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时间:2022-08-04 05:43:46

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摘要】教师与家长约谈是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的。约谈前,教师与家长双方都要做准备。在交谈中,教师简要、全面地汇报孩子这段时期在园里的表现,着重谈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展示孩子的作品,并提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家长是幼儿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成功的谈话、较好的沟通会使家园合作得更加紧密,因此幼儿教师在与家长交流中要注意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教师;家长;沟通

谈话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最简单的方式,幼儿园教学也是如此。通过谈话能及时反馈幼儿的情况,加强教师与家长间的情感沟通,能拉近教师与家长的心理距离。如:我班的甜甜,近来,她突然不愿意上幼儿园了。妈妈问她为什么,甜甜含着泪说:“老师不喜欢我。”听女儿这么一说,她的妈妈便主动和我谈了一次。我听了家长讲的情况,认真回忆了一下,认为可能是前两天在表扬几名小朋友时,没有提到甜甜的缘故。事后,我对甜甜格外关心,并注意肯定她的进步,甜甜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由于家长及时与我沟通,不仅排除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对孩子的发展也非常有利。在对孩子教育的认识上,家长和老师有时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有了不一致,必须通过沟通来取得共识。只有有了共识,才能形成共育的局面。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间难免产生一些误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家园需要及时沟通,因此与家长成功的谈话是要讲究技巧和方法的。本文就沟通技巧和方法主要介绍如下:

一、做好准备工作

在谈话前,要汇集、查阅这个孩子各方面最近发展情况的材料,并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事例。如,明明是我班的一个男孩,很聪明,上课回答问题、做作业也都很棒。可我发现,他最近在动手操作,绘画等方面不够认真,常常草草了事。我就事先收集了他最近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家长来了,我就对家长说:“今天明明上课很棒,又拿到了小星星。就是画画还不够认真,你看,这是他最近画的,颜色都没涂均匀,回去要多督促他,让他好好练练。”在与家长谈论孩子时,一定要抓住重点,提取有用的信息与家常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共育。

二、营造宽松的气氛

有些家长,对约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所以,最好能营造一些轻松的气氛,教师在交谈时要自然一些,亲切一些。比如:我们班琪琪的妈妈,每次我跟交流时,她都显得特紧张,总认为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哪里做错了。于是我请她到教室先坐下,给她倒杯水,说说琪琪最近在班里有趣的事和出色的表现;或问问琪琪在家表现的怎么样等。渐渐地,通过几次交流,我发现琪琪的妈妈不再那么紧张,有时还会主动找我交流。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是与家长沟通不可或缺的环节,能使教师更好地与家长交流,达到共育。

三、避免使用专用术语

在谈话时,尽可能使用普通语言与家长交谈,使家长听得懂。在介绍孩子发展情况时,不要说得过于笼统,而要具体一些。比如,明明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建议他平时多看、多听、多练,来提高他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跟家长说,可能家长不太理解,可以换种方式。如,明明上课回答问题,老是答不到重点。回家可以让他多看看书,让他自己讲讲故事等。

四、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教师与家长交谈时,要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不要发号施令似的老是说“必须”、“应该”怎样,更不能责怪家长,要尊重家长,多倾听家长的话。比如我们班的调皮鬼强强,他老闯祸,一次他又抓了小朋友的脸;当时我就想,我不能一见到他家长就告状说:“今天强强又闯祸了。回去你必须好好管管他。”这样可能会导致家长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放学了,强强的家长来接他了,我摸着强强的头微笑地对家长说;“强强今天画画很认真,作品得到大家的表扬,进步非常大。但是,有时他会攻击小朋友,这不,今天他抓人了。”然后我会接着提出:“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同步教育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使孩子能够全面发展。”这种谈话方式效果较好,家长也很乐意接受。

五、谈论孩子缺点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对孩子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全面,既要肯定优点与进步,也要真诚地提出不足之处。在谈孩子的缺点时,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要“多报喜、巧报忧”。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能时不时生动地描述出其孩子在幼儿园某一环节的可爱表现,这样家长自然会从我的言谈中感受到对他孩子的关爱、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并留下了教师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双方就很容易沟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面对孩子的缺点时,一次只说一个方面,只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把孩子所有的缺点错误都罗列一遍,这样只会让家长更沮丧,甚至对教师的能力表示怀疑。也不要经常对家长抱怨其孩子给自己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带来多少不便和麻烦,给其他孩子造成伤害或有不好的影响等等,而是要强调孩子的缺点对他自身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负面影响,让家长感觉到我的目的是为他孩子着想,而非为了工作上的便利。如果与家长很熟悉,可以说得直率一些。有些家长自尊心强,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感到有压力。所以,教师特别要注意方式,可以说先一些孩子的优点,再慢慢引入其他话题,这样,交流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六、交谈时不要谈及别的孩子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最棒。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孩子在幼儿园碰破一点皮儿,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和紧张。如,我班的鹏鹏,他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一直都不怎么爱讲话,而各方面的成绩也不如其他小朋友。这类孩子的家长更要小心对待,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孩子可能没有其他小朋友优秀,所以像母鸡护着小鸡一样护着自己的孩子。我在与鹏鹏家长交流时,也特别的小心,从不拿他与其他孩子比较。与家长交流时,尽量不要随意地将一个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说长道短。因为这样做会使家长产生疑问,不知老师在别人面前怎样说自己的孩子。

总之,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幼儿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多报喜,巧报忧”,那么大事就会化小,小事就会化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沟通、交流、合作中,家园共育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潜能,幼儿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波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考试周刊》 2009年 第27期

[2] 戈柔 《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果》 《幼儿教育》 2003年04期

上一篇:让合作探究成为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动力 下一篇:我的同桌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