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爱着她

时间:2022-08-04 10:34:11

这世界爱着她

她是乳腺癌患者,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她是她的同事,把她接到家里,五年如一日地照顾她,做这一切的,还有她的家人。

今天的滨城青岛,海风裹挟着寒流,扑面而来,钻心刺骨,海滨的一所房子里,阳光正静静地洒落在阳台上,音乐缓缓地响着,“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听着晔子最喜爱的歌,翻看着自己和晔子近百张合影,刘滨青的眼泪又一次涌了出来“晔子走了,就是在这里,她说,谢谢我带她找到了天堂……”

“刘姐,我身体不舒服,你能不能陪我去医院看看?”2004年5月24日下午,青岛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政治处主任刘滨青,突然接到了刑警支队女中队长周晔的电话,声音里面透着虚弱无力,一点不像风风火火的周晔。

刘滨青立即带周晔去青岛市立医院做检查,结果出来,两人都懵了乳腺癌!

刘滨青看到,在穷凶极恶的凶徒面前刚强果敢、镇静从容的周晔,那么六神无主、眼神茫然地望着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刘滨青连忙深呼了一口气,自己先镇定下来,安慰周晔说“没事晔子,这不算什么大病,手术了就跟好人一样。我这就给你联系手术,放心吧,有姐姐我呢。”

其实,刘滨青与周晔认识才一年多。周晔是青岛市小有名气的女刑警,做事干练果断,性格粗犷大气,工作能力让身边的一群男同事都佩服不已。同样开朗实在的刘滨青与她一见如故。她还不到40岁,就是这样一个好人,还没有结婚,怎么就得了这种病呢?

刘滨青没时间难过,她帮周晔联系医院、找大夫,第一时间进行了乳腺手术。

手术是周末,刘滨青连续陪床两天两夜。周一她要去上班时,才想起手术这么大的事,周晔的家人也没来。她试着问了周晔,但周晔摇摇头,没有说话。刘滨青没再说什么。下班后,她又到医院去陪床,一连就是十几天。

这期间,周晔的母亲和姐姐来过,都是坐一会儿就走。

医生告诉刘滨青,周晔的检查结果显示,癌细胞已经向淋巴转移,是癌症中晚期。像这种情况,病人最多还有两年的时间。

刘滨青本来想,周晔出院后应该回家静养,和家人一起度过最后的日子。自己可以在周末时把她接到家里,照顾她,陪伴她。可让人失望的是,她的家人再也不露面了。

刘滨青望望神情落寞的周晔,心想“这孩子得了这病,又没人照顾,不知道该有多伤心呢!”

第二天要出院,周晔翻来覆去睡不着。天一亮,她就对刘滨青说:“刘姐,你送我回我的房子里去吧,我自己住就行。哎,这么大人了,还照顾不了自己?”

刘滨青盯着她的眼睛说:“晔子,你听好了,你的刀口还没长好,蹲蹲起起就可能撑裂它,不能端锅、不能洗衣服,就是上厕所用力大点也可能伤到它,你就算可以不做饭,但不洗澡你受得了?”

周晔怔怔地看着她,像孩子一样无助的眼神,让刘滨青心里一酸:“上车,跟我回家。”

做出这个决定,刘滨青根本没时间和家人商量,家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

刘滨青的老公老郭是东北人,当过兵,性格粗犷,不拘小节,他早听妻子说周晔性格爽快,像个“哥们”,见周晔来了,乐呵呵地说:“反正俺家房子够大,你就在这里安心住着吧。”

周晔来了,刘滨青发现老公变了。以前他从不做饭,也不洗碗,现在吃完饭,他都会把碗洗得锃亮锃亮的,还主动包揽了一些家务活,刘滨青感激他,他说:“你要照顾周晔,我多做点也是应该的。”

说什么的人都有啊,有人都劝他别犯傻了,他只是憨憨地笑:“要是所有人都这样想,她不更惨了?”

但17岁的女儿霭萱有点不太对劲。周晔刚来的时候,她只是叫了一声“周阿姨”就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再也不出来。刘滨青想,独生子女嘛,没有和别人一起生活的习惯,有些不适应也是正常的,先不去管她吧。

一天晚上,女儿放学回来,有些发烧,人蔫蔫的。可当时周晔正在挂吊瓶,刘滨青顾不上女儿,对她说“你就是点小感冒,吃点药,多喝点水睡觉吧。你周姨病情重,我得照顾她哈。”说完,转身去了周晔的房间。

等周晔睡下,刘滨青去看女儿,却见女儿一脸委屈地坐在床上,见妈妈进来,大声喊了起来:“我不知道你到底怎么想的,让一个外人住咱们家,侍候她吃,侍候她喝,什么都围着她转,吃什么全按她的口味来。现在我生病你也不管了,我可是你的亲生女儿啊!”

刘滨青心里有愧疚。但她想,自己照顾周晔,是发自内心的善念,女儿总有一天会理解自己,会从自己的行动中,体会到这份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于是,她把女儿抱在怀里,说,妈妈相信我的女儿,能照顾好自己的。

周晔刚住进来时,刘滨青知道她敏感,怕她心里有压力,总是叫她“我们家晔子”,希望她尽快融入这个家庭。有一天,刘滨青下班回家,见老公撅着嘴坐着,一脸的不高兴。原来,下班后,老公查资料,发现自己设在桌面上的一个文件夹不见了,就抱怨周晔:“一定是被你删除了。”周晔不承认:“我明明没动嘛,上次我的一个文件还让你弄没了呢。”见刘滨青回来了,都争着告状。听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刘滨青乐了,她说“这才像一家人了嘛。”

年底,老公拿出一沓钱递给她“这一万,给周晔看病用吧。”“什么?她在咱家吃住,水、电、生活,都没让她拿一分和枸杞搭配在一起泡茶,养阴补血、疏风清热、解毒明目,适合长期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饮用,胃寒的人,月经期的女性及孕妇,体虚腹泻的人和18岁以下的人不宜喝。钱,怎么还给她钱呢?”刘滨青有些吃惊。

“年纪轻轻的,就得这病,多可怜啊,咱这一年赚钱了,给她点也是个安慰嘛。”见老公这么坚决,刘滨青只好把周晔喊出来:“周晔,来,你哥给你发红包了。”周晔说啥也不收,但最后还是没犟过老郭。

周晔用的抑制癌细胞的药,动辄几百多则上千,大多是自费药。她一个月两千块钱工资哪里够?刘滨青总是悄悄地补贴着。

照顾一个癌症病人比想象中的难啊。青岛的冬天寒风刺骨,为了准时给周晔做放疗,刘滨青天不亮就要起床,六点半赶到青医给周晔做第一个部位放疗,然后马不停蹄赶到人民医院做另一个部位的放疗,做完把她送回家,再急匆匆地去上班。医生让周晔多喝水、多吃西瓜,刘滨青每天都不忘买个西瓜,提上六楼,保证让周晔吃上:晚上只要周晔一醒,她一定准时醒来,给周晔倒水喝。

周晔吃东西嘴很“刁”,如果中午和晚上吃同样的菜,她就受不了“是不是没钱买菜了,要不我下楼去买?”本来挺能凑合的刘滨青每天变着花样为她调理口味。周晔不吃肉,只吃海鲜,刘滨青保证每天餐桌上都有新鲜海味,让她吃到过瘾。

周晔喜欢户外活动,每个周末,刘滨青都要带她到公园或者去郊外,吃农家乐,晒大太阳,这时,周晔就会开心得像个孩子。

在刘滨青悉心照料下,经过六个疗程的化疗,周晔的身体慢慢得到了恢复。

同样让刘滨青欣喜的是,在她的耳熏目染下,女儿霭萱也在悄悄改变着。

有一次,刘滨青忙着收拾东西,让女儿去外面买饭,回来一看,买的全是周晔喜欢吃的。刘滨青假装嗔怪女儿:“嗬,现在就知道疼周姨,也不关心你老妈了。”女儿理直气壮地反驳,“你真是的,小姨是病号,你怎么能吃她的‘醋’呢?”不知不觉中,女儿已经把“周姨”改成了“小姨”,从心里把周晔当成了亲人。

因为化疗,周晔全身的肌肉和骨骼都酸痛,霭萱只要有空,小手就不停地忙活,又是捏,又是揉,给小姨做放松按摩,像模像样。有一次,周晔刑警队的领导去医院探望她,碰上霭萱“值班”,观察了一会儿说“别说,请的这个小护工还真不错。”当得知她是“刘姐的闺女”时,嘴巴半天没合拢,“这孩子,可真像她妈!”

2006年6月,周晔复查结果显示,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肝部,出现了三个肿块。医生偷偷告诉刘滨青,癌细胞复发或转移,病人的生命大概只有半年多。

这一次成了刘滨青哭得稀里晔啦,周晔却安慰她,“别怕,我还没活够呢。”刘滨青擦干眼泪,拉着她的手说“晔子,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

专家为周晔做了肝部介入手术,周晔反应大,吃什么吐什么,汤水不进,连苦胆都吐出来了。持续高烧十几天不退,手背肿得像馒头,烧得脱了皮。周晔爱干净,每天都要洗澡,刘滨青就用塑料薄膜将周晔的胳膊捆住,再用胶带封住两头,等洗完澡再用剪子剪开。每次洗澡,刘滨青都累得一身大汗。

化疗期间,周晔的白细胞不断下降,刘滨青听说黄豆炖猪蹄吃可提升白细胞,她买来一堆猪蹄,天天炖给周晔吃,听说海参补身体,刘滨青买来海参,保证周晔天天吃一个。

为了让周晔有个好心情,只要身体允许,刘滨青就带她到处玩。从海南三亚,到云南昆明、大理、丽江,从湖南张家界到浙江千岛湖,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照片上的周晔,总是一脸的阳光灿烂。

4月29日,是周晔的生日,刘滨青特意为她举办了一个宴会。邀请了周晔所有的朋友一起庆贺。去了澳大利亚读书的霭萱,还惦记着“小姨”的生日,提前寄来一张亲手制作的光盘,祝福小姨生日快乐:“小姨,不论经历着风雨还是彩虹,快乐度过每一天,微笑的小姨才是最美的。生日快乐,我爱你。”在光盘中,霭萱讲述了自己对周晔从“敌对”到接纳的心路历程,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感动了,哭得稀里晔啦。

2007年底,噩耗再次袭来,癌细胞再次转移。到了骨髂。看着周晔每天痛得像钻子在钻,身体虚弱得站不起来,刘滨青的心都快碎了。这时,她突然想到,前阵父亲生病时曾经注射过白蛋白提高身体免疫力,周晔是不是也可以试试了征得医生的同意,500多元一支的白蛋白打下去,周晔的腿就又有劲了,兴奋的周晔抱着刘滨青脖子直啃,坐在阳台的摇椅上,大声读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周晔不再喊刘滨青“刘姐”,而是叫她“小妈”。遇上什么事要拿主意,周晔就很自然地说,“我的事,我们‘小妈’说了算!”

有一次,刘滨青单位有任务,不得已请朋友帮忙值两天夜班照顾周晔。朋友坚持了一天,叫苦不迭,站了一宿,累得浑身酸痛。刘滨青无奈,只好让朋友回去休息。见刘滨青来了,周晔目光一下子柔和起来“你忙了一天,一定很累了,先躺下睡会儿吧,有什么事情我会叫你。”刘滨青鼻子一酸可怜的晔子,见不到自己就烦躁不安,见了自己就柔情似水,她心里对自己是多么的依恋和不舍啊。

在爱与坚持中,周晔走到了2009年,这已经是她在刘滨青家的第五个年头了。癌细胞开始疯狂转移,为了抑制坏细胞增生,周晔卵巢被切除了,更年期提前,内分泌失调,皮肤迅速老化,情绪明显起伏不定。

6月5日晚,周晔显得有些兴奋,睡不着,拉着刘滨青聊天,“我觉得自己现在跨过更年期直接进入老年了,如果有一天,我老到哪儿也去不了,该咋办呢?”刘滨青轻轻地把她的手放在自己掌心:“傻孩子,你无论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永远把你当成宝贝的。”周晔依偎在刘滨青怀里,满足地笑了“姐,如果不是你,我活不到今天,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五年是我人生最不幸的五年,也是最幸福的五年,谢谢你,让我真正知道了什么是爱和温暖,谢谢你带我找到了天堂……”

后记:

2010年,刘滨青55岁生日。当丈夫对她说出“生日快乐”时,刘滨青不由地又想起了周晔:晔子离开这个家,已经一年了。

把身患重病、非亲非故的同事接回家,五年如一日地尽心照料,她图什么?

图什么呢?和周晔比,刘滨青级别高、工资高、家境好;为周晔治疗,她先后“搭进”几万元;周晔留下的抚恤金,全部给了她的母亲。

我就想让她好好活着,让她享受到爱和温暖。发自内心和本性里的“善”促使刘滨青停不下来。十五年前,她就靠微薄的薪水资助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村单亲贫困学生,后来,这个学生考入青岛大学,留校当了教师,曾打电话要当面感谢她,刘滨青拒绝了:“只要他心里存着这份善念就够了,没必要知道我是谁。”

刘滨青说,和周晔共度的日子是她的财富。她现在特能理解那些重病者和他们的家人,他们更需要亲情与友情的支持,更需要社会给予的爱和温暖。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五年的日子也给予了刘滨青很多。除了女儿学会了关爱他人、懂得感恩,丈夫学会了爱的表达外,周晔留下的那份爱和依恋,将永远滋润着刘滨青的心,天长地久。

上一篇:墨痕断处是江流 下一篇: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