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分别提高

时间:2022-08-04 11:02:11

在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分别提高

朱熹曾经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这一论断明确的阐述了因材施教的内涵,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形式下,小学英语教学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协同合作,全员发展的教学模式是解决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吃力的学生吃不了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学生的分层的必要性

从学校的学生生源分布来看,由于我国已经普及义务教育,取消了重点小学,一般小学的分流,实行分片招生,有效的扩大了少年儿童的受教育率,但是升入小学的学生文化程度不齐也表现得较为明显,这就对我们教师贯彻和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分层教学刻不容缓。

所谓分层,就是在承认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情商智商,智力结构,学科成绩等综合标准测量,对班级学生大致分成一,二,三三个层面,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针对性教育。

二、知识分层的合理性

夸美纽斯曾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能力所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首先考虑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学内容的展示始终贯彻可接受性原则,巴班斯基也指出:“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促进全体学生都要有所发展和每个学生都要全面发展,并且要求教有特色,学有特长,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分层的同时,必须做好知识结构的分层。为了合理的对知识结构进行分层,首先要在备课上下工夫:一备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求,分清楚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二备教材,认真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准确把握知识点;三备例子和练习题,要彻底精选有针对性的习题,避免学生题海作战,教师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首先在题海中漫游,游刃有余数地应对各种类型的习题;四备“教学对象”,就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分层教学目标,相对于一、 二、三三个层次的学生写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教案。

三、教学分层的实施途径

(一)学生分层的方式

在分层教学中,如何给学生分层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把班内学生简单的按学习成绩分为、好、中、差三级,并明确告诉学生,势必会对各个层次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优等生自傲,后进生自卑,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只能是相对而言,不要对学生公开,以防止一层学生产生傲气,三层学生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二、三两个层次的划分易模糊,不易明确,以促成二、三两个层次向一层奋进。另外还要因学科的不同适当减少等次划分,对容易产生分化的学科分成一、二、三三层,对分化较小的学科可以分成一、二两层,同一学科,因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所划分的等次及各等次人员组成也应该是动态的。

(二)确定目标和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把教学目标分成两大类,即共同性目标和选择性目标。共同性目标是指全体学生必须达到最低限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达到;选择性目标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定,对基础较好的第一层学生一般采取自学一启发一讨论一研究的教学方法,要加深其对教材的学习,有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使其在质疑、解惑中智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二层学生的目标关键在于促使其向一层学生靠近,而对三层的学生,主要在于保持学习积极性,维护其自尊心,一般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方法。在PEP Book5 Unit 1 My New Teacher 的教学中,我要求第一层的学生能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对所教授的老师进行综合描述,如,This is my Chinese teacher. She’s kind and active . She’s young and tall . …要求二,三的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几个形容词active、young、 thin、kind、funny等,并能对单词卡片上的图案进行简单描述即可。

(三)分层布置习题和作业分类指导

不分青红皂白,以习题和作业压学生地做法,是造成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抄袭作业的根本原因,在分层教学中要体现习题和作业的弹性,课堂练习中的习题分三个层次,即全班学生必做的基础题、大部分学生能做的变式题、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的拔高题。布置作业采取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有机结合的办法,并有意给一些较难习题加注提示或答案,但教育学生不依赖提示和答案,做完一道或几道题再对答案,养成及时纠错改错的习惯,让学生在紧张而宽松的气氛中完成作业,教师在采取有针对性的面批面改作业的方式,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学有所得,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PEP Book5 Unit 1 My New Teacher的作业布置中,我要求第一层学生能够围绕给出的语境,进行语篇练习,描述出自己的老师;要求二、三层学生能够结合图片写出四会单词,并能够跟录音读对话。在这基础上,再鼓励各层次的学生在完成本层次作业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其他层次的作业。

(四)同层比较,分层评价,全员发展

教育目标不同,其评价要求也应不同。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的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允许学生参与评价,同时采取动态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上既对自己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以往的教学评价不允许学生有差异,老师所讲的内容、课本上的练习不允许学生不会,好像学生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迈着相同的步伐前进的,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相信分层教学一定能取得可喜的教学效果。分层评价是一种建立在尊重和激励基础上的评价方式,使各层次的学生能够消除自卑感,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赞同,并逐步建立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信心。

上一篇:自主学习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 下一篇:英语学习成功学生和不成功学生的策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