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小麦品种应用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04 10:27:16

安徽省小麦品种应用现状及对策

摘要 介绍安徽省小麦品种应用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当前品种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安徽省小麦品种利用水平的对策,以为安徽省小麦品种的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小麦;品种应用;现状;对策;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055-03

小麦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安徽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中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1]。安徽省淮河以北是辽阔的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为黄淮海平原中熟冬麦区。淮河以南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长江中下游早中熟冬麦区。安徽境内拥有平原、丘陵、山地、湖洼等复杂地形地貌,同时土壤类型、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等因素差别较大,小麦生产过程中经常遭受北旱、南涝、霜冻、倒春寒、暴风雨、干热风、病虫害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的影响,对品种选择和应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加快了品种更新换代的进程。

1 小麦品种应用的历史及现状

1.1 建国初期至2000年

从建国初期到2000年,安徽省小麦主推品种,从农家种到改良品种,经历了多次明显的演变过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碧蚂1号、碧蚂4号等改良品种代替农家品种,实现安徽省小麦第1次更新换代,单产水平明显提高。之后每8~10年,安徽省小麦主栽品种就完成1次更新换代,全省单产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在历次品种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提高产量水平是一条主线,产量标准的提高是促进更新换代的主导因素,提高品种抗性、品质、适应性等是主要辅线,抗性的提高是促进更新换代的催化因素[2]。安徽省麦区异常气候、病虫害经常发生,每次灾害发生,均会暴露种植品种在不同抗性方面的弱点,促使农民对品种做出新的选择,加速了品种更新换代的进程。据统计,50年间,安徽省小麦主栽品种经历了6次明显的更新换代过程。

1.2 2001—2010年

2000—2010年的10年间,生产应用的品种数量逐年增加,主体品种相对突出,搭配品种较为齐全。推广使用的品种数量由27个(有统计面积的品种)增加到78个。年种植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的主栽品种稳定在5~10个,主栽品种面积占全省生产面积的85%~61%,但随着搭配品种数量的增加,主栽品种比重有所下降。

在沿淮淮北地区,小麦品种皖麦19于199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半冬性、中早熟、分蘖力强、产量结构协调、丰产性好、综合抗性好等优点,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到2000年发展为主栽品种的皖系代表品种。2000—2005年,皖麦19与1990年河南省审定的豫麦18(矮早781)品种共同占据安徽省小麦品种主导位置。

2003—2005年,豫麦70、泛麦5号、偃展4110、皖麦50、连麦2号和皖麦52分别通过审定,同时烟农19引进安徽省示范种植,这些品种总体呈上升趋势,挤占了皖麦19和豫麦18的发展空间。到2010年,在沿淮淮北地区,烟农19、皖麦52和泛麦5号上升为主导位置。

2007年以前,安徽省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扬麦158品种为主体。扬麦158品种于199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春性早中熟,具有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穗大粒多、耐肥抗倒、综合性状较好、中抗赤霉病等优点。2002年以后,扬麦13和扬麦18相续通过审定,其耐湿性、耐寒性和抗病性显著好于扬麦158,推广面积得以提升,成为该地区的核心品种。

1.3 2011—2013年

近3年,安徽省小麦良种补贴种植面积为262.1万~265.1万hm2,实际种植面积突破266.7万hm2,其品种使用有如下特点:一是品种使用数量大幅上升。种植面积在666.67 hm2以上的品种数突破100个,但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的品种只有12个。二是主体品种相对突出,搭配品种较为丰富。2011—2013年,面积排名在前15位的品种有济麦22、烟农5158、淮麦22、良星66、淮麦29、连麦22、烟农19、山农20、泛麦5号、洛麦23、周麦22、山农17、淮麦28、新麦21、皖麦52等,其各年度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2.5%、64.6%、70.7%,呈上升趋势,3年平均占比为2/3,而其余76个品种仅占1/3。三是主推品种面积异动明显。种植面积上升的品种有济麦22、烟农5158和淮麦22,由于品种的可替代性,烟农19等品种面积下降较快,前几年居首位,到2013年秋种计划时面积已降为第7位。因近几年异常天气的影响,抗性较差的品种,尤其是抗倒伏、抗寒性、抗赤霉病较差的品种面积下降较快。四是山东和江苏育成品种数量增加,面积扩大,河南省和安徽省自育品种呈下降趋势。从2013年秋种计划面积来看,15个主体品种中,山东、江苏、河南和安徽的品种数分别是6、4、4、1个。五是半冬性品种面积逐年增加。2013年半冬性品种面积占80%以上,比10年前的占比增加1倍,半冬性品种南移种植趋势明显。六是小麦品质结构发生变化。从2011—2013年各地申报的小麦良种补贴政府采购面积中,强筋品种面积比重分别为36.35%、26.95%、23.50%,呈下降趋势;中筋品种面积比重分别为59.95%、68.25%、70.65%,呈上升趋势;弱筋品种面积比重分别为3.70%、4.80%、5.85%,呈现小幅上涨趋势。

2 当前品种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区域性品种单一化,潜在风险较大

烟农19品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好,品质较优,为安徽省小麦丰产丰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其也存在易倒伏、感赤霉病等潜在风险。目前个别区县种植面积比重偏大,一旦遇到特殊气候年份,倒伏严重,不利于机械收获,赤霉病流行,品质严重下降,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从生产安全角度出发,一个县主栽品种宜3~5个,不宜太少。

2.2 推广速度加快,潜在风险认识不足

随着种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各经营企业都在积极争取拥有自己独家经销的品种,导致生产上使用的品种不断增多,有可能造成新的品种混乱。更重要的是许多新品种存在一定的生产安全隐患[3-4]。不同品种的抗性表现千差万别,有些抗性性状要经过不同地区、年份生产条件的考验才能暴露其弱点,盲目大面积推广则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必须坚持试验示范、逐步推广的路子,加深对新品种全面认识,充分了解其潜在风险,在推广使用时扬长避短,以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效果。

2.3 品种选择利益化,农民的权益被代替

部分种业企业和种子商,为了迅速扩大品种市场占有率,对品种表现夸大宣传,误导农民自主选择方向。农民缺乏对品种的认识,脱离自身生产条件,盲目求新求异。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不适宜品种面积,挤占了优良品种的推广空间。

2.4 自育品种数量少,品种使用依赖性加大

安徽省缺乏自育的大品种。所谓大品种就是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潜力大、易栽培、生产面积大的品种。从近3年主体品种来看,安徽省自育品种呈下降趋势。这是由安徽省育种基础设施落后、育种队伍不足、科研投入较少造成的。从品种审定角度看,安徽省品种区域试验条件较差,品种容量小,试验点变动频繁,科研人员水平和待遇偏低,对育种工作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另外,安徽省生态类型较多,相应分散了现有育种力量[5]。

2.5 良种良法配套措施到位率不高

一是不能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期。主要表现在半冬性品种播期偏迟,冬前生长量不足,达不到壮苗越冬要求,难以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春性品种播种偏早,易引起冬前旺长而导致冻害。二是播量和播期不协调。尽管近年来生产条件改进很大,但是整地质量和墒情等关键因素依然不能完全保证,部分地区播量仍然偏大。在播期和播量的配合上,播期推迟适当增加播量,播期提前没能适当减少播量,造成了实际的大播量。因此,大播量既是绝对量的概念,也是相对量的概念。三是基肥偏多,氮肥后移量不足。施肥“一炮轰”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农民群众认识了追肥的增产作用,但对高产田需重施拔节肥、冬前晚弱苗田块需施返青肥认识不足。生产上往往基肥用量偏多,追肥时不敢重施,导致拔节肥用量不足,拔节肥的保穗、增粒和增粒重的增产效果和提高品质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四是倒伏和早衰问题。这是高产情况下表现的问题,除品种原因外,与栽培管理密切相关。倒伏和早衰都是中后期表现出来,但根本原因在前期。从小麦栽培生理的角度来看,倒伏主要是由于大播量、大群体导致麦田通风透光不良,易发生病虫害,植株个体生长发育不良,茎秆细弱引起的;早衰主要是由于植株生长不良,根系活力下降以及拔节肥用量不足,后期缺肥引起的。

3 提升安徽省小麦品种利用水平的对策

安徽省小麦生产水平已进入中高产阶段,政府实施高产攻关活动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将促使安徽省小麦生产水平进入高产阶段。同时,近年来小麦生产自然条件变化迅速,各种极端气候频现,因而对小麦品种的要求会更高,必须进一步加强品种选育、示范、布局、良法配套等环节的工作力度,以不断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增收作用。

3.1 加强品种技术研究,提高小麦生产水平

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根据安徽省小麦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切实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进行科学选题立项,促进安徽省小麦研究水平快速提高。尤其是要整合全省育种力量,改善育种条件,提升育种规模,加强配套栽培措施研究,探讨不同地区小麦高产途径,加强抗倒伏、防早衰、防倒春寒、防病虫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促使安徽省的小麦研究水平尽快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变小麦生产大省为小麦科研强省,为新一轮高产攻关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3.2 加强品种布局研究,努力降低生产风险

针对新品种层出不穷、品种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多的现状,要根据不同地区生产生态条件的差异和不同类型品种的特征特性,加强品种布局的研究,把适宜的品种合理布局到适宜的地区,降低生产风险。例如如何利用弱冬性品种,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在沿淮和淮河以南地区,如何解决半冬性品种耐湿性和抗赤霉病问题等。

3.3 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发挥品种增产潜力

由于新品种推出速度较快,生产上使用的新品种越来越多,而新品种的特性各不相同,必须对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在不同生态区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良种良法配套[6]。在目前情况下,不可能对所有新品种都进行研究,可选择同类型的代表品种进行研究,以期对新品种利用进行指导。

3.4 坚持展示、示范、推广一体化的品种利用途径

农业主管部门要坚持“展示、示范、推广”三步走的新品种推广办法,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一是展示。以省、市、县3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选择一批有推广前景的优良品种进行小面积展示,组织专家在关键时期进行评议,提出使用意见。二是示范。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组织较大面积的示范种植,进一步鉴定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在生产关键时期,市县农业部门要组织基层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观摩,增加感性认识,为良种推广奠定基础。三是推广。采用行政引导、企业实施的办法。农业主管部门将当年秋种的主推品种确定之后要大力进行宣传,引导农民自觉使用主推品种,种子企业主动销售主推品种,加速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和更新换代。

3.5 建立稳固的良繁基地,保证生产用种需求

各级政府要重视小麦良种繁育,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一批竞争力强、生产规模大、种子质量好的种子企业。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种子繁育企业的引导和监管。种子生产企业要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建立一批稳固的繁育基地,同时以“不落地”种子工程建设为标准,加强种子烘干、加工、储藏和检验设施建设,提高种子生产抗灾能力,确保质量和数量,确保良种供应。

3.6 改善品种区试条件,加速自育品种审定速度

品种审定管理工作包括品种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2个阶段。品种区域试验属于政府公益事业,是品种审定的依据。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用于试验点扩建、基础设施改造、技术人员培训、预试和区试品种扩容等。品种审定目的是筛选符合当前生产应用的品种,是品种推广应用的前置程序,审定标准是审定工作的评判依据。随着市场的变化需求,审定标准也应作出调整,一方面体现审定工作的严肃性,同时也应体现灵活性,以便符合不同条件下的品种审定要求。

4 致谢

该文呈马传喜教授审阅,在此致谢!

5 参考文献

[1] 胡承霖.安徽麦作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

[2] 张平治,徐继萍,范荣喜,等.安徽省小麦品种演变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3):195-199.

[3] 仇松英.山西省冬小麦品种演变分析[J].华北农学报,1999,14(2):11-14.

[4] 徐丽媛.安徽省审定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及评价[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5]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等.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4):52-56.

[6] 周新保.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种子世界,2006(3):5-7.

上一篇:临夏地区皮胎果棚架栽植技术研究 下一篇:安康市汉滨区水稻及油菜高产创建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