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人文历史 收藏“老牌匾”

时间:2022-08-05 12:32:19

品味人文历史 收藏“老牌匾”

牌匾,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是融汉语言、汉字书法、雕刻、漆艺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匾额是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匾额通常摆设在门楣、寿梁和枋梁上,它的形式通常以横长形和竖长形居多。牌匾的悬挂范围非常广泛,关隘城堡,宫阙王府、园林名胜、坛观寺庙、名门宅第、工商店铺等等,牌匾几乎无处不在,既有悬挂室外的,也有悬挂室内的,是室内外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

牌匾的历史悠久,牌匾是一座建筑、一座城市的点睛之笔,牌匾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自秦汉以来延绵两千多年。在我们这个传统文化积淀浓厚而富有诗意的国度,她凝聚了中华民族思想艺术之精华。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牌匾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牌匾文化再次兴旺发达。

匾额分成两种:官方的和民间的。官方的出现较早,秦代就有了,官府衙署都挂有牌匾,而民间的到唐末才出现。当时里坊制度被废除,百姓可以临街破墙开店,于是人们开始想出了挂出各自的匾额来招揽生意,到了宋代,匾额就更多了。匾额在以前犹如房子画龙点睛之处,一般都会延请名人来写。如果房子四面有门,那么一般正门之上必须放上一块匾,可以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见匾额”。

自有匾额以来,它就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与建筑、民俗、文学、艺术、书法相结合,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写景状物,言表抒情,寓意深邃,具有极大的文学艺术感染力。悬于宅门则端庄文雅,挂在厅堂则蓬荜生辉,装点家居则古色古香。虽片辞数语着墨不多,望之却巍然大观,令人肃然起敬。纵观各种匾额,无论是屋舍的装饰,还是景观的装点,无不表达了人们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如民居屋舍匾额的内容大都为“芝兰入室”“忠厚传家”“安乐”“桂馥”等;反映自然景观的则如:“山清水秀”“碧水萦绕”等。所有这些表示吉祥、安宁、祥和的字眼,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福瑞喜庆、诸事顺利的词句,充分表达了我国人民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美好观念和欣赏趣味。

牌匾目前多用于商业领域,是我国一种独特的传播商业信息的广告形式,它通过巧取文学作品、凭借商联文采、援引成语典故、附丽神话传说、名人题字,利用趋吉心理、采摘宗教词语、表达报恩情感、显示店家诚信等方式,负载着厚重的民族商业思想,折射出传统的文化色彩。

二、工艺

一方制作精良的匾额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制作流程方能成就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传统建筑的装饰行为中,匾额是重要的兼具实用性与艺术装饰性的物品。

首先需要用上好木料精心雕琢加工而成,木质以红松、核桃木为主,更讲究的还有用金丝楠木或是紫檀木等高级木料。加工时,要用两年以上猪血腻子填缝、刮平,五至七道大漆做底,阴干打磨后上三道桐油。古代匾额按制作工艺有平板阳雕、平板凹雕、平板漆字、图腾雕框、镂空图腾雕框等形式。字的刻法有中凹阴刻字、中凸阳刻字。此外,古人还有独特的剔光、修圆秘法,可以让匾额上的字无论阴阳刻,远看都有立体效果。

匾额的题款乃是画龙点睛之笔。有的是上下款俱全,有的只有一款。款有字有印。印又有“名章”和“闲章”两种。印的篆刻髹饰或红底金字,或者金底红字。一般情况下,匾额的写作文字很少,也无复杂的结构款式,主要是讲求适情应境,文辞精粹。题书时要求高水平的书法艺术,上款下款的书写位置得当,字的大小适当。因此为匾额题字的人也有讲究,主要是当时的显贵、名流和书法家,书法精湛。文词适中,悬挂得当的匾额足以表现书写者的才华与文采,并且透过视觉与意念的传达,塑造空间的风格。匾额上除了主文之外,左右的小字大多撰写捐赠人及头衔和落款的年代,许多古建筑就是借助匾额上的资料而确定它的创建年代。匾额的底色以黑色居多,也有漆紫、红、绿、棕等颜色的。

内文最常见就是真金颜色,也是在字上敷贴金箔的“真金字匾”,贴金工艺很有讲究。首先调制金胶就必须根据四时变化掌握好材料比例、稀稠程度和干燥程度。其次,涂金胶必须要均匀,掌握好“火候”非常重要,早了不行,晚了不行,快了不行,慢了不行,要贴得平整、严实、光洁、鲜亮,无明显接口。

除贴金匾外,也有以色漆描字的,常见的是豆绿色,此外还有镶嵌象牙、兽骨或螺钿字的,使之更加珍贵。许多匾额的四周边框上,雕饰各种龙凤、花卉、图案花纹。有的镶嵌珠玉,极尽华丽之能事。

三、种类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匾额过去在城市和乡村都非常普遍地被使用,数量庞大,种类众多。

匾额按其性质来说,比较常见的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类是堂号匾,像纪晓岚的“阅薇草堂”等;一类牌坊匾,这一类通常是作为表彰的,如表彰富人守规范,表彰乡里老师等;一类是祝寿喜庆的,这类匾额数量非常大;一类是商业的字号匾,如北京的“荣宝斋”、“同仁堂”等;再一类是文人的题字匾额,带有文学色彩的或是座右铭式的匾。目前,比较受人欢迎的是文人题字匾、字号匾和座右铭式的匾。历史上的匾额属于首当其冲被损毁的文物,因为它是明挂的,所以目前在城市里很少看到老匾额。

牌匾从材质上划分,主要有木质、石材和金属三种,以木质匾额居多,石材和金属的较为少见。石匾额给人厚重、沉稳、肃穆的感觉,常用于陵墓建筑和古城池的鼓楼、钟楼、石牌坊等建筑。金属匾则因造价昂贵,一般很少使用。

按照匾文的题材来分,有表示楼堂殿阁名称的,如“滕王阁”、“长生殿”、“望月亭”等;显示商家字号的,如“同仁堂”、“老凤祥”、“荣宝斋”等;歌功颂德的,如“桃李满园”、“爱民如子”、“高山仰止”等;绘景抒情的,如“山清水秀”、“春和景明”等;述志兴怀的,如“天道酬勤”、“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等;庆典开张的,如“大展鸿图”、“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等。

按照所要表达的内容来分,则主要可分出六大类。第一类为名称,如“南鲲代天府”;第二类为身份,如“进士第”;第三类为颂恩,如“永护蓬瀛”;第四类为警世,如“尔来了”;第五类为祝贺,如“寿比南山”;第六类为姓氏堂号,如“荥阳世泽”。匾额上除了主文之外,左右的小字大多撰写捐赠人及头衔和落款的年代,有时候正上方还会有皇帝的玉玺。现如今,许多古代寺庙就是通过匾额上的资料信息,从而确定创建的年代。

按外观形式可分为横幅和竖幅两类,也有横幅与竖幅同时使用的对联形式。

匾额按意涵划分的种类,有许多种。如有名称标示匾,如孔庙东大成坊“全台首学”匾有昭示作用;有的为御匾,如孔庙中清康熙帝所赐“万世师表”及雍正“生民未有”匾等;有的为颂扬神德匾,如祀典武庙有咸丰帝所题“万世人极”匾;有的为历史典故匾,如三山国王庙乾隆皇帝所题“褒忠”与妙寿宫“义怀诚忠”匾;有的为醒世规诫匾,如府城隍庙“尔来了”匾,强烈传达城隍庙必备的阴森慑人的气氛;有的仅代表地理位置匾,有北极殿“鹫岭”匾印证府城地势东高西低的地势,等等。

四、收藏

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几千年来,它把中国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之大成,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匾额集字、印、雕、色于一体,很难得。前人说:“以匾研史,可以佐志,以匾学书,可得笔髓。”

各种匾额,特别是祠堂府第、民居屋舍的匾额,大多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如“世德流馨”、“世德流芳”、“五马流芳”等,标榜了本家族先人的品习,继承前辈人的优秀品德、聪明才智、光荣传统,让家族美名世代相留,因而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迪作用。在我国明清时期民宅的门楣、寿梁和枋梁等处,常常可以见到以成语典故、前辈留言为题材的匾额,涵盖了为人处事、经商秘诀等富有思想性、哲理性的文化内容。

另外,各种匾额文字多拜求名人或文人为之泼墨书写,这类老匾额如今在市场上已很难寻觅,这些匾额集字、印、雕、色于一体,大都辞藻华美、书法精湛、言简意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民风等,起到了补史正史的意义。“以匾研史,可以佐旺;以匾研涛,可得涛眼;以匾学书,可得笔髓”。匾额因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而成为今天我们研究民族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如果把这些匾额拓片结集,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对于书法爱好者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欣赏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地方史者来说,也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研究资料。令当初那些文人骚客想不到的是,他们有感而发,在不经意间留下的翰墨,竟会成为后人研究历史、观赏书法的文物而倍受宠爱。

正是因为老匾额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才显得弥足珍贵。近几年来,民间收藏活动方兴未艾,在玉器、青铜器、陶器、字画、钱币及邮票、绣品、连环画等之外,还有一大宗收藏品也浮出水面,并引起人们追索的目光,那就是老匾额。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它们在昂然进入艺术品收藏序列的同时,本身的经济价值也一路攀升。其身后的匾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自秦汉以来延绵两千多年。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匾额文化再次兴旺发达。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收藏文物的大军中来。匾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无论是为弘扬道德,还是为抒怀,无论是为保存历史,还是贮藏技艺,它的收藏热已成为必需和必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探讨牌匾的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民族广告文化遗产,不但有助于中国商业文化宝藏的挖掘整理和牌匾广告历史的研究,而且对于现代广告的发展和创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启迪和促进作用。

(责编:石晓)

上一篇:五上银川访陈震 下一篇:铜马赋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