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纸质期刊的优势及采购方式

时间:2022-08-04 08:31:24

数字时代纸质期刊的优势及采购方式

高校图书馆进入数字时代,期刊文献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 电子期刊异军突起,与纸质期刊分庭抗礼,甚至以压倒纸质期刊的态势,被图书馆各界越来越看好。但纸质期刊也以自己的优势与电子期刊平分天下,特别是在图书馆,纸质期刊的收藏仍是主体,所以,在当今图书馆做好纸质期刊文献的建设工作仍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

一.数字时代纸质期刊具有的优势

1.学术性强。与网络电子期刊相比,纸质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性。目前电子期刊还没有完全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比如学术成果的评价,还是以纸质期刊为准,作者学术性强的文章一般多不愿在网上发表,而在纸质期刊上发表,所以纸质期刊比网上期刊学术性强。

2.阅读时非常方便。阅读纸质期刊,既不受阅读设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场所的束缚,翻开即读,非常方便。而阅读电子期刊则需要电脑等设备条件,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电子技术条件帮助。

3.信息数量非常大。目前纸质期刊刊登的信息数量远比电子期刊的多,因为纸质期刊比电子期刊品种多得多,网上电子期刊大约只是纸质期刊品种的十分之一,即使加上制品型电子期刊,其品种也远没有纸质期刊的多。这就使得电子期刊刊登的信息数量远没有纸质期刊的多。

4.符合阅读习惯。电子期刊历史短,人们还不习惯阅读它。纸质文献有1000多年历史,其中期刊也有300多年历史,人们阅读它已经非常习惯。这种习惯使人们对阅读电子期刊产生了强烈的排异性,使其不乐意甚至不愿意阅读电子期刊。

二.纸质期刊采购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深入了解本校总体发展的综合情况。高校是培养有创新能力、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同的高校又有其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及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它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特点、培养目标等相吻合,才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构建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其个性空间,为社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有不同侧重点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期刊采购人员要深入了解本校的办学思想、特色和规模,以及培养目标,随时掌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重点学科和科研方向的变化等情况,才能构建学校强有力的教学和科研文献保障体系。

2.明确纸质刊藏体系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期刊采购人员,必须熟悉电子型期刊和纸质期刊资源的订购特点以及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购工作,都遵循实用性、系统性、特色性、经济性、知识性、新颖性等一些总的原则,这是期刊采购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它们确立了各馆重点收藏、基础收藏、特色收藏,基本满足了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需求、保障了学校开设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形成了纸质期刊与电子型期刊共同构建的科学、合理的刊藏体系。

3.纸质刊藏体系要保证重点学科。重点学科、重点科研课题是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与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期刊资源的建设在兼顾一般各学科的基础上,首先应保证重点学科、重点科研课题对期刊文献资源的需求。有此需求的读者都是多年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授、专家以及学科带头人等专业人才,他们都十分关注本学科的新进展和新趋势,以便为科研注入新内容、提供新的论证和方向。所以他们需要及时获取准确、全面反映本学科最前沿研究的文献资源。所以,期刊采购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掌握新的信息,密切注意新学科、新专业、交叉学科等的发展动态及前景,然后进行科学研究、分析、综合、判断,对潜在的文献信息需求做出预测,及时调整订刊策略,保证重点学科、重点科研课题的文献信息需求。

4.纸质刊藏体系要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高校图书馆的最大读者群就是普通教师和学生。教师需要继续学习新的知识,指导学生研习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利用不同层次的专业期刊文献来配合课程的学习。入学伊始,他们大多需要一些浅显的专业期刊,来帮助他们消化、吸收新的基础专业知识;随着学业的深入,他们象普通教师一样,需要阅读较深的专业期刊,来研学专业内容,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

5.要兼顾学生对于文化素养和休闲娱乐的阅读需求。学生在高校求学阶段,不仅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还要进一步汲取各类文化知识。校园中最重要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就是到包罗万象、收藏丰富的图书馆阅读。他们通过阅读来获取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思想精华,了解现实社会的真假善恶,将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科学人文精神逐步渗透到自己的方方面面,引起美好心灵的共鸣与震撼,并逐步树立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他们自己的、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因此,此类纸质期刊仍然是高校图书馆最基本的收藏资源。

6.多渠道、多方面了解、熟悉期刊商的情况。纸质期刊的订购渠道日益丰富。除传统的邮局订购渠道外,北京人天、海天华教、世纪华文等期刊商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期刊商早已打破邮发期刊和非邮发期刊的界限,全面提供纸质期刊的订购服务,但这些商之间缺少协调合作、相互竞争、期刊品种远低于邮局发行的种类、征订重复等。因此,期刊采购人员还要通过电话、网络、面谈、实地考察、业务论证等多种形式,多方面了解期刊商的资质、经营规模、资金状况、管理程度、客户量、销售量、信誉度、期刊的数量、品种的覆盖面、订刊折扣率以及到货速度、到货率(尤其是一些重点期刊的到货率)、差错处理能力等实际情况,在订购纸质期刊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7.了解纸质期刊的出版动态和变化情况。随着文化的繁荣、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出版发行业得以飞速发展,期刊的种类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期刊采购人员必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深入了解新出版发行期刊的情况,准确获取期刊的收录范围、内容质量、读者对象、出版单位等信息,以便迅速判断期刊订购与否。

期刊采购人员不仅要留心每年新增期刊的情况,而且还要注意原有期刊的变化情况。

(1)隐性新增期刊现象:有一些隐性的新增期刊,多数是一些发行量较好的著名期刊,出于吸引特定读者群等原因,将期刊内容越分越细,出现多个版本,如:《今古传奇》在2000年以前只有一种版本,2001年时新增出版一种《今古传奇・故事版》,2002年又新增出版两种:《今古传奇・双月号》、《今古传奇・武侠版》,而到2008年《今古传奇》则有奇幻版、奇幻版月末版、文摘版、故事版、故事版月末版、武侠版、武侠版月末版、单月号(2007年称传统版)、纪实版9种版本以及6种版本的合订本,期刊内容越分越细,刊期有长有短,满足了不同口味的读者需求。

(2)期刊更名现象:有些期刊在办刊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更名的现象:如由于院校合并或高校名称发生变化,许多高校的学报名称发生改变:如《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安徽教育学院学报》于2008年改为《合肥师范学院学报》;由于期刊内容发生变化而更改期刊名称:如《行为科学》更名为《大众商务》,《植物杂志》改为《生命世界》,《青年科学向导》改为《电子游戏世界》等,如不细加分析,很容易发生漏订。

(3)期刊刊期变化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工作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期刊的刊期也在不断缩短。如:《微型小说选刊》、《教育与职业》等原为月刊,后改为半月刊,《中国科学》B辑、C辑、E辑、F辑、G辑都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这样,一种期刊的信息量大增,期刊采购人员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删减同类期刊的订阅。

(4)期刊价格变化现象:随着纸张价格、期刊信息容量、期刊开本、印刷技术、装帧形式等的变化,期刊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而且,有资料表明:国内外期刊价格上涨幅度居其它商品价格上涨之首, 期刊价格每年都要有5-10%的增长。如:《中国科学B辑》每期价格由2003年的50元上涨到80元;《装饰》每期价格由2003年的19.80元上涨到23.80元等。

(5)期刊发行变化现象:由于受经济、人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期刊的发行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有的期刊在邮发和非邮发之间来回变动,而且有的期刊既从邮发方式发行,又参加联合发行方式,甚至还自办发行的。如:《数字图书馆论坛》自创刊以来一直是自办发行,2008年改为邮发方式;《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等一直以邮发方式发行,2007年却在邮发目录上难觅踪影;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部分期刊和《中国审计》等期刊同时采用邮发和非邮发两种发行方式。还有的邮发期刊,邮发代号有时也在发生变化,如:《紫禁城》由原来的82-249改为82-277,《理论视野》由原来的82-499在2009年改为2-13,这是邮发地未变动而序号变动的,还有就是邮发地变更的,如:《中国纺织》由原来的4-459(上海)改为82-818(北京)等,这一类期刊也需引起期刊采购人员的注意。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上一篇:出版编辑队伍建设的瓶颈和对策 下一篇:包头广播电台科学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