温,豫台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豫剧在台湾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总之,豫剧对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全国包括台湾乃至海外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这都和中华文化的根源文化、中原文化密切相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形形的人,有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有惊心动魄的战争,戏剧用其良好的舞台艺术向我们一一呈现。让我们及后人记住民族文化,延续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习惯在于培养,爱好在于提倡,豫剧文化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地大力支持,使豫剧在传承中原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塑造着与时代相适应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王小宁,弘扬豫剧事业,促进文化传承――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全书[J],特别报道

[2]李雯,豫剧的历史、发展与演唱之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普丽春,试论彝族烟盒舞的文化传承及其特殊功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23卷第6期

上一篇:于细节处观《左传》之风骨 下一篇:立德树人春风化雨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