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信箱工程建设通知

时间:2022-08-04 08:56:00

农民信箱工程建设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全面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7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面推进我市“农民信箱工程”建设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是加快“数字*”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深化“农技110”工作、提高“三农”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和部门为民办实事的职责。农户通过“农民信箱”,可以实现网上联系、网上推销、网上获取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气象消息、农产品市场信息以及向各级政府和部门反映情况;企业通过“农民信箱”可以实现网上采购、网上促销;政府通过“农民信箱”可以实行民意调查、问政于民。“农民信箱”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并采用实名制注册,具有很高的可信性、可靠性、实用性,方便农民掌握运用。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领导小组,配强配齐力量,认真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强化督查,加强考核,确保“农民信箱工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二、全面发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广泛宣传“农民信箱”的功能和效益,发动广大农民积极申请注册“农民信箱”。在发展注册用户时,要鼓励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农副产品市场、专业协会、各类经纪人和农业服务人员带头申请注册,积极推广*县农民信箱委托制的做法(即:每村设立一个信托站,由一到两位具备计算机知识的农民信箱信息员组成,帮助农民注册和使用农民信箱),努力把“农民信箱”系统建设成为一个覆盖全市的农技服务平台、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与农民对接的电子商务平台、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电子政务平台、*对外交流信息的合作平台。我市有较好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到2005年底,全市注册用户数达到11100户以上;到*年底,全市注册用户数达到5.5万户;到2008年底,全市注册用户数达到10.3万户。

三、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合力推进

各级农业部门负责“农民信箱”系统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乡(镇)政府、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共同承担推广应用任务。

市、县(市、区)涉农部门要选定1至2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专、兼职管理员或信息员,负责本部门机关工作人员和科技人员的信箱注册工作,及时向“农民信箱”平台提供相关公共信息,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类问题。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国土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提供信息,并做好信息的更新。财政、广电、信息产业、科技、教育、科协、团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和配合,根据各自职责,积极支持“农民信箱工程”建设。

各地要抓好系统管理员和信息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熟练掌握各项管理规定和操作技能,再由他们去辅导注册用户。培训实行分级负责,由市负责培训县级系统管理员和信息员,由县负责培训乡级系统管理员和信息员,再由乡(镇)培训村级信息员。同时,各地要创新培训方法,深入贯彻“以用促建”的指导思想,尽快把使用“农民信箱”的主体发动起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各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要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信箱”的宣传,使广大基层干部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了解“农民信箱”、掌握“农民信箱”、使用“农民信箱”;各县(市、区)的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要组织乡(镇)联村干部、农技人员、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志愿人员集中一段时间,下乡上门服务,为农民申请注册“农民信箱”提供方便,及时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迅速提高“农民信箱”的覆盖面;在推进实施过程中,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事例,使“农民信箱”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农村住房困难户住宅建设意见 下一篇:今冬明春安全生产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