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传球技术的教法研究

时间:2022-08-04 04:33:37

排球运动传球技术的教法研究

摘要:传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对二传来讲尤其重要。本人借鉴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教法研究的成果,结合实践经验,运用排球动作技术分析原理以及体育技术教学理论,解决教学中练习手段与方法的难点,以期为提高传球技术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正面传球技术 手型教法

一、前 言

排球是一项受到国人喜爱的体育项目,尤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广泛,近年来在各大、中专院校中已将其列为必修课。现代排球的基本技术主要由传、垫、扣、发、拦5部分组成,作用各不相同。在比赛中二传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球队的运转。因为二传是球场上的组织者,是球队的核心,它是衔接垫球和扣球的中间技术环节,它在比赛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球技术方法多样,但在教学和比赛中运用最普遍的就是正面上手传球。本人在训练中发现学生在传球手型的掌握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倘若不加以正确的训练,致使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就会影响后备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就正面上手传球的手型教法提出作一论述,以期在教学和业余训练中引起重视,从而提高教学和训练的质量。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和阅读相关的资料与文献,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

2.观察法

通过在实际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掌握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观察其它学生学习训练时存在的具体问题,经过思考和分析,得出一些见解。

3.逻辑分析法

在阅读和分析资料和撰写文章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归纳与演绎,分类与综合等逻辑方法。

三、正面传球教学的难点

1.主观原因

由于人自身抓握动作习惯的影响,十指屈肌,尤其是拇指屈肌力量大于伸肌,使得大拇指前突,十指难张开,用力张大时,十指呈现平板状,不能和球体吻合;手指手腕力量较弱,为增加对球的反作用力,有意收缩,导致指腕不能缓冲反弹的击球动作;手指手腕力量太强,不能清晰理解缓冲动作的方法,无法控制指腕高度紧张所产生的张力,导致硬腕,容易导致用指尖去撞击球;对动作要领理解不清,动作表象与正确动作要领不能统一。学生对于教师的示范动作不能选择合理的观察位置以及观察顺序,以致在观察时浅尝辄止流于表面,难以按照正确的动作要领去做,阻碍了正确信息的获取,导致新的感知错误持续强化旧有的错误动作形象的记忆,等心理因素。初学排球,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主观上对传球技术的学习没有足够的认识,以为只有打二传位置才需要对传球技术进行强化,因此偏向与强化其他的技术动作,而忽略了传球技术的重要性。

2.客观原因

一方面,当前普通高校广泛使用的教材当中,对正面传球技术中短暂退让的缓冲击球动作使用屈腕或手腕抖动、手指弹拨等不确切的说法加以描述,使学生不便掌握动作要领,从而易铸成错误动作。另一方面,教师对正面传球技术动作结构理解浮于表面,无法掌握其技术难点,搞不清技术重点与难点的相互关系。于是讲解时重点不突出,难点说不明;示范时对于起主要作用的技术重点及容易错误的技术难点不能正确选用准确的方式方法,致使学生动作要领掌握模糊。对于教学阶段的设定,机械照般教科书的安排,甚至跨阶段地使用有关教学手段与方法,加上教学的课时不多,因此教学难度比较大,教学效果不尽入意。

四、正确的手型是掌握传球技术的根本

1.传球前的准备姿势和预备手型

在传球前,首先准确地判断来球方向。来球的力量及来球的弧度、来球的落点,然后迅速地移动到球的下方以半蹲姿势对准来球,并做好上肢的准备动作。两臂自然下垂。手指、手腕放松,将双手提至头的前上方,拇指与食指稍分开,手腕微屈,两拇指间距1厘米左右,两臂夹角约80°,前臂内旋,掌心向前。

2.传球的手型

击球前手型和击球时手指触球部分应是:手掌略相对,置于额前,手指自然弯屈,手腕稍后仰,两肘自然下垂,肘略低于肩,两大拇指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型),两手的距离不能靠得太近,整个手型呈半球形以稍大于球体的半球形迎击来球。当手指接触球的瞬间,应主动以膝缓冲迎接来球,这时应在击球前手型的基础上以手指的不同部位触及球体。

3.各个手指触球的部位

正确的各指触球部位是以拇指的指腹或外侧触击球体的下部或中下部,食指和中指的全部触击球的后下方、无名指一二指节和小指的第三指节触球两则,掌心空出不触击球。在触球时应特别指出来球的冲力主要依靠拇指、食指、中指来承受缓冲,无名指和小指仅起调整和控球方向的辅助作用。

4.传球动作和用力的方法

合理地触击到球后,就利用蹬送动作,通过力量的依次传递到手腕手指,两手将球向前上方传出,整个动作过程具有连贯性,必须一气呵成。并使该手型保持到球出手后的最高点,以保证传球方向的准确性。在完成了整个传球动作后再迅速恢复到传球前的准备姿势。

五、正确的技术动作符合人体机能的一般规律、符合排

球运动的客观要求,科学的教学是形成传球正确动力定

型的核心

第一个阶段,进行传球技术规范要点的讲解示范。运用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采用徒手动作分解练习或各种其它模拟练习与辅助手段,帮助队员正确地理解技术,建立一个较正确的动作概念,尽快地掌握规范传球技术动作。在练习每个技术动作前都要有严谨的教学过程,避免不教就练。在正面传球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必须反复多次应用讲解法,在不同的时机和场合,从不同的视角,言简意赅地阐述呈现半球状手型中的两拇指放置的形状,拇指前突的危害性;两肘放置的方法,过分外展对正确手型的破坏性;击球用力最后环节中腕角及其速度在触球后逐渐增大,球离手瞬间腕角及其速度增大至最大,并保持到动作结束,然后又迅速减小这一短暂退让动作过程一即腕、指弹击动作等动作方法及原理。在对技术难点进行示范时,必须采用分解法逐个进行。对每一个技术难点的示范,必须预先提示观察的视点,并尽可能用慢动作,甚至静止的动作。在徒手作击球手型示范时,宜先采用正面和背面位。对两肘放置方法示范时,宜先采用背面位徒手示范,再采用背面位用球示范,最后使用侧面位用球示范。另外,应谨慎使用正误对比示范法。正误对比示范虽然只有正误相形才能见拙、通过正误对比诱导学生形成正确动作的视觉表象等功能,但是不宜过早使用。这是因为,在正面传球教学的前期,学生对正确动作还缺乏了解和掌握,在不知其正的情况下,要让学生辩别正误,易造成鱼目棍珠。因此,在正面传球技术教学的前期,应多采用正确的动作示范,以强化正确动作表象,以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消除原有技术错误的干扰。

第二个阶段,是结合球的练习,在技术训练中,还可采用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移动来强化对正确的训练。由于难度加大,在尚未定型的动作中就难免伴随着错误动作。为此教练员必须亲自过目,动手、及时纠正出现的不规范动作,

严格地要求队员按正确的要领去完成动作,不断重复训练,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1.讲解示范

对初学者进行传球教学时,首先做完整的示范动作后再讲解,便于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讲解后,重点环节可以补充示范,然后结合教学过程的先后进行分解示范。示范时,要选择好位置。首先教师要做原地的连续的自传球以及向前、后、左、右的传球动作示范,并注意让学生观察传球前、传球时和传球后三个阶段的手型以及传球前的迎球缓冲,击球时击球点的位置和高度,传球时蹬地,伸臂伴送动作,同时配合讲解传球的技术要点,让学生先建立一个完整的传球技术概念,提高对传球手型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做完整的传球示范时,注意要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示范,使学生能清晰观察正面侧面的传球动作。

2.徒手分解模仿练习

在无球情况下,教师徒手的分解动作示范。可以用慢动作边讲边做示范。将双手放松交放在胸前,两手掌心略相对,两大拇指成一字型(或八字型),两虎口相对呈心或桃形,两手掌呈半圆形。然后举至额前上方,手腕稍后仰,在距前额上方约一个球的距离处保持不动,肘关节自然下垂,不要分得太开,眼看着手。然后进行向前上步的徒手模仿练习,徒手手型与移动步法正确、配合熟练后,再进行其它方向移动后的徒手模仿练习。向前上步传球是互传中最基本的方法,快速移动对准来球是传好球的核心。教师巡视观察,对手型不正确的同学给予及时纠正,同时结合脚步移动以加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记忆,避免过程枯燥,培养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让学生和老师一起缓慢地做无球的传球练习,迎球、触球、蹬送、传球、伴送动作,体会整个传球过程中手型的变化,同时体会整个传球的肌肉感觉加深记忆。

3.有球的手型练习

(1)学生拿球放在胸前,两手用传球手型拿好球,拿球手型正确后,学生一起做手腕的后仰、屈伸动作,体会传球的手指、手腕、屈腕后仰。迎球及最后的伸腕动作。传球手型拿球放在额前上方,肘关节自然下垂,稍内收、屈腕后仰。面对球墙两眼看球连续做迎球送球动作,球不离手。这时要求手腕后仰缓冲来球速度,用蹬地伸臂伴送的动作将身体充分伸展开,使球到最高点且不出手,结合球墙指定的目标的反弹练习,以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及该过程中的手型动作。

(2)自抛半高球,在额前上方用传球手型接住球,检查传球手型;传卧式吊球或接自抛的小篮球,感知球对腕指的压力,以强化手感形成正确击球手型。注意自我观察手型和触球点,同时结合向前上方传球的动作,进一步体会传球手感,多次重复加深记忆。

(3)连续自传练习。自己将球抛至头上方至80cm左右高,做连续的自传练习,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规定一定的次数,教师在反复练习中注意纠正学生易犯的拇指前伸,两肘外张、手指相对等错误动作。使学生体会传球要领、传球过程中手型的保持过程、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传球后两臂伸出伸直稍停,克服易犯的触球弹击就缩回的错误现象及传球过程中手型容易改变的错误、另外对出手太快的错误要求学生有意缓冲来球难予及时纠正。

(4)两人一组,抛传练习,一人抛球,另一人根据来球方向、弧度、速度、前、后、左、右移动中选位的准备姿势及传球的整体技术动作练习,体会选位和完整的身体协调动作以及移动状态下迎击球的手型控制练习。

(5)两人对传,一人固定,另一人移动后传回;两人对传,一人固定在网前边线附近,另一人移动后传回;网前多人直线跑动轮流传球;三人三角形传球;网边三人三角形传球;网前四人交叉跑动传球;传6号位抛来的顺网球;传6号位垫来的顺网球等。

(6)各项传球的练习。在各项传球技术形成正确动力定型的基础之上,再练习各种传球技术,结合比赛过程中战术的需求,来练习各种自传、对传、三角传球、侧传、背传、跳传、蹲传等难度较高的传球技术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4.传球技术的限制性练习

(1)用一根弹性较好的橡皮绳子,比学生的肩要宽lOcm左右,将学生的两肘之间的距离固定起来,再用橡皮绳一端固定在学生的手指拇指关节的第一关节处,另外一端固定在上臂三角肌的下方部位。以此,来控制学生在做徒手模仿练习或者有球练习时,两肘的过分外展和拇指前突的错误动作,可以促进学生技术动作条件反射的分化,加快建立起传球技术正确的动力定型。

(2)在排球的表面,依据大中小型号手套的尺寸,画出正确击球手型的手指与球接触的各个部位,使学生在学习训练时按照排球上的标记做出正确的手型并进行持球练习,从而达到强化学生手指与球接触的本体感觉的目的。

5.进一步强化学生传球时本体感觉及对球控制力的练习

(1)两人一组,互相轮流向对方传实心球和排球。用实心球可以用以强化学生手指和手腕在击球瞬间球对于手指手腕压力的分化感,实心球和排球交替使用,可以体验不同程度力量的击球。两人相互传接近距离与远距离的高弧度球,可以强化体会空间知觉对球的落点在空间定位上的分化感。两人相互传接弧度较高和弧度较平的球,可以强化手指击球时手指与球接触位置高低的分化感,同时体会不同出手方向的传球。

(2)在场地上画出一个半径为20cm的标志圆圈,学生站在圈内做出排球原地自传球的练习,在传球的间歇中,双手击掌一次或多次,然后以此方式继续连续传球,学生练习时身体必须保持在圈内,因此需要控制传球的方向和力度,保证传球线路的垂直。

(3)在墙壁距离地面2m左右的高度画出一个比排球面积略小的标志圈,首先,学生距离墙壁标志圈2m原地向标志圈内传球,力求每次都能传到标志位置。原地练习到熟练阶段时,由一人进行抛球,方向和距离可以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中随意变化,练习者必须集中精力,看准来球的方向,前后左右地移动步法,将球准确传人墙壁上的标志圈中。

六、结 论

综上所述的教学的两个阶段手段与方法选择的主要优点是:第一阶段运用各种形式的直观示范教学、采用徒手动作分解练习或多种其它模拟练习及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传球技术,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完整概念,尽快地掌握规范传球技术动作,并且注重技术难点。运用多种练习手段,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正面传球的初始阶段将练习的注意力集中在传球手型、用力等技术环节上,让学生充分体会正确动作的肌肉感觉,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避免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扩散、内控制能力低而导致的多余动作,甚至错误动作。第二阶段所采用的熟悉球性、强化本体感觉、提高控球能力等不断增加练习难度,突出运用技术难点教学的多种练习手段,有助于学生在正面传球学习的动作改进与增强阶段不断强化完成正面传球动作的肌肉感觉,使得学生在较复杂的条件下,不断地提高准确完成正面传球动作时的控制球的能力。

注释

[1]吴有海浅谈排球传球手型教法[J],体育科研,2002,88(4):49-50

参考文献

[1]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粱健,排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侯玉鹭,潘少敏,等排球运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杨昭平,等排球正传技术中手型控制教学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报,1990,21(5)

[5]董国珍,等学校体育运动训练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李学松,等排球教材中传、垫技术分析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2)

上一篇:点面结合教学古典诗词 下一篇:官商西门庆成形探微