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财政预算管理方式研究

时间:2022-08-04 08:32:00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财政预算管理方式研究

摘要:财政预算是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进行有效地管理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体现。处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财政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对财政管理的水平将有很大的提升。本文就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财政预算的管理方式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财政预算管理 计算机技术 方式

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是对政府的财政资金的各项收入进行的管理,是政府各种职能实践的保证[1]。如何保证财政预算管理科学性、规范性地进行,如何提高民众对预算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如何正确评判预算执行的结果最终实现财政的合理运行,发挥好预算管理在财政管理中的作用,传统的财政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透明化、公开化的政府管理方式和规范化、科学化的财政管理要求,本文探讨将计算机技术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基础,对如何参与管理的方式进行探讨。

一、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内容

(一)预算编制系统

编制、审核、批复财政预算,并对生产的总预算进行汇总,其汇总后的结果可以供给预算评价以及预算执行的环节使用。其下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系统的设置,如:部门预算编报子系统、总预算编制子系统等等。

(二)财政预算执行系统

办理预算的授权和管理,以及对财政预算内外的资金进行调整。在工作时主要是按照预算编制机构编制的预算规则进行资金拨付、预算执行分析和会计核算,其结果可以供预算编制和预算评价体系使用。其下也可以设置各个子系统。如:预算调整系统、预算授权系统等。

(三)财政预算评价系统

对预算项目进行一系列的筛选、审核、监督之后,再进行最终的考核评价,有利于保障预算项目的顺利发展。

(四)单位综合管理系统

银行单位与财政部门作为统一的整体,完成基础数据的上报、用款计划、支付申请、预算编报等。

(五)内部审计管理系统

对财政资金的监督与管理,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

二、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

随着《关于1950年财政收支概算编制的报告》的拟定,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宣布诞生,发展至今已进入改革阶段,现行的预算编制多由地方根据各自情况,进行管理制度改革的创新,如安徽省的综合财政预算、陕西省的国库统一支付制度等等[2],中央和各地方都逐步完成了各自以收支分类编制的部门预算,以完善财政的管理,提高财政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方式分析

(一)贯彻预算编制的改革精神,科学实践编制部门的预算

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统筹能力将不同部门不同属性的财政资金直接归类到具体的编制部门,在数据库中将财政管理的编制、执行、监督等重要环节直接作出相对的屏蔽处理,避免中间二手、或三手环节的管理干预,直接将资金规划到一级预算单位,同时保证各个环节管理内容的相互制约[3],使得财政预算更具有科学性。

(二)将预算编制和执行结果细化,加强民众对预算的监督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可以将财政预算和执行中,在什么工作上花了多少钱,每一项工作资金的配用比例是多少,工作的完成情况等等细化清楚,在编制阶段,相关部门都可以邀请相关的预算专家进行指导和咨询;预算执行结果公布后,也使民众能清晰地看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评价当初的预算是否合适等,保证了政府资金使用情况公布后,民众都能看懂预算,不仅提高了民众对政府财政收支各方面的监督和参与,也提高了监督的实效。

(三)增强评价的责任观念,规范预算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参与在财政支出的管理中,是财政资金使用有效性的核心,不仅可以反推预算的合理,也是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4],因此,绩效评价在整个预算管理中占很重要的位置。计算机技术的参与,从编制预算开始到执行到评价,数据处理都不容怀疑,整合出的结果接受公众的监督,由此民众的反馈意见必然可以引起相关部门对绩效评价的重视。进行绩效管理的关键点是指标的设定,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相关的指标可以进行科学的分析,保证设计出规范而科学的评估体系和精确的评价指标。

(四)保证了财政预算相关重要内容的安全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供各种的电子加密手段,如常用的电子名、用于识别等,主要就是为了防止财务数据被非法盗取和泄露,进一步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也逐步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财政管理的信息化。目前,中央及部门的财政预算编制信息管理系统就支撑166个部门,而地方上的所有省级财政部门也实现了预算编审的计算机技术管理,从而顺利完成财政预算的各个环节。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互相牵连,信息流动快,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使财政预算管理过程有复杂逐渐转向了简单化,促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流,从而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效率。将计算机技术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基础,保证了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并有效完善管理体系,实现财政预算的稳定健康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钟捷瑛.浅谈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J].当代经济,2011;(2):20-21

[2]龚幕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经济视野,2013;(2):76

[3]张杨伟.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现代商业,2012;(23):129-130

[4]谭玲俐.中国基层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7):21-22

上一篇: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 下一篇:战略环节优势与战略目标的财务维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