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8-04 05:36:58

浅谈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蜀南竹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原始绿竹公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因此,我们要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将蜀南竹海的竹林生态游文化完整的展现在旅游者的眼前。但在景区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生态游的资源概况,还有在蜀南竹海生态旅游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浅述,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再根据蜀南竹海自身的资源特点提出合理建议,使其蜀南竹海生态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资源概述

(一)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旅游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有学者说生态旅游是以生态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内涵,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具有明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参与性强、品位高雅,能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旅游体系。它以协调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内容,追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

生态旅游的内涵体现在:1.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包括人文旅游资源。2.生态旅游能使游客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3.生态旅游强调对旅游对象的保护。4.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分析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方式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且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通过运用SWOT分析理论的概念,着重运用SWOT分析探讨蜀南竹海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

1.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优势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长江上游,该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 分明,气候温和。春日融和,夏无酷暑,秋不凋零,冬少霜雪。年平均气温14.5~17℃,年平均日照900~1100小时,年降水量1100~2000mm,无霜期334~356天。该景区的自然景观以竹为主,是我国唯一以大面积竹景为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旅游发展政策优势

该景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各级政府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制定了保证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法律、法规。根据国家旅游业发展计划,增加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同时在大型旅游活动的宣传中发挥作用,重视旅游业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发展的劣势分析

地理环境、景区交通的复杂性

四川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地五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多山和多高原为其这要特点,这一方造就了四川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也给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部分山区的景点虽然资源本身的垄断性较强,但是却着实很难进入,虽然这几年四川的公路交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也在全力改善旅游景区交通建设,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全部景点交通的畅通无阻和完全的通达性。蜀南竹海景区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交通条件,但是景区内的山路多,导致游客感觉到交通上的混乱及不方便。

3.蜀南竹海生态游的机遇分析

(1)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形象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结构配置合理,具有深层次开发的巨大潜力。该景区的自然景观以竹为主,是我国唯一以大面积竹景为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竹海还具有独特的深丘台地丹霞地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景观条件,延绵数里的红色丹霞崖与翠竹相映衬,形成了竹海又一特色景观。还可以深度的挖掘竹文化内涵,举办与竹文化有关的节庆活动等。

(2)四川旅游者收入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900—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达40%左右,也就是进入小康社会,旅游向享受性层次递进。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以世人瞩目的速度持续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饮食消费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97年的46.6%下降到2005年的31.4%,跌破了40%这一大关。2007年四川省GDP占全国GDP比重已提高到4.6%。在西部地区中,四川GDP总量居第1位,占西部12个省市区的22%。

(3)省内交通条件日益改善

我国的公路建设日新月异,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每年建成的高速公路达几千公里。四川省交通工作会议指出止2005年底,四川公路总里程达11.5万公里,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59公里。2010年全省公路总里程预计达到13.6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3160公里以上,二级以上公路1.8万公里,新改建公路5000公里,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适应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90%的乡、50%的村通油路(水泥路),实现98%的行政村通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游客出游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4.蜀南竹海生态游的挑战分析

(1)交通安全问题

汽车驾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再和旅游相结合,其中的危险因素就更为突出。蜀南竹海景区内的盘桓山路多,再遇下雨天后,路面湿滑,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如果旅游者是自己前往,往往是在不熟悉的道路上行驶,旅游者缺乏对旅游目的地的全面了解,在这样的路况下,容易造成车祸,并且旅游者通常都不具备简单的维修车辆的能力,在路面遇到车辆损坏的情况,会不知所措,结果不仅影响旅游兴趣,有时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危险。而对于使用旅游车的游客,在景区山区绕行的路况上,也会感觉到不舒服,产生疲惫的感觉。

(2)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制不完善

蜀南竹海景区内的景点比较分散,相隔的距离也比较远。如果游客是第一次去的话,比较迷茫,没有一个系统的领导。通往景区的标识和景区介绍很少,如果是淡季去,游客较少,而又不熟悉景区内游览的路线,会让游客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并且,景区内没有设立像观光游览车一类的设备,给游客也带来了不便。

三、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存在景区的管理问题

根据市场调查分析,蜀南竹海的景区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景区内的管理也比较混乱,各利益体关系未处理好。旅游景区内的景点规划很分散,交通十分的不方便。而景区对于交通的设置又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没有设有环保电瓶车,旅客常常一天下来疲于奔命,也没有规划户外宿营地。景点之间的远距只能用汽车代替,而大量的车流也给景区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景区内的农家乐和家庭旅馆素质参差不齐,主要由本地人出租摩的和面包车,经常出现宰客现象。在淡季时,景区内的游客比较少,很多景区都看不到什么人,更看不到工作人员,游客会产生恐惧不安的心里。就导致了有些景点游客不敢前往而错过了游览的体验。

例如,某位游客在淡季的时候去蜀南竹海旅游,由于是第一次。在到达景区时,十分的迷茫,游客没有看到健全系统的景区管理进行领导。而是在处于景区外的一些农家乐对游客进行邀约,称其能将游客带进景区进行游览。对于第一次到蜀南竹海的游客,这样不规范的管理制度会让游客心中产生疑虑,对景区的印象也会降低。

(二)景区产品单一,缺乏创新

说到蜀南竹海,大家就会联想到因为竹子的多,才会被称为竹海。但是景区内却并没有很好的对竹文化进行深度的开发,没有很好的挖掘竹文化的内涵

(三)市场促销不力,宣传不够

高品味的旅游资源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市场促销手段与市场进行沟通,才能及时的向游客传递旅游信息。

近几年,蜀南竹海的知名度有所提高,但是根据调查,大多数的游客都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才得知的这处旅游地。在电视、杂志、报纸上基本没有看到此类的宣传。并且对于蜀南竹海的“竹文化节”,大多数的游客并不了解知晓。

四、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策略分析

(一)改善经营体制,进行景区的治安整顿

只有在改善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整顿景区的治安,完善旅游环境,才能为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哦资源的规划、组织等制度指明方向,从根本上建立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机制。笔者认为应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确定统一的管理部门,加大实施力度。加强对当地居民私自进行领客进游览区这样的行为进行严惩,并且对于景区内的交通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立出明确的指示牌,明确客人乘车游览的价钱,防止消费者出现被宰的现象。在景区内,特别是淡季时,安排工作人员对景点进行一定的监督,方便客人进行询问以及游览。

(二)明确市场定位,注重产品特色开发

蜀南竹海虽然是全国唯一以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但国内同类的自然景观也不少,如贵州赤水竹海、重庆永川茶山竹海、重庆梁平百里竹海等,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旅游地形象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蜀南竹海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旅游形象,对于景区内的竹工艺品,要尽量的突出景区生态资源的特点。景区内应采取一定赋有创造性的活动,加强与游客的互动,使得游客对景区产生深刻的印象,在无形中加大对景区的好感以及对景区的消费。确立其在国内旅游市场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加大宣传力度,开拓生态旅游市场

良好的沟通是为营销的整体战略服务的。蜀南竹海想要打好生态旅游这张牌,就必须要立足于整体形象与产品主题,深入挖掘生态旅游、竹文化的内涵,突出产品品牌上的吸引力,并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宜宾的各地级政府部门、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可以通过拓展生态旅游的宣传方式和渠道来宣传生态旅游常识以及蜀南竹海生态旅游特色,从而提高知名度,激发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我们可以在电台、电视台开设相关的生态旅游节目;可以印刷图文并茂的生态旅游指南;可以创建精美的蜀南竹海生态旅游网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采用明星效应,聘请明星作为该景区的形象大使,增加关注。

五、总结

综上,只有选择适合的开发管理模式,做出特色,才能使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市场能够健康发展,才能使蜀南竹海生态旅游资源得到保护,才能使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作者单位: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晓霞,张明举.蜀南竹海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研究〔J〕2002(2)

[2]扶志宏,李荔,毛竹,张萍.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

[3]鄢和琳.蜀南竹海旅游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0

[4]鄢和琳.论生态旅游促进蜀南竹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1999

[5]黄河.蜀南竹海的再生性旅游开发研究.第9期NO.9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binUniversity

[6]李景明.浅谈我国的生态旅游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7]鄢和琳.蜀南竹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综合整治1001- 3644(2000)

[8]刘雄,罗洁.论蜀南竹海旅游振兴——基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 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of YibinUniversity

[9]练东明 蜀南竹海翡翠长廊景区自然景观恢复措施 宜宾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宜宾644000

[10]除守常执笔 蜀南竹海楠竹林枯死问题综合考察报告 蜀南竹海楠竹枯死问题综合考察组

[11]张设华,张云霞,唐讯.蜀南竹海设市与塑造蜀南竹海 ——旅游品牌之构想 第4期 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binUniversity

[12]沈蓉,冯有胜.发挥竹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荪生产

上一篇:珍惜灾难带来的机会 下一篇:谷歌Vs.苹果:股民该买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